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周瑛
翙翙天边凤,翱翔周八极。纷纷瓮底鸡,旋飞仅盈尺。
我欲为凤凰,毛羽苦未齐。我欲为醯鸡,瓮底不可栖。
人生各有志,岂宜自束缚。愿言从凤凰,万里翔寥廓。
城南别墅
幽人有远韵,卜筑城南村。青山罗庭除,疏柳荫柴门。
虚堂寂无人,但闻鸟雀喧。秋晴穫禾黍,日夕收鸡豚。
农家无外萦,岁事在壶飧。感此生理蕃,其乐难具言。
我方走尘土,未能问田园。谁知隔城闉,咫尺有桃源。
俟轩二首为陈玉光赋 其二
塞马风尘暗,海鸥烟浪深。虚舟汎天地,无用更劳心。
月夜游古意亭
幽兴不可过,命驾成独往。檐月流素辉,山泉滴清响。
幽兰蔽萧艾,丛桂在草莽。采芳思寄远,路阻情怅惘。
缓步归东园,坐对明星上。
贵州即事
好山明媚映晴川,贵省谁言声教偏。路远轮蹄皆入贡,时平民物不知边。
华夷普照无双日,雨露覃敷共一天。最喜南来诸逐客,寒炉次第死灰然。
分韵送萧进士璿赴广东纂修实录
南山有丹凤,文彩何翩翩。万里风云会,龙马相周旋。
先帝弃万方,泣涕穷遐堧。神化岂不显,所贵在摩编。
闽山接岭海,桑梓遥相联。驱车迅行迈,不辞路险艰。
丹青绘日月,意象在笔先。春秋有微义,仰看续前篇。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六 往昌国取赀夜梦母盛妆以为不祥遂弃归
取赀东海上,梦母为盛妆。今日在路上,明日在母旁。
送邓郎中成都归省
万里桥头道路赊,宦游十载始还家。春风门巷依前好,细雨桑麻近晚佳。
厨下旨甘修玉髓,堂前杯斝泛晴霞。君恩浩荡须回首,云汉秋深望使槎。
翠湖杂咏 其一 小溪
我爱主人家,溪流带屋斜。得诗曾梦草,对谱旋栽花。
养鹤汀洲近,栖鸾枳棘赊。有孙能作赋,跃马入京华。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六
小民饰虚诈,水燥而火湿。呵之不肯起,犹向马前泣。
题镇远何贰守东岩四咏用林见素韵 其二 蓝江晚渡
长江春水满,瀰瀰绿如苔。行人过江急,江阔船不来。
哭陈生
绛帐曾施种德门,两阶玉树吐清芬。重来不见凌霄干,泪湿青山几片云。
喜翁冰厓擢方伯
白璧含辉不染泥,除书忽下大江西。衡州事业南山近,工部声名北斗齐。
霄汉丹心回日月,郊原赤子望云霓。悬知早晚推贤相,又筑长沙十里堤。
赠陈石峰入京谒选
雪霰初消道路平,马头红日照行旌。丹山毛羽非凡鸟,拟作朝阳第一鸣。
与同年熊腾霄分舟之任临别赋此
赋分不嫌虫臂小,居官曾笑茧丝非。六经自有安民术,莫向劳门苦著机。
重到府第有感
府第最深处,重来感叹并。临川双郡守,闽海两书生。
风雨情何限,池塘梦不成。坐观循吏传,收拾此家声。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六 龙首峰
山势何纠纷,龙头突然起。蛇虫走其足,窜伏莫敢视。
挽吴下王处士二首 其二
里巷诵遗德,缙绅思旧游。太湖春水阔,不复见归舟。
新岁枕上作
读书三十载,此日得为州。世路行来险,官居轻若浮。
名高思自抑,福浅戒深求。天道有盈歇,吾心当熟谋。
郡斋酌别送郑御史还贵溪用联句韵
短箔疏帘风雨深,一壶浊酒夜谈心。青山何处寻同调,白发此时逢赏音。
徐稚到门应下榻,管宁锄地独挥金。悬知别后相思忆,两地停云向夕阴。
后感兴六首 其四
恶声莫呼谷,呼谷声转亟。恶影莫就日,就日影未息。
弓矢暗中来,往往射其的。吾身不为的,弓矢当自释。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简斋
送黄伯望知肇庆府
梦中赋登金山寺
送罗应魁内弟归永丰
殷氏寸草心堂
题何氏双挽诗
送项主事
演武亭小酌和石阡韵二首 其一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二
讳日梦见先考音容如昨既觉不胜悲感而作
翠湖杂咏 其十一 榆川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七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五 竹圃
题松鹤轩 其二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三 兰坡
题卧羲轩
书满南归同年屠元勋邀李西涯诸公十有二人饯别分韵赋诗予得鱼字
荅魏竹溪
哭罗一峰五首 其三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三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七
金溪车节推挽诗
送黄君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三
挽乡先辈林学士先生
浪淘沙 其二 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 ...
暮春与诸文学掾觞于万桂山阴
方贡士
送孙常州入觐
前感兴六首 其三
和祁石阡雪后感怀
吊叶文庄先生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一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六 董子仁少参出中流砥柱图求题
送吕贰教
视茭陂
成化癸卯夏提学侍御娄君
叠前韵自嘲
留别吴左府宣
题画山水四首 其二
题月沉西海图
前感兴六首 其六
赠徐生二首 其二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 万桂山房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二 蟠龙窟
山亭晚坐
读昌黎集
赠郡推郑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三
贺守备夏都阃府第成
临汝书院成潘水部赠独脚歌次韵奉答
题林仰止斋居
叠前韵别诸生
翠湖杂咏 其三 浴云池
送陈方伯
题亡弟敬叔画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