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梅花一笑有无间,消息徒将问定山。是水是云皆是树,老夫驴背送君还。
游定山寺和司马提学
古邑天留众壑幽,小溪随步领真秋。源头水到相忘处,也恋天光不肯流。
南海梁宗烈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其二
穹苍万事岂难知,閒与溪难一笑之。圣世我惭非稷契,华山天卖与希夷。
尊尧有颂真容拜,注易无言每过颐。活水绕家都是酒,客来閒共两三卮。
与储静夫
一
明日仪真与公既别以不尽之意更作一诗相赠以解嘲也
吾道行藏亦偶闻,斯人能偶不同群。明良此去真同会,山野何心不送君。
彼知我愚那可问,山林朝市不须分。时人莫讶轻游走,我岂瓠瓜系白云。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三
海上千峰阁病舆,傍花随病意何如。老谁静里都无事,笑此山中亦著书。
帝伯皇王铺叙里,乾坤今古笑谈馀。我看此意终谁领,略与人间一破除。
送小儿会乡试 其二
尧天一屋尽容安,万丈须还寸补看。分付诸顽须汝是,菜羹休顾老夫难。
天全亭为秦方伯作
天人此著岂空私,可向龙山浪一诗。肝肺自家真许照,古今何感不容知。
百年鼎鼎成今日,造化憨憨说小儿。论到山亭仍及此,莫从将圣得痴疑。
仪真与公别后至西浦桥有怀
东风一酌又离觞,欲别无言意更狂。西浦此鞭仍我马,扬州今夜是公航。
孤鸿北向心随去,江水东来梦与长。回首不知人近远,几行烟树入淮阳。
题县主山水画 其一
家具生涯且钓舟,黄公台影漾浮沤。波心间有鸱夷笑,不把牙筹碍钓钩。
寄沈仲律先生 其五
祗有东风竟不言,吹开万化不曾喧。光阴放我还收我,花柳南园又北园。
紫气何来逢尹喜,采丝无计绣平原。狂飙莫送长江目,浩浩东流势共掀。
斋宿和韵 其一
老隔垂帘病亦侵,梦回西亦漏沈沈。报酬主上平生分,对越青天此寸心。
布絮不温粗被冷,朝衣端坐烛花深。相应郊祀寒仍在,昨夜圜丘雪尚阴。
上西涯先冢和程学土
肯将黎杖负康强,采药寻诗每日忙。庞老尽容吾拜晚,泷冈真托此碑长。
高名岂更垂今日,厚德何惭盖一乡。墓木我来今渐拱,可胜哀泪到淋浪。
岳阳天
九江有水来天地,三楚兹天冠古今。日月宏开双照耀,行藏偶此一登临。
霓裳无复君山奏,兰茝空悲屈子心。了了世情归涬溟,巴陵小放酒杯深。
栽树 其二
送得春光活水洼,大梨红水更梅花。和风甘雨来何处,万紫千红在我家。
好处天开花洞府,老来人作酒生涯。眼前浩荡真如此,那得尧夫不自誇。
题雪潭
川上何来偶坐时,天机之妙乃如斯。乾坤此脉那能断,今古何人更许知。
五六辈中吾与点,三千年后我还谁。平湖邀我南川老,许到鳌峰和此诗。
叠前韵 其二
峡束蒹葭带客舟,江涵星客傍人流。悲歌绝意关人世,纵饮无钱解杖头。
海角往来都此兴,心端涬溟浪谁愁。不眠犹抱閒来膝,山狎浮云水狎鸥。
读谢叠山与刘忠斋书
尽把夷齐许后身,荐贤当日果何人。山中宋史人希见,元是忠斋也宋臣。
败荷鹡鸰为文二作
万古岐周治亦隆,凤凰千仞几梧桐。我知此日文家意,不在秋荷数鸟中。
赠容一之别和白沙先生
江蓑许共白鸥群,万里秋帆又水云。不是苦留君不住,老夫无地可留君。
画菜为杨黄门作 其二
百可亭中虽自浅,千红堆里本非深。南园若与前川别,不是乾坤万物心。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三
和西涯韵
上西华山先陇 其三
送董孟吉 其三
答允崇 其一
活水亭杂诗 其一
曹城和东川
用韵寄李公冶
赠廖司训
次韵升卿弟 其一
雪中和允崇 其二
定山和老痴韵
答主敬少参
子陵钓鱼图
游琅琊寺 其一
与王汝昌魏仲瞻雨夜小酌
张秋夜泊忆季升都宪时出巡兖州
赠黄池袁义官
黄公山钓台浸水荅陈二教先生 其一
无锡游秦方伯池亭和韵
爱石洞老师南山花也北山花之句有千万古潇洒之趣亦效少参数语 其 ...
客中九底
题翎毛和韵
和东川定山庄
登山 其一
耒阳吊工部祠墓 其二
送人出守姚安 其二
渊明 其一
赠通山叶秀才相
讷斋为林大参题
登元故城和程处士
与孤鹤翁夜坐活水草亭
送衡州庞检校之官袁州都事
奉沈都宪和韵 其二
浣灵卷为当涂李都宪作 其三
奉荅司马提学 其四
和杜韵 其二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 其二
僧一庵
广信二周生枉顾定山赠之诗
广信娄怿领应天乡荐
萱草 其一
钓鱼图 其一
细雨 其二
送俞润夫子锡
王湖州父母挽 其一
送任地官参议福建
寄寿州廖同府
张秋 其一
题沈石田画鹅为文元作 其一
乙已元日
吴宗道医已入神品张旭草书宜僚弄丸非诳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在宗 ...
和白沙先生封何孝子诗卷之作
兰石
上西华山先陇 其八
上西华山先陇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