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五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五

明代 朱朴

海燕西飞白日斜,城头落日起悲笳。归鸿欲度千门雪,奉使虚随八月槎。

钟鼎山林各天性,凤笙龙管是谁家。芙蓉生在秋江上,莫怨东风当自嗟。

诗人朱朴的古诗

次石林韵书西斋阁

明代 朱朴

不见西斋老万回,旧堂今许石林开。无心乞米城中去,有客谈棋竹下来。

梁燕定巢依卧榻,壁萝垂蔓护经台。常时供佛教童子,折取山花奠茗杯。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八

明代 朱朴

教儿且覆掌中杯,尊酒家贫只旧醅。白发不辞今日醉,黄花深映棘丛开。

青枫江上秋天远,旧国霜前白雁来。关塞极天惟鸟道,临岐终日独徘徊。

湖东野人歌

明代 朱朴

湖东野人秀而雅,礼法迂疏气潇洒。小堂结构湖上头,白苇黄茅杂陶瓦。

门前野水鸥出没,屋后平林树低亚。少年不肯谒官长,读书学医兼学稼。

买药济病不射利,富家得钱贫即舍。扁舟一叶轻如萍,踪迹常时遍吴下。

傍人不识云水仙,错认烟波钓鱼者。

萝石吟

明代 朱朴

萝乃文,石其质,中有贞坚质无饰。石乃质,萝其文,质有矜式中无闻。

中无闻,质无饰,弃深山,人莫识。君不见邓林荆山楩楠璞玉天上材,斧斤锤凿难免工师菑。

何如寒藤瘦骨,蛟蟠虎伏老无用,千年风雨生莓苔。

和西皋送春三首 其一

明代 朱朴

来日流莺至,去日落花深。青春自来去,莺花伤客心。

谈淼石用李白寄远古调韵见寄次答

明代 朱朴

迢迢女牛星,淼淼河汉水。淼西咫尺间,相去若万里。

终焉灵鹊渡,奈尔阳乌催。君心谅未怠,妾肝宁不摧。

安得双玉箫,驾凤登瑶台。

吴汝望兄弟梧竹图

明代 朱朴

溪水清且涟,白石秀而奇。上有梧桐树,下有脩竹枝。

截坚可以簧,斲良可以丝。奏之钧天乐,凤凰亦来仪。

寄言同声子,和好勿复疑。

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明代 朱朴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

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便须拟看东楼雪,莫待缄书再四催。

紫白双燕

明代 朱朴

飞来别却乌衣国,梦里犹思白玉楼。零落旧巢人不见,一帘疏雨话春愁。

雪窗画兰四绝 其三

明代 朱朴

一从尼父罢弦琴,寂寞哀音直至今。留得杏花坛上谱,后人传指不传心。

正月十五日谢乡饮

明代 朱朴

邑宰持书枉及门,野人安敢负君恩。群贤毕集衣冠盛,老我虚当齿发尊。

芹泮煖风闻雅乐,杏坛晴日丽芳樽。酒阑拜罢扶归路,月挂梅梢雪后村。

渔笛图

明代 朱朴

晚峰隔树留残照,秋水连天映落霞。长笛数声人不见,一行联雁起平沙。

东麓山居

明代 朱朴

家在千山欲尽头,长林绝壁寺门幽。定回残日下西岭,虚阁磬声黄叶秋。

为云居正长老画小幅山水

明代 朱朴

记得危岩倚石楼,西湖烟景坐来收。遥岑寸碧空王殿,断岸飞凫独客舟。

九曲屏山因雨洗,六桥练水带花流。重游预订春来约,未许青山笑白头。

秀碧峰禅僧坐化

明代 朱朴

碧峰禅僧坐化死,闭目含笑生欢喜。外人争看活弥陀,累日门前闹如市。

平生不聚一文钱,死后能结千人缘。若道脩行无證果,何得此有僧中仙。

哀湛秋江

明代 朱朴

瓶锡江湖三十年,姓名遍与诗流传。山中老屋裹薜荔,一爨累月寒无烟。

采辑盛音仍绣梓,行道参禅了生死。身事忙如风外云,心情淡若江头水。

翩然踪迹归乎来,维摩示病销筋骸。一龛寒月锁委蜕,三昧热火烧成灰。

老我交游痛凋丧,不解吾师脱凡相。肠断吟魂何处飞,也应只在秋江上。

四十卖万谣

明代 朱朴

东家少万价万钱,西家大万五六千。痴儿肚肠铁石坚,万人性命徒苟延。

不关恩爱无因缘,又非两情相弃捐。灶前数日无火烟,腹中饿病何由痊。

官家赈贷解倒悬,予夺已属豪民权。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

肢体割裂心连牵,恨不死别归黄泉。明朝捉落江南船,只有去日无归年。

怀中弱息呱呱然,抛掷竟堕蛟螭涎。风吹落花江水边,蓬漂梗断不复联。

万人去家何足怜,风俗所系谁之愆。我今歌此卖万篇,倩谁写入筝琶弦。

官家早晚开玳筵,一弹一唱公堂前。

题水仙花四首 其四

明代 朱朴

月冷秦楼罢玉箫,水边飞步倚兰苕。幽花剪刻无人识,零落钗头白凤翘。

孝子顾子芳刻木为母奉事如生及顺继母慈孝相感以诗嘉之二首 其二

明代 朱朴

事死怜君若事生,母无前后孝俱成。卧冰守柰千年后,肯许王祥独擅名。

上巳同友辈村郊行乐

明代 朱朴

三月三日出郭行,风和日暄天气晴。衔泥补巢旧家燕,隔水唤春何处莺。

垆头小姬酒正熟,道傍古坟人自耕。劝君行乐贵及早,明日清明花满城。

朱朴

朱朴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1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