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丰山孝子徐览割股救母因赠

丰山孝子徐览割股救母因赠

明代 朱朴

儿股伤残母命存,神功亦命感慈恩。悬知今日丰山里,不愧当年孝隐村。

清誉只应敦薄俗,上书谁与乞旌门。由来此道无他报,会见传芳到子孙。

诗人朱朴的古诗

东家篇

明代 朱朴

东家起高楼,易主了官债。易家营墓圹,于制颇有碍。

迁移蚁封垤,弃置如土块。长绳拽石柱,柱折割尔爱。

君不闻楼台未起鬼先瞰,造物乘除宛然在。自得还自失,谁成复谁败。

花开花谢由春风,免使他年子孙卖。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三

明代 朱朴

秋日野亭千橘香,满城风雨近重阳。林深老桂寒无子,水国蒹葭夜有霜。

信宿渔人还汎汎,海天愁思正茫茫。西风白发三千丈,自笑狂夫老更狂。

雪窗画兰四绝 其三

明代 朱朴

一从尼父罢弦琴,寂寞哀音直至今。留得杏花坛上谱,后人传指不传心。

奇观阁

明代 朱朴

孤峰嵌高阁,千里纵奇观。海阔云涛迥,山荒陇树寒。

和曾尹

明代 朱朴

千里乡心去鸟边,九江春色暮帆前。陶潜解绶才三月,刘宠行囊但一钱。

风散竹堂教鹤舞,雨晴桑坞看蚕眠。南丰旧业依然在,万卷经书二顷田。

巢鹊篇

明代 朱朴

野鹊共林樾,安巢异枝柯。安衔寒木樵,缠绵缉藤萝。

物情溺便利,奈此欺罔何。心怀用力少,意谓成功多。

瞰亡乃相窃,往来递经过。东巢不得成,西鹊徒奔波。

辛苦旬日馀,两树无完窠。触物感我情,叹息成蹉跎。

世人好攘夺,利欲争纷拿。灭公以私心,自足靡有他。

楚汉割鸿沟,讵能息干戈。三国定鼎足,未必安山河。

终焉一抔土,蔓草埋岩阿。何如顺事天,勿伤同类和。

赠张惟爱秀才

明代 朱朴

有美人兮山之阴,我欲放舟何处寻。几时射策蓬莱殿,犹自读书松桂林。

神交千里梦已接,诗社百年情独深。芙蓉可折不可寄,江水浩浩伤人心。

武原杂题八首 其六 闻琴台

明代 朱朴

晋代相传直至今,子期曾听伯牙琴。高山流水依然在,寂寞荒台蔓草青。

怀节篇

明代 朱朴

吾家老祖母,吴姓里中女。洪武乙丑生,既长归吾祖。

行年二十九,吾祖遽作古。上侍老曾姑,下抚吾幼父。

父始年六期,从父方学乳。饥寒更死丧,茕独事嫁娶。

虽有薄田庐,未足输官府。恒产及性命,持护弗失所。

秋蓬断孤根,九鼎悬一缕。哀哀十五年,父稍立门户。

觊觎岂无人,决冽中有主。其间少差失,一坠不可举。

我父尚莫保,我辈安足数。细故天莫知,不得伸伛偻。

但能获微祉,强健力辛苦。卒成化己丑,世寿七十五。

呜呼我生晚,耳及热肠腑。抱此感激恩,徒切一无补。

惟恐后来人,日远谁与语。不见沟洫水,源塞流乃阻。

不见草与木,本敝枝即腐。因为怀节篇,揭之旧茅宇。

访许云村不遇

明代 朱朴

发兴寻閒为破閒,閒人底事出青山。春风似惜空归去,一路飞花送客还。

送沈秦川婿之任江西宪副

明代 朱朴

豫章城上大江西,台宪恩江拜紫泥。豸绣乍围金带重,宫花犹压帽檐低。

九天霖雨随车毂,三楚风云入马蹄。魏阙朝班遥想像,高堂禄养喜扶携。

滕王阁据江山胜,五老峰攒翠黛齐。官舍昼閒江满案,讼庭人静草生蹊。

青云壮志方驰骤,白首离怀易惨悽。他日相思闻过雁,莫辞江札重缄题。

西湖竹枝词五首 四

明代 朱朴

阿侬家住湖水傍,菰米莼丝野饭香。猫头紫笋尺围大,沙角红菱三寸长。

酬方棠陵见寄

明代 朱朴

逋吏巢边柳色新,野棠月下白纶巾。百篇秀句劳相忆,千里高风耐可亲。

社鼓不惊青琐梦,宫袍长对白头人。题缄目断南征鸟,烟树苍茫隔海津。

山中怀远人

明代 朱朴

空山阒寂兮无人,麋鹿猿狖兮成群。风瑟瑟兮自起,泉潏潏兮相闻。

晨光发兮,日夕色暝兮归云。独怊怅兮登陟,渺予怀兮思君。

送春日仍送东川二首 其二

明代 朱朴

明日送春江水边,送君同上木兰船。相思只拟频相见,莫学春风动隔年。

奉和丰厓东滨二君子咏红白梅花

明代 朱朴

可是东君特地招,两情相倚度春宵。西园侍女霓裳舞,上界仙人绛节朝。

远信怀人谁与寄,乡愁乱眼若为消。高楼昨夜吹双管,声在寒空散碧寥。

答俞怡山

明代 朱朴

越客兰亭彦,南来自上虞。东岩细雨夜,相逢谈道腴。

手抉天机锦,口吐明月珠。却爱诸童冠,春风在舞雩。

孝隐村沈元懋国初人夏荣作孝子传程都宪巽隐为跋于后

明代 朱朴

巽隐为书元懋传,昌黎曾作董生行。安丰县即丰山里,今古同存孝隐名。

雨中寄勾溪

明代 朱朴

冥冥稻花雨,漠漠野云秋。飒响悲黄落,丝飞乱白头。

乍于灯下细,偏傍枕边稠。累月宁苏旱,愆时却送愁。

湿萤仍草莽,迷鹤独林丘。天地非无为,江湖可散忧。

积阴霾御气,深淖阻宸游。忍冻吾庐足,啼饥比屋侔。

自非原宪病,谁是子桑俦。颇忆钓鱼伴,孤吟蘅杜洲。

西湖竹枝词五首 其一

明代 朱朴

湖头春水绿于苔,滉漾绿酒浮金杯。瞰湖楼子知多少,扇扇红帘影倒开。

朱朴

朱朴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18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