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史鉴
润州城外古招提,杖策来寻日向低。林废不堪黄鹤怨,花空惟听杜鹃啼。
香台草长迷行迹,竹院苔深漫石题。坐对青山无一语,出门蹊路失东西。
甘露泉
映竹借幽色,浮华流妙香。春游多热恼,暮饮得清凉。
宫词 其三
昼永閒来水殿游,芙蓉愁寂似含羞。花枝自与春风别,临到开时又一秋。
题澄上人所藏竹
渭川千亩影萧萧,苦旱年来叶半凋。见画忽然兴远思,行人应在灞陵桥。
秋日杂兴和程学士克勤韵 其一
㶁㶁涧下水,萧萧竹间风。爱此幽且竹,葺宇当其中。
既无纷嚣杂,且有静省功。吾道在方策,隽永将无穷。
至理苟冥会,万象咸昭融。悠然起遐思,忘彼南山崇。
来阳楼八咏分题四首
缥缈临虚槛,端居最上层。孤高下无地,著个看云僧。
登吴兴慈感寺阁
天目山
岧峣古道前,一上思茫然。废井存遗迹,残碑记往年。
岩阴交草色,林薄起炊烟。南望乡关远,浮云何处边。
题可庵老人写竹
国初写竹王舍人,笔端生动妙入神。风流太常继其后,片纸一出人争取。
可庵老人得此传,声价在人尤赫然。江南贤豪动百数,家家屏障生风烟。
前年寄我雪竹图,天地惨淡云模糊。大枝横斜小枝亚,金鞭击折青珊瑚。
今年写竹吴江见,写出千人万人羡。鸾凤盘空云日翻,蛟龙出海风雷变。
鹧鸪无声锦瑟稀,湘娥披云未遮面。老人老人勿自珍,笔力转多方绝伦。
高山流水志有在,莫谓识面无其人。
饮马长城窟行 其二
候骑至朝那,烽火照甘泉。地利既失险,关城俱戒严。
旧巢燕
旧巢燕,尾涎涎。秋去如别离,春来复留恋。前年主人宾客多,满堂笑语沸笙歌。
百鸟尽入笼中养,犹引虞人日纲罗。今年主人忽贫贱,客散鸟飞门户变。
燕兮犹向旧巢归,依旧年年一相见。一相见,空复悲,此生相守期不移。
不学百鸟被人笼养在华屋,华屋自来多反覆。一朝食尽别家行,往来徒为人所轻。
旧巢燕,葺尔巢,育尔雏,尔雏大来为我徒。翟公门下旧游客,不及尔心终不渝。
问刘邦彦疾
遥闻末疾渐加瘳,时向湖山续旧游。杯酒尚须行乐用,花枝多为养生休。
春风杨柳迷归骑,秋水芙蓉隐钓舟。何日从君柁楼底,卧听横笛起中流。
紫阳庵
松崖草堂为戴侍御赋
栽松连绝巘,结宇近先茔。地据金鱼胜,天留石鼓名。
翠涛翻户金,灵籁奏檐楹。风磴吹苍雪,芝田秀紫茎。
阶前萝茑覆,岁久茯苓生。雨露三年泪,乾坤万古情。
草香山鹿下,月冷夜乌鸣。凤翥碑文照,鸾回锡诰荣。
服除捐枕块,诏起侍承明。回首鄱湖上,云飞宰树平。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三
悠悠复戚戚,哀怨无终极。有诏属藩王,随例之封国。
寂寞掩长门,彷徨思故域。邱垄不复知,孤儿长在忆。
梦中或见之,觉后那可得。相离三千里,安能来母侧。
少年游 题小景
青山重叠绕回溪。空翠湿人衣。好似娇娥,晓临妆镜,石黛扫双眉。
丹枫映水如漂锦,秋色误春姿。风振华林,满空灵籁,走上小亭时。
夜宿奉先寺洪上人房
孤舟薄暮宿,古寺奉先名。地迥诸天近,楼高片月明。
炉香清作供,漏水冻消声。爱此无生说,流连过二更。
泊枫桥
千古枫桥尚有名,孤舟来泊最关情。孤村渔火愁仍对,山寺疏钟夜不鸣。
两岸帆樯春水上,万年楼阁月华明。梦回试向篷窗听,无复乌啼绕树声。
寄许克大
春风布寥廓,万卉咸华滋。灼灼满中园,娩绿还抽绯。
芙蓉抱幽满,兀兀空江湄。谁云发生晚,无乃未逢时。
一朝秋节至,盈盈花满枝。回看艳阳质,孰与孤高姿。
时来即成就,晚达奚足悲。
湖上暮归 其二
鸭禽呼去水云空,香滴蘋花露气浓。僧寺茫茫看不见,暮烟生处忽间钟。
和答吴廷晖 其一
竹径阴阴厚绿苔,荜门长日未曾开。春风是处皆花柳,那得閒心去看来。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483篇诗文
与沈继南登虎邱天开图画阁奉柬其兄启南
踏莎行 观观音舞
杜东原酬意图
送顾仪宾赴石城王府花烛 其一
门有车马客行 其一
晚次吴门
寄陜西干布政
和庆云祥公韵
宫词 其二
赠李中翰贞伯
竹房
来阳楼八咏分题四首 其四 茶烟榻
游天申宫
送严宗诚还金陵
再叠图茔致思四首 其一 宝涧西原
鸭绿漾
舟中偶成 其三
梅月
分题得太湖送邬用明还鄞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其二 宿徐公浦
送周元基之京
海盐张方洲太守慰予室燬临行赋赠 其二
送梅刑部郎彦常
送傅上人住杭州保叔
续金陵联句
送表兄凌太常省亲还京
游金粟寺
广陵怀古 其七
一愚为沈廷望赋
题沈启南半林唱和
寄保叔修首座
荻溪道中
即景
题马抑之画江阁捕鱼图
还家有作
晚次丁堰 其一
送鲁举人廷瞻廷对
夜逾虎跑兰若
曹颙若载酒过访以诗赠别
西园八咏 其六 门前柳
访沈启南中道相遇既示斐章且形绘事赋答
登凤冈
龟田
怀古贻朱尧民
过横塘
饮马长城窟行 其五
邦彦饮湖上暮归过保叔大呼求见因赍酒出寺饮
三顾图
重阳庵
吴元玉招赏牡丹以无都扶图呼为韵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四
喜迁莺 观舞料峭
答沈彦祥贺生孙作
游宝石山有怀旧游诸友 其五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五
至京口
步出阊门书事
送梅刑部彦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