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兴简同志 其十

杂兴简同志 其十

明代 邹元标

圣贤亦有过,此心在自知。但能洗心改,便是得师时。

昔为屠沽子,撒手證菩提。昔日蒙不洁,沐浴帝监兹。

仲由喜闻过,卒为百世师。人心良炯炯,无为蹈自欺。

诗人邹元标的古诗

偶占七首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赋性本颛蒙,崎岖一线通。万缘随分了,撒手大从容。

荆溪吴节母贞裕挽诗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堪怜黄鹄歌早寡,身外荣早付土苴。独抱一片金石心,羞彼淟涊何为者。

茕茕嫠室对孤灯,形影相吊呼不应。鷇得仙儿能笑语,恍压群音度迦陵。

丸熊画荻不辞倦,艰贞百倍谁为援。天悯节烈笃世祚,公侯复始真才见。

绰楔遥临玉女潭,龙綍辉煌焕斗南。毋德君恩两不朽,节孝门第瑞气酣。

君不见杞妇殉夫宗祊殄,魏妻鞠子孙乃显。何如节母殖庆长,朝阳鸣处凤毛腆。

慧龙骧首扈宗伯,忠犯逆鳞称蹇蹇。诜诜曾孙世济美,文章秀发一时选。

残膏剩馥覆后昆,千秋不愧贞裕匾。

别无念禅师 其三

明代 邹元标

半生皮骨走红尘,回首杨朱倍怆神。老去垂缰今已晚,出门有路即通津。

偶占七首 其四

明代 邹元标

圣学失其真,由人认识神。识神生死本,仇怨结交亲。

杂兴简同志 其九

明代 邹元标

文章千古事,壮夫比壮虫。壮虫虽小技,斯文岂易工。

今人竞词藻,古人性灵通。性灵既以通,源泉滋不穷。

六经文章伯,无语不鸿濛。笔可参造化,谁与领春风。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八

明代 邹元标

咬得菜根,万善皆诚。塞于天地,心迹双清。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六

明代 邹元标

每临秋水情偏淡,兴揽千山迹不孤。欲赠夫君难寄取,临风倍觉一言无。

偶怀简泷江同社

明代 邹元标

泷水泷冈天下奇,翠微深处竟谁知。我来欲傍渔翁宿,鸥鹭閒随钓艇移。

涉沅湘歌

明代 邹元标

浩浩湘江水,终朝不断流。天地有穷处,水流无时休。

东没千顷田,西荡百沙洲。桑田曾几换,历尽几春秋。

青青红颜子,忽忽尽白头。问之何能尔,光阴不暂留。

试看臂鹰手,力能取公侯。一朝忽倾否,白骨委荒丘。

俯仰天地间,身世如蜉蝣。堪怜昏昏者,拘拘如楚囚。

所以洙泗叟,耻为寝食谋。逝者叹如斯,川上坐相求。

所以碧玉老,一生阳春楼。背汗虽未收,木绵被重裘。

先哲开我蒙,惟有濂溪俦。汉唐不知此,思之仍含羞。

学术苦未力,终夜犹多愁。万物皆备我,汲汲当猛修。

典籍如汗海,役役如倒牛。吐辞即为经,莫把六经抽。

白云满涧户,归袂风飕飕。顺理为穷达,无心羡勋猷。

撒手悬崖坐,海岱一腔收。可生亦可死,身外复何忧。

玄潭次罗文恭韵

明代 邹元标

玄都风境尚依然,陈迹回看已十年。渔唱浅深来渡口,桃花烂漫放溪边。

鱼龙隐见澄潭窟,松柏高参古殿前。胜地清光容易得,同游切莫负良缘。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一入云山百念轻,蒲团坐破竟无生。碧潭深处藏名好,纵是孤寒梦亦清。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五

明代 邹元标

咬得菜根,与世无争。所至虚舟,坦坦平平。

薛钦宇督学楚中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濂溪溪上草绸缪,月色岩光迥不侔。寂寞河东风咏后,沅兰湘芷忆前修。

游石莲洞 其六

明代 邹元标

是谁为洞主,非我亦非伊。承前须直领,不用转头思。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记得濒行倒玉卮,春风系缆己多时。别来几度增惆怅,只向人前说项斯。

偶吟 其三

明代 邹元标

流水何曾与物争,只缘造物忌高名。閒观世态心如水,几为浮名误此生。

别曾舜徵仪部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君处衡之南,我处湖之西。悠悠一水间,辽阔渊与泥。

言笑方衎衎,征马苦长嘶。一间若未达,犹堕千劫迷。

莫年戒在得,圣训岂无稽。

仁文席上有破瓮者

明代 邹元标

斯道天开万象陈,根荄枝叶总吾真。诸君欲问传心者,请听街前击瓮人。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七

明代 邹元标

莫谓人身小,巍巍可配天。廓落复廓落,匠心谁与传。

庭前有奇树,莫负此因缘。

谩吟六首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浮云抉破青天开,撒手悬崖万丈台。悟后浑然无一事,无修原自有修来。

邹元标

邹元标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1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