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郑善夫
梁之山兮,岳岳其砥。石之岳岳,兴云及雨。肤合之施,其谁弗被。
立天之中,君子不匮。天常西亏,地亦东溃。我不尔奠,曷其有位。
大皇时行,大浸时滋。怀贞用敦,君予以几。
秋兴七首 其三
且喜镇兵收楚蜀,十年战伐可胜情。谁家寡妇哀初散,万国秋笳咽未平。
秪见帝恩优赤县,稀闻官府念苍生。请看咫尺轮台诏,今日蠲除征又征。
入海
沧海鸥波外,云艘迥自航。大江沉马腹,密雨湿鱼梁。
未及星槎远,那知天汉长。渔竿变孤志,翻愧紫荷裳。
送陈思献赴金陵
昔慕蔡夫子,今知陈使君。深居避矰弋,用志到羲文。
却向金台别,翻将宝剑分。秣陵依隐地,养拙幸相闻。
赠道夫四首 其一
华辀戒昧旦,之子赴北阙。丛林无繁条,天气正十月。
中逵判绸缪,岂不念鹣蟨。赠子金琅玕,呐呐心结愲。
京观多缁尘,终风永夕发。修坂无逸轨,知者备失蹶。
故家亦有欢,浮荣亦有歇。志士无间居,国忧固臲卼。
持子东门行,微言不堪说。
江行五首 其五
少年爱春日,羯鼓闹春盘。一自不家食,春盘岁岁閒。
太山三绝 其三
苦忆太山孙处士,春秋三传尚须编。只今四海无青眼,欲向何门乞俸钱。
伏叹五首 其三
穷年守庚申,服食意未已。如何三尸虫,犹在腹心里。
菖歜二章赠郑于汉 其一
菖歜何葱葱,乃在涧之滨。岁晚开九花,世人不得纫。
秘之嵩山阴,以俟九疑君。念彼蒹葭草,芊芊弥广津。
忆近夫
吴门相失后,书札各茫然。巢父终东去,刘郎重北迁。
双凫赴魏阙,独鹤下青田。未见风尘净,怀君涕泪边。
林樗翁舍余草堂以诗见贻病不能候次韵作答
鳌顶峰回云雾光,少微来照浣花堂。十年城府新相避,三径松筠故自荒。
问道向迷襄野北,移家今在汉阴傍。方山耆旧偏怜我,只道相如病更狂。
望雁宕
雁宕青到眼,天南秋复凉。宁辞北山屐,来傍水仙王。
越鸟随风化,瓯童触雾黄。未须悲道路,前是武陵乡。
彭城避地
朔水蓟门谁问津,洪河波问眼中新。孤舟此夜山城雨,短剑长年驿路尘。
郑老有官无饱饭,杜陵多难每依人。飞书近报齐梁破,何地江湖托此身。
依依
独有南冠客,依依郭氏台。未酣燕市酒,翻惜陇头梅。
汉戍连城动,秦关千角哀。县金买骏地,徒使壮心颓。
燕京三首 其二
绯衣紫甲入东华,羯鼓铙歌散御花。边士尽骑天厩马,燕姬翻泣五云车。
寄潘逸老
东湖潘逸老,守晦十馀年。久病文园枕,长贫杜曲田。
形骸非故我,天地有真诠。愿汝支离德,閒居读内篇。
谒留侯祠
吾慕张子房,乃是紫霞客。志士有苦心,麟趾暂驱策。
功隳博浪沙,折节下黄石。谈笑用汉祖,毕志任所适。
神山逝朱凤,鸷鸟空累百。
五子二首 其二
太山五株松,冬夏恒苍苍。凉风旦夕劲,声闻一何长。
声闻曷足贵,所贵蒙雪霜。东封翳隆爵,俛首以徬徨。
何言帡幪勋,乃见斤斧伤。苍颜日摧颓,卒岁增慨慷。
但令本根固,繁条会有强。依依女萝草,永言附遗芳。
题程时言侍御和溪谱
君家好乔木,远影郁婆娑。桂树青霄上,桃花骇浪多。
高峰回日月,大地涌星河。近阅篁墩谱,燕山岂啻过。
李中丞邀游南高峰与棠陵子同赋
南峰东下对扶桑,海雾天风引望长。此日登临成胜会,眼中文物傍重阳。
避人鹳鹤遥相过,近郭棕篁好自苍。笑把荷衣接豸服,狂夫谈讨只沧浪。
赠吾谨五首 其三
南服有佳人,遗身在远道。遗衣云锦灿,下裳花萼绕。
容华耀朝曦,岁晏结芳草。独行谁与娱,抱影心正捣。
岂无合欢被,附托苦不早。楚璞思一献,和氏莫复保。
世无良蹇修,雌守以终老。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530篇诗文
读太初浔阳歌
送人游新安
石梁行
送公衡韶州省觐兼怀倪南雄李曲江二首 其一
送人归渤海
大田篇
冬夜过王稚钦
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
读备遗录
苏蕙娘织锦七解
赠姜建州
志士篇
闻吾廷介避乱客死藁
与方质父登于山
石湖夜泊怀近夫思道二同志
送周方伯入楚五十六韵
寄刘希尹吏部兼怀薛君采二首 其二
陪王中丞夜游治平期到上方不果
书望
访遂初宿南高峰下
梁之石操上杨国老
少谷山杂兴
青野堂成二首 其二
送人之邺
冬日饮陶园
重游大石次刘德羲韵二首 其一
谒屏山书院
武夷曲次晦翁棹歌十首 其九
江行五首 其一
璚州歌五章 其四
鞠歌赠思道
暮春游望
金陵咏 其四
复叹三首 其二
送司徒孙公归安陆五十韵
白下访方山人
赠潘子四首 其三
昔余北征太初至自湖州送余至姑胥吾惟可至自三衢送余至槜李不二载 ...
送屠文治侍御使苍梧
北山诗二首 其二
雪中游报国寺
蜀中歌五首 其二
望武夷时与黄元质同赋
薛君采见过
再送李曲江
南宫对雪
小野堂对菊
初离京邑留别诸同志四首 其一
题集山书院
瓠子河遇叶六
送罗复之
大水歌二首 其一
赠吾谨五首 其四
汶上对月闻笛作商调哀切命船人度曲为和因赋醉歌
梦黄山梅花
闭门四首 其二
东漈柴门歌陈执之侍御席上与思道同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