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蓑笠焚香祝帝春,任人嘲笑是何民。深山若有为霖者,肯作田头拜雨人。
活水亭杂诗 其一
出门山水游,小孙每相喜。殷勤捧鸠藤,请与老翁拄。
题沈石田画鹅为文元作 其二
老鹅秋菊中,我欲画几画。万古天地间,且让庖羲独。
中秋无月和廷信
乾坤今夜月,本色共青天。纵有三更雨,能遮万古圆。
妖蟆徒自绝,顾兔岂谁怜。老我浮云眼,寻常北斗边。
雪中和赵地官 其二
人间万事是天留,元本无愁可浪愁。闭户总非颜氏懒,执鞭真岂仲尼求。
对局两陈敲冻子,归蓑一昶卧渔舟。明朝有兴还堪至,莫问青州与赵州。
用韵寄常邦靖
自古贤甥有舅风,后先大舅倚黄钟。襄樊新徙严君镇,耆旧应知叔子同。
万里山河宜圣世,千年苗裔策元功。遥看塞上清烽火,彝鼎勋名爱玉骢。
房村将至吕梁用前韵
漭泱无穷放此怀,人间著处有高台。病随山水还欹枕,老愧风花又过淮。
几句自家真意思,满船书册古尘埃。云山圈出洪头路,一幅分明太极开。
题小画 其四
蛇麻失其性,道眼真不花。我当幻中见,天地皆蛇麻。
作小车成何子完诸友有诗和之 其二
人间何处问忙閒,黑发天涯白发还。认得玉台巾样好,先生须爱玉台山。
文太仆之京过定山言别诗以赠之 其二
一笑曾蒙旧雨知,相留今雨得吾师。平生邵学心徒切,老去凡庸拜悔迟。
灯火定山聊我榻,草鞋天目更何时。白头但恐还相弃,写在溪云赠别诗。
送新友弓大方会试用大司寇张老先生韵
数峰酣枕华山窗,世事乾坤已乞降。到我白云麻屦几,共君玄碧酒杯双。
贤人道本芸香阁,渔者天须白鹭江。消息杏花春万里,殿元明日在吾邦。
乙已元日
东风造次满江涯,花鸟无穷眼又开。病痛百千馀种在,先生四十九年来。
古今到我真无谓,贤圣如天岂易阶。欲与春光共流转,一丸閒坐读书斋。
和张子如寻梅诗
梅花一笑有无间,消息徒将问定山。是水是云皆是树,老夫驴背送君还。
南海梁宗烈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其二
穹苍万事岂难知,閒与溪难一笑之。圣世我惭非稷契,华山天卖与希夷。
尊尧有颂真容拜,注易无言每过颐。活水绕家都是酒,客来閒共两三卮。
送景武主事奉使湖南
虚名肝胆更无疑,下马金台便与诗。绝学高山那此念,应魁敷五是吾师。
眼中人物公何去,病里行藏我自知。万里轻舟真莫问,空江残雪寄书迟。
灵岩山逢大虚僧
云水秋江与别踪,三年不别意何穷。谁知小榻青灯里,又是寒岩白发中。
坐久可忘今夜月,梦回谁唤此堂钟。相逢更有梅花约,留取他年一笑同。
题萧尹翎毛 其二
佳木求幽鸟,幽鸟求佳木。佳木与幽鸟,感叹白头秃。
送张司寇老先生
剑气谁消魍魉疑,逢人不恨十年迟。名从天下儿童识,清有江门处士知。
烟水钓徒应我是,朝廷元老舍公谁。奋飞无限相随意,祗是云霄病翼垂。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其二
大方海水一江湖,天地那分越与吴。莫笑几枝开眼错,分明画画是河图。
用前韵寄东峤兄 其二
无心云水一虚舟,竞注江河静不流。蛙鼓耳边三两部,橘奴眼底百千头。
道非身外朝朝乐,事付人间种种愁。几夜月明无限酒,逍遥只对洞庭鸥。
与李敬熙 其三
千言万语在溪桥,逆耳深溪老舌饶。自觉此天无半寸,欲将何处动分毫。
纲常父子谁甘灭,斧钺春秋敢自逃。以我旧从亲党后,得忘天地几长号。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华亭张博父子持司马书来且有求教之说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二
上西华山先陇 其五
与孤鹤翁夜坐活水草亭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一
寄晏运使
送刘参政之陜西
题小画 其二
一苇为兰雪翁作
与柳嘉兴 其二
寄任生之参议用送行韵 其一
挽傅昆乃翁
方景瞻还南城借松厓韵
桃源寄家书
南海梁宗烈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其一
与李敬熙 其四
公已舟往仪真予追送之六合道中有作
用前韵寄欧阳汝魁
题渊明归庄图 其一
钓鱼图 其二
沈公见寄次韵奉答 其五
南山为滁阳傅翁作
子陵钓鱼图
无逸子 其二
与柳嘉兴 其三
细雨 其二
题翎毛和韵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二
送晏弟乡试
用韵寄李公冶
叠前韵 其一
和蒋侍御中秋赏月诗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四
答允崇 其二
送白日僧如景往沂洲
挽刘衢州
题通伯先生山水画
养思堂
病眼 其一
寿夏日官用韵
与王汝昌魏仲瞻雨夜小酌
石翁又有书至诗寄兄东峤
次韵沈都宪 其二
乔节妇宗大希大祖母也 其一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五
上西涯先冢和程学土
题孙痴春草
寄沈大有 其二
食豇
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 其一
与竹泉道士
过徐
用韵寄于廷玉
栽树 其二
和周宪长时可留别 其一
赠容一之别和白沙先生
梨云 其四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三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