宋代 :苏辙
滕达道龙图挽词二首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
奉使契多二十八首 出山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
登嵩山十首 吴道子画四真君
蜀人旧食决明花耳颍川夏秋少菜崇宁老僧教人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蚕麦
次韵答孔武仲
答颜复国博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次韵宋构朝请归守彭城
次迟韵对雪
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
壬辰生日儿侄诸孙有诗所言皆过记胸中所怀亦自作
生日今朝是,匆匆又一年。读书真已矣,闭目但茫然。
下种言非妄,开花果定圆。驱羊旧有法,视后直须鞭。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闻诸子欲再质卞氏宅
赋园中所有十首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 其二
懒思久废诗,病肠不堪酒。强颜水石间,滥迹宾主后。
不知白浪翻,但怪青山走。莫随使车尘,岂畏严城斗。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补种牡丹二绝
次韵子瞻相送使胡
和子瞻濠州七绝观鱼台
大雪三绝句
次韵子瞻再游径山
七十三岁作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泛清河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
次韵子瞻麻田青峰寺下院翠麓亭
寇莱公
种兰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灙泉亭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 ...
梦中反古菖蒲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其一
谢任亮教授送千叶牡丹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
游泰山四首 初入南山
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后
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二首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回寄圣寿聪老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莘老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其一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金橙迳
高邮
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
逍遥堂会宿二首
冬日即事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其三
魏佛狸歌
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
送元老西归
登嵩山十首 峰顶寺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其一 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
临江萧氏家宝堂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三
遗老斋南一柏双干昔岁坐堂上仅可见也今出屋已尺馀偶赋
次韵张恕春莫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
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桐轩
上高息轩起亭二绝
至池州赠陈鼎秀才
子瞻与李公麟宣德共画翠石古木老僧谓之憩寂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其四 天庆观
次韵吴厚秀才见寄
索居三首
次韵子瞻送陈睦龙图出守潭州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