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柬理堂

柬理堂

南北朝 邹浩

主人生长绮纨中,标致分明儒者同。结构不因穷鼎俎,栖迟聊欲事磨砻。

血漫霜剑悲王凤,坐拥云鬟笑马融。铭府功勋久牢落,会须腾踏振家风。

诗人邹浩的古诗

观插田

南北朝 邹浩

几片空田白水中,朝来俄已绿茸茸。自怜于此留居久,两见插禾勤老农。

招俞清老并简康远禅师 其三

南北朝 邹浩

石塔迢迢两闰馀,潜知骨瘦夺松枯。烦君为把公凭判,同过江来伴老夫。

诗送晦叔先生 其五

南北朝 邹浩

万里来归荷圣恩,焚香趺坐欲无言。群仙若问谁堪度,为说冥心到本元。

戏史述古多问相

南北朝 邹浩

穷当益坚愧枉道,心不胜术思齐贤。如何东里史夫子,骨相勤勤挥酒钱。

见鲁直题陶商翁碑后有感

南北朝 邹浩

石上犹新墨,忘情亦叹嗟。殊恩但归骨,冷迹尚平沙。

愿力消尘垢,瞻依盛宝花。人间几行泪,空洒玉川家。

寄参寥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上东门外解船时,赴感汝阴师未归。松麈对谈能几日,瘴乡孤坐但忘机。

珠腾甓社淮南冷,山折成都蜀道非。属耳朱弦谁莫逆,只应袖手看鸿飞。

书合论后

南北朝 邹浩

华严佛菩萨,悲智咸遍周。广开方便门,主伴互酬请。

于无言说中,说法无数量。我读诵思惟,获从信根入。

闇逢照世灯,病遇雪山药。无价大宝珠,衣内忽然得。

愿尽未来际,满足普贤行。一切导师前,一一兴供养。

一切众生前,一一作利益。持经继有人,悉冀同我愿。

成阳

南北朝 邹浩

茅茨土阶不图好,想见游宫滋草草。有时警跸从天来,谇语应无路傍老。

可封之民纷万邦,岂独兹城知所保。谷林南畔今如何,烟草茫茫车马道。

送监作院潘供备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飘飘雅致孰如君,旋辟西轩置酒樽。振木岂惟闻白雪,断缨仍许醉黄昏。

长亭风顺已言别,小圃春回空自繁。惆怅潜斋不知处,何年携手却重论。

月下怀同盟 其四

南北朝 邹浩

睡觉谯门已转更,小童徐报月重明。揽衣起与妻孥共,矫首惟闻鸟鹊惊。

濒水杯盘无俗物,隔墙巾屦有真情。相从竟日今相望,四者由来不易并。

谒武侯道中 其四

南北朝 邹浩

晚雨霏霏江上来,长江水色蒲萄醅。鸬鹚鸧鸹得意处,凌风荡桨从东回。

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九

南北朝 邹浩

灵隐山前独子知,清溪浑似颍川湄。何当把手东南去,却向山前话此时。

戏泽老

南北朝 邹浩

要识漳州李秀才,无髭无发恶追陪。如今熟也君知否,不独江西有大梅。

用前韵寄邓帅杜君章学士

南北朝 邹浩

策府名卿厌鸣玉,朅来南阳朱两毂。胸中云梦吞八九,终然不贮闲荣辱。

坐令政事邈前人,容易端如探筐簏。去年持刃今扶犁,所至熙熙丰谷禄。

华堂梦断燕丝簧,笑谓邹枚不如肉。公虽饮少客自醉,但见银瓶倒轻渌。

明明天子正搜贤,真贤继踵还符竹。勋劳矧已疏屏风,八命难淹一州牧。

愿公快向百花洲,更集宾僚勤把菊。

曾园见梅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滨水娟娟四五枝,不甘柳眼巧相窥。晚来快我江南思,似欲慇勤报小诗。

送郑州吴绶通直北归

南北朝 邹浩

霜雪下群木,江山拱高城。旷然爽气中,幅巾日将迎。

精神在文史,朋旧皆公卿。乃于功最时,冰泮人间情。

不待髭发改,乾坤付柴荆。虚□本无系,风御聊尔行。

此邦郁多贤,向来集聪明。德翁可君心,归欤助长生。

湘阴邓氏翠微洞

南北朝 邹浩

卧云云无心,听松松有韵。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

佛前笋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基构于今政十年,不容山竹暗行鞭。森然五笋自何出,盛矣文邦相与传。

集经文为要诀

南北朝 邹浩

黄童妙音难可闻,若得三宫存玄丹。中有童子冥上玄,回紫抱黄入丹田。

闭塞三关握固停,三气右回九道明。恍惚之间至清灵,散化五形变万神。

千千百百自相连,共入太室璇玑门。三老同坐各有朋,高拱无为魂魄安。

玉笢金籥常完坚,内守坚固真之真。真人既至使六丁,内挟列月列宿陈。

物物不干泰而平,百二十年犹可还。使人长生升九天,上清紫霞虚皇前。

亡原作忘,据四库本改友皇甫民望挽词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超然遗象数,非古亦非今。过我每终日,惟君同此心。

绝编犹可续,折角竟难寻。已矣无由作,高山空自琴。

邹浩

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569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