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周瑛
郁郁山下松,四时不改色。盈盈道旁花,朝夕供采摘。
花好聚人看,春风亦易寒。松高倚霄汉,劲节不可扳。
愿学山下松,用以养贞德。毋学路旁花,一采不复得。
广德书满留别僚友
独随琴鹤下江东,岁月催人似转蓬。路出南阳惭说召,马辞渤海愧谈龚。
数茎白发宦情薄,满目青山归兴浓。相别不堪重相语,茆檐残日有疲癃。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 万桂山房
山房白日静,左右列图书。哲人久不作,掩卷空欷歔。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九 退省轩
高堂弦诵息,呼童撤皋比。开轩望北山,静以省吾私。
荀麾使座上得报原谪镇远府通判高君
玉树丰姿初识韩,别离颇识此情难。烟含山色孤城晚,雨挟溪声两鬓寒。
黔郡诗篇收旧稿,青州邸报有新欢。临行赠处无他说,忠孝相期此肺肝。
仆夫谣
邵武仆夫性质野,短衫秃袖身半赭。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题镇远何贰守东岩四咏用林见素韵 其二 蓝江晚渡
长江春水满,瀰瀰绿如苔。行人过江急,江阔船不来。
题亡弟敬叔画菊
一花一叶尽天机,趣到无言识渐稀。辽鹤不归霄汉远,只留秋色照岩扉。
方贡士
城东桃李花,见者皆停鞍。谁念东风恶,吹折青琅玕。
琅玕岂不佳,不能成好颜。写哀寄丝桐,付与雍门弹。
题何氏双挽诗
君家先世多潜德,白发重重照秋色。荀翁曾坐膝上孙,陶母每饭堂前客。
驱车昨过通德门,朔风吹雨白日昏。屈宋九原不可作,凭谁书些招双魂。
题孙孟献弘毅斋
万里程途远,一肩负荷难。藕溪溪上路,风雪见苍颜。
题画龙虎 其一
踪迹谢尘泥,精神动寰宇。我为苍生忧,呼尔作霖雨。
竹涧书舍为林婿云从侍御题
爱子读书处,涧边竹万竿。森森苍玉立,滴滴翠云寒。
节苦风霜劲,心虚宇宙宽。静中思往事,今喜得平安。
山斋为郑民部
楼阁空中避打乖,文辞场里耻为俳。山人自有山人学,翠竹苍梧深著斋。
挽陈会元先生
投刺曾修展拜仪,苍容古貌记初时。云霄独步人皆仰,山斗齐名世所师。
葩学盛传无孔疏,唐音高和失卢诗。承家有子原同气,不比伏生空女儿。
城南别墅
幽人有远韵,卜筑城南村。青山罗庭除,疏柳荫柴门。
虚堂寂无人,但闻鸟雀喧。秋晴穫禾黍,日夕收鸡豚。
农家无外萦,岁事在壶飧。感此生理蕃,其乐难具言。
我方走尘土,未能问田园。谁知隔城闉,咫尺有桃源。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四
拂袖归田园,闭门谢卿相。白云有去来,青山本无恙。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四
山前去路赊,江上片帆远。家乡在何处,一日肠九转。
翠湖杂咏 其三 浴云池
宿墨洗初罢,春云惊满池。暝分天色澹,寒逗日光迟。
鹭下应先觉,鱼游浑不知。学书怜未就,深愧汉张芝。
辰州道中用提学沈仲律韵
辰州道路比褒斜,游子行行无怨嗟。山鸟尽情啼别树,野棠随分吐幽花。
时平犹结防苗寨,岁晚谁收逃税家。圣主忧民方侧席,宽书早晚到桑麻。
题画山水四首 其三
秋水池塘深,落叶亭台晚。柴门闭西日,山人犹未返。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入纳溪二首 其一
游广德东山寺三首 其二
赠徐生二首 其二
老姊自镇海至
翠湖杂咏 其五 水棉树
题孙氏映雪轩
贺守备夏都阃府第成
翠湖杂咏 其二 玉带沟
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 其一
叠前韵别诸同官
横山燕集二首 其二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三
题圯上授书图
哭罗一峰五首 其四
镜潭词
送吕贰教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七
送濮守乃侄归省二首 其一
金溪车节推挽诗
予归自贵藩与何贰守祁使君同游铁溪入溪既深见路左三山鼎立如画祁 ...
为叶左参题写骚亭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四 松径
登拟岘台读曾南丰碑次潘水部韵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一 坐君白石厓仁
经徐州戏马台
过吴草庐坟
郡斋酌别送郑御史还贵溪用联句韵
游西塔次潘水部及伍宪副二公韵 其一
立春观抬杠有作
送丁克明归常州省亲
贵州即事
送方大衡还莆
威州分司梦还家觉而赋此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一
留别吴左府宣
寄赠郑从俭侍御赴京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七 天游亭
浪淘沙 其二 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 ...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一
继闻改郡重作 其二
过洞庭湖得风寄李使君
题画龙虎 其二
赠徐生二首 其一
送谢元吉御史赴南陵丞二首 其一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二 蟠龙窟
重到府第有感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六 顾影池
玉台除夜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三
前感兴六首 其六
翠湖杂咏 其十二 水云亭
读昌黎集
送黄郎中
送友人朱弘裕归潼川
过芗溪怀五宜翁
送贺克恭黄门得告归辽左二首 其二
题镇远何贰守东岩四咏用林见素韵 其四 寒江钓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