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邹元标
归来兀兀坐空山,藕断丝连意未閒。夜半天风吹铁瓦,千门万户破重关。
谩吟六首 其六
有意搜寻终道远,安排著意亦成魔。鱼龙高卧澄潭彻,莫以无风更起波。
赠谢磐谷山人 其一
棱棱丰骨自天成,老向长安觅友生。座上不须弹法指,庭前菉竹已同声。
同贺汝定偕诸宋曾二文学登韩相岭二首 其一
何年韩相岭,此日共攀跻。尔我投閒意,相看路不迷。
予独宿太平山房果清上人远顾云欲复归宗寺予再三难之渠心甚坚予熟 ...
宝地久无狮子吼,野狐时复出蒿莱。回看佛骨青霄上,照彻寒山万劫灰。
复真书院睹雪蓬旧隐处
不见雪蓬久,今见雪蓬屋。图书留四壁,白驹贲空谷。
高风人去远,遗响振林木。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一
有客扬青骢,衔命报君王。抚枕不能寐,起坐意徬徨。
徬徨意何许,美人天一方。
荆溪吴节母贞裕挽诗 其一
结缡自昔期偕老,琴瑟欢娱百年好。讵知莫莫敚所天,称未亡人何太早。
欲将此身殉夜台,谁为宗祏荐蘋藻。矢节昌胙肩一心,冰雪棱棱日杲杲。
簧鼓可耐帷墙口,操刀刈发盟穹昊。季公有子犹之子,煦媮鼌夕躬文葆。
机声轧轧霜始凝,乌啼惨惨天未皓。百折不回百酸尝,儿能搦管长虹扫。
鹏搏九万程如只,节母顿破忧心捣。帝旌节义纶俞下,六珈锡来恩波浩。
女贞树自向冬荣,雨露栽培真宰造。真宰造福福无垠,世德绳绳怀远抱。
一门三叶式诒谷,始信善庆自有种,荣名不在玉为宝。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五
会心人已远,世儒苦支离。葛藤还自缚,苍苍以管窥。
不如两忘之,日星自昭垂。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四
会面知何时,望君崇明德。明德旨惟微,不大声以色。
纯一以不已,无为见天则。
马上吟 其二
忘思忘虑意閒閒,莫道风尘老客颜。独往独来无一事,垂鞭马首看西山。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六
寒灰应六律,万卉自春风。堪笑夸毗子,人力夺天工。
玄珠得象罔,忘言意自融。
感事三首 其三
铅华曾久谢,老去能依人。脉脉绳床坐,情偏水石亲。
友有以居间事谒者作此示之 其一
四壁萧然未是贫,清斋聊寄水云身。请君试看岩前鹤,刷羽千峰有半尘。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 其一
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胡瑞之廉宪过访
十年抱病卧柴门,过我频烦使者轩。道在不须论出处,坐穿木榻久忘言。
别杨如石孝廉四首 其二
问君何日还,衷情赖汝宣。极目天边雁,频将尺素传。
题阳明先生像六首 其四
吾心宇宙有同然,却道金溪是学禅。不是先生勤指点,谁令吾道日中天。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九
勺水即深泉,我心万古心。一唯即一贯,不用苦搜寻。
试看望影者,长啸振空林。
赠梁绍东画士 其一
问君能不绘予心,只在青天月下寻。莫怪病骸还偃蹇,试看野鹤在松林。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一
一入云山百念轻,蒲团坐破竟无生。碧潭深处藏名好,纵是孤寒梦亦清。
邹元标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185篇诗文
题南皋小隐处
题觉今堂 其一
赠谢磐谷山人 其二
偶怀简泷江同社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五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五
禾川别母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八
文江八景 其七 白沙晚照
黄仪部庭翠 其二
文江八景 其二 巽峰卓笔
寄谢李廉访题仁文书院
冬至展先母罗太安人漕坪陇有感 其三
勉明卿
杂兴简同志 其三
赠梁绍东画士 其二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三
游石莲洞 其十
理旧稿偶成
归禾川酬诸同志歌
乙巳秋会青原有怀
荆溪吴节母贞裕挽诗 其二
玄潭观次曾司空韵是日祀二刘文学
观澜轩次谢虚亭韵 其二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七
舟中寄怀张明成学士邓以德太史涂汝高侍御三先生二首 其一
别曾舜徵仪部 其一
谩吟六首 其一
杂兴简同志 其一
舟中寄怀张明成学士邓以德太史涂汝高侍御三先生二首 其二
偶占七首 其五
闻泉亭
出都门宿大觉庵遇二僧时偕曾职方徐尚宝
题焚香图
独对亭书怀次王阳明先生韵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十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一
同诸友集讲太云寺
偶占与廖绍松
冬至展先母罗太安人漕坪陇有感 其二
别无念禅师 其四
谩吟六首 其二
黄仪部庭翠 其三
俞定所同年赴大名道 其二
龙华寺旧谭道处也归来不觉愯然辄成四绝情见于辞时自都匀环归 其 ...
王塘南少卿会讲龙华
别朱鉴塘老师郊外口占二律 其二
题南皋小城处
杂兴简同志 其七
谩吟六首 其五
别曾舜徵仪部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