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朱朴
教儿且覆掌中杯,尊酒家贫只旧醅。白发不辞今日醉,黄花深映棘丛开。
青枫江上秋天远,旧国霜前白雁来。关塞极天惟鸟道,临岐终日独徘徊。
东滨南园看花二首 其二
南园三月百花红,十客壶觞一笑同。胜事欲题题不尽,但将沈醉答春风。
为僧浩公画雪嵓图
雪嵓道者僧中杰,踏雪曾参雪窦禅。归到雪岩心似水,梅花纸帐日高眠。
秀碧峰禅僧坐化
碧峰禅僧坐化死,闭目含笑生欢喜。外人争看活弥陀,累日门前闹如市。
平生不聚一文钱,死后能结千人缘。若道脩行无證果,何得此有僧中仙。
四十卖妇谣
东家少妇价万钱,西家大妇五六千。痴儿肚肠铁石坚,妇人性命徒苟延。
不关恩爱无因缘,又非两情相弃捐。灶前数日无火烟,腹中饿病何由痊。
官家赈贷解倒悬,予夺已属豪民权。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
肢体割裂心连牵,恨不死别归黄泉。明朝捉落江南船,只有去日无归年。
怀中弱息呱呱然,抛掷竟堕蛟螭涎。风吹落花江水边,蓬漂梗断不复联。
妇人去家何足怜,风俗所系谁之愆。我今歌此卖妇篇,倩谁写入筝琶弦。
官家早晚开玳筵,一弹一唱公堂前。
秋夜吟四章 其一
更漏长,枕簟凉。佳人思清夜,游子悲故乡。东方未明河半落,北斗正挂天中央,谁家和泪捣衣裳。
陶千兵简松解职作诗见寄和赠
太平安敢负君恩,无奈秋霜入鬓根。我欲低头拜东野,君须骑马到西村。
黄莺浊酒同幽事,春草寒篇与细论。莫谓贫家只辛苦,枕书长日闭閒门。
九月西皋席上得海字
去年宴重阳,对酒作狂态。今年复登高,狂态犹未改。
尊中酒尽须再买,枝上茱萸正堪采。君不见彭泽归来忽千载,蓝田旧客今安在。
人生行乐贵及时,白发衰颜镇相待。莫辞烂漫倒接䍦,乱插黄花歌慷慨。
白云杳杳去南山,明月离离出东海。
巫阳台
湿翠浮岚埽不开,乱峰深处是阳台。无情最是巫山女,不待襄王觉后来。
哀湛秋江
瓶锡江湖三十年,姓名遍与诗流传。山中老屋裹薜荔,一爨累月寒无烟。
采辑盛音仍绣梓,行道参禅了生死。身事忙如风外云,心情淡若江头水。
翩然踪迹归乎来,维摩示病销筋骸。一龛寒月锁委蜕,三昧热火烧成灰。
老我交游痛凋丧,不解吾师脱凡相。肠断吟魂何处飞,也应只在秋江上。
为朱南野画扇
镜中白发星星变,江上青山日日閒。尽向镜中忧白发,谁来江上看青山。
秋夜吟四章 其三
风披披,露凄凄。草虫互相语,林鸟无定栖。人来不来关塞隔,月出未出天河低,谁家屋头乌夜啼。
题沈石田画
独自吟诗数落花,野桥沙竹到君家。杖头一带春山色,不是天平是麓华。
答石门翁见寄寿词
与君交友是何年,恰算春风四纪前。楚石钵存常共食,棠陵衣在每更穿。
情非水淡畴能尔,义属金多恐未然。惟有山间好风月,时时分我不论钱。
秋夜吟四章 其四
灯的的,虫唧唧。香炉馀死灰,漏残咽寒滴。孤萤入屋穿北牖,缺月流光隐东壁,谁家机杼当窗织。
僧半筠
山僧寂寞老无伴,把玩脩竹情何长。夜深禅定万籁息,僧邪竹邪俱两忘。
许云村舟过勾溪欲访溪翁为帆急不相见而去寄诗致其情溪翁和答有见 ...
紫云山下别三年,两地音书各杳然。为报澉湖春水动,放歌相约上渔船。
邵主政藕湖
荷花荷叶锦成团,人在风亭倚画阑。收尽碧房秋水阔,玉龙无数学泥蟠。
立夏日海村社集
天气清和月过辰,营门细柳集嘉宾。尊前芍药犹含笑,叶底樱桃已荐新。
复有琴书延白日,谩劳词赋惜馀春。主人醉拔龙泉舞,不忝皇朝旧虎臣。
东汀
柳色烟光杳不分,鵁鶄鸂鶒动成群。洞庭春水东来阔,吞尽蘼芜百顷云。
咏盆中桧寓怀
老桧何年解服盆,病肤犹带石苔痕。不知多少挛拳苦,消得斯须灌溉恩。
屈节无材干梓匠,秾华有类阅朱门。从渠束缚人休笑,岁晚心期只自存。
朱朴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182篇诗文
雪窗画兰四绝 其四
雨中寄勾溪
寄张南溪方伯
天宁寺前堤岸四十丈许王本仁者舍百金筑成官道董实夫作记余为歌之
萝石吟
风入松 次宋人题西湖
睡鹤图
春日汤宾阳携酒偕数君子访草堂次答
重阳独酌怀社中诸友
寄向海西画史
孝隐村沈元懋国初人夏荣作孝子传程都宪巽隐为跋于后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八
宿集庆寺浩公房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二
和林榕江游武夷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三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五
答紫峡山人过访
题梅花送南溪张公
孝子顾子芳刻木为母奉事如生及顺继母慈孝相感以诗嘉之二首 其二
次戴双湖子陵高长句
西湖竹枝词五首 三
丙戌中秋刘海村席上得鱼字
习斋
僧寮卧雪
四十卖万谣
闺妇怨
萝石山人惠松花饼
云居寺用石门韵二首书正公房 其二
答汤廷择见寄
天平寺别山阴秦楷
湖东野人歌
题水仙花四首 其四
次石林韵书西斋阁
哭张西野善士
谷日宴答孙朴居得湖字
七夕饮西楼
武原杂题八首 其一 宣慰楼
杨公祠
赵千里画夏景
中秋前一夕会饮西楼
画林谷图
武原杂题八首 其六 闻琴台
送沈秦川婿之任江西宪副
和阳明王公入楚韵
题文衡山竹
东家篇
东滨南园看花二首 其一
顾子重过海上同宿东林用杜韵为别
僧有号可山者
上巳同友辈村郊行乐
谈淼石用李白寄远古调韵见寄次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