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叶梦得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四
卜宅轩台近,因山禹穴深。缀衣惊在匣,黄屋本非心。
海阔青云隔,天高白日沉。秋风无马迹,惆怅属车音。
应天长·松陵秋已老
江城子(湘妃鼓瑟)
满庭芳(次旧韵,答蔡州王道济大夫见寄)
雨后为山亭独卧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水调歌头 其三 送八舅朝请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
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
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
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馀响落尊前。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水调歌头·江海渺千里
闻边报示诸将
插羽惊传赤白囊,胡行如鬼尚跳梁。颇闻庙算无遗策,但遣封人谨豫防。
送死定知天悔祸,追奔宁使汝争彊。将军剩有封侯印,尽扫无令一镞亡。
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
次韵马参谋蒋山开堂饭素
邂逅聊凭法供真,兹山谁谓我非邻。相追更喜同枝策,得意遥知了斲轮。
幽事要须尘外侣,好诗仍借镜中人。归来袖里传新句,惊放岩花作小春。
浣溪沙(重阳后一日极目亭)
次韵答激仲
牛渚谁逢临汝郎,参军暂肯佐戎行。世缘不拟营三窟,人事那求馈五浆。
春近岭梅横暗蕊,夜寒霜月落飞光。十年情话何由尽,我亦伤心叹渭阳。
淮西军大破贼兵连六告捷喜成口号二首 其一
一战聊麾十万师,西来捷报走黄旗。六骡壮骑终须去,九虎将军亦谩为。
面内疲民元不改,从中胜算自无遗。临轩想见天颜喜,百辟欢声动玉墀。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三
脱屣初无恋,遗弓故不忘。金盘徒自耸,玉椀且深藏。
付托归真主,经营有旧章。柏城森渭水,空愧寝中郎。
为山亭移植冬青等近遂成阴
一寸苍根手自锄,年来绕屋亦扶疏。客来但爱清阴好,不见幽人涧下居。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二
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弄孙那得见,将母竟难谐。
已绝功名望,犹疑出处乖。此心终未稳,何处复安排。
雨中花慢(寒食前一日小雨,牡丹已将开,与客置酒坐中戏作)
浣溪沙(送卢倅)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198篇诗文
水调歌头·河汉下平野
西斋初成廨中旧有太湖石数十枚因垒之庭下
点绛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
贺新郎·睡起啼莺语
杜坚大夫作南窗求诗为赋
虞美人(二日小雨达旦,西园独卧,寒甚不能寐,时窗前梨花将谢)
南歌子(是日微雨,过午而霁,晚遂月出,次刘无言韵)
江城子(登小吴台小饮)
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鹅湖山
满庭芳(张敏叔、程致道和示,复用韵寄酬)
遣晁公昂按行濒江营垒
郡斋望蒋山
怀西山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三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 ...
鹧鸪天(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
章几道将归小饮怀谢城父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五
浣溪沙 其八 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临江仙(十一月二十四日同王幼安、洪思诚过曾存之园亭)
祈雨 其二
戏方仁声四绝句 其四
偶至刘少师园二首 其二
次韵再答子因
减字木兰花(王幼安见和前韵,复用韵答之)
八声甘州(正月二日作是岁闰正月十四才立春)
诸幕府见和复答二首 其一
江城子(次韵葛鲁卿上元)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二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二
次韵马参谋新作山亭
水调歌头 其五 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二
忆朱氏西涧 其二
又答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临江仙(西园右春亭新成)
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一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送光上人还湖南光丞相吴元忠之母弟旧名惇字元常以进士入官已而弃 ...
闻莫尚书周侍郎已自鄂州过江入汉上
蔡子因前韵留别再答二首 其二
题子因双鸠百叶桃画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四
水调歌头(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
山间每岁正月望夜梅花正
东山图赞 许玄度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鹧鸪天(雨后湖上看落花)
蔡子因前韵留别再答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