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牛背相驱下陇时,夕阳门巷景迟迟。欹眠倒立休相讶,造化从来似小儿。
题东郊归牧图 其二
浅石幽柯草满川,吴牛背上稳于船。儿童颠倒争喧笑,绝似雍熙在目前。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四
乱来双鬓俱成雪,对雪疑窥镜里颜。明日春风消释尽,祇留鬓影对青山。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一
郭外茅亭小,门前涧水清。诸生时问字,野老尽知名。
移竹须春雨,看山待晚晴。年来疏懒甚,著述苦无成。
书闷二首 其二
谗言投毒药,非罪触严刑。万里边沙白,孤魂暮草青。
倚门空怅望,主器尚零丁。天道关人事,谁分渭与泾。
新创谯楼美邵令
大栋层轩俯广庭,南山远送武夷青。五更画鼓先迎日,百尺雕夷近列星。
漏点分明知善政,斋居高爽挹仙灵。从今清献梅花月,祗向春风角里听。
题云翁龙
画龙近代数云翁,下笔斯须变化同。漠漠天阴连海水,纷纷云化逐溪风。
偶看全体惊垂老,安得真形走画工。纨素萧条悬壁堵,不为霖雨梦高宗。
阙雨寄上官鍊师
七月三旬天不雨,两乡百里井无泉。连畦接畛枯将尽,铄石流金势可怜。
江上雷云虚作意,山中草木欲生烟。仙人不管蓬莱浅,深琐苍龙洞里眠。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三
避人深卜隐,食力自为园。卖药从过市,催租不到门。
厨烟蒸术起,社酒漉醅浑。风雨相期夜,诗成更细论。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二
窜死遐荒万里馀,藤缠草束土侵肤。黄金竟为谗言铄,白骨翻成待价沽。
形影自随嗟独老,肝肠分裂念诸孤。天高视听无消息,强欲招魂托楚巫。
示儿三首 其三
抛却耕锄候县门,朝呼夕令竞纷纷。久知画地皆为狱,漫道号天可扣阍。
入市于菟寻汛语,斗床觳觫倚真闻。白头咄咄书空罢,惭愧庞公训子孙。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石头城下系孤篷,满眼兴亡六代宫。吴晋山川非旧国,宋齐陵代但秋风。
牺牲不入诸天界,花月高歌永夜中。欲问渔翁浑不识,年年江上蓼花红。
次韵答张簿 其二
野人不识学为官,终老荷衣分所安。泉石尽堪供啸傲,风尘犹喜出艰难。
献酬有客同三爵,粗粝期君共一餐。独念故侯忘贵重,笑谈只作布韦看。
松菊轩杂咏后再赋假山一律
儿曹暂得应门閒,叠石分泉作小山。碧草只疑行处尽,白云如在望中还。
四时花竹多生意,一日尘埃亦强颜。昨暮得书猿鹤侣,种来桂树已胜攀。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一
云出无心鹤自啼,尘埃何用污人衣。东将入海从巢父,西上长安愧陆机。
才薄真为时俗忌,年衰犹恨弟兄稀。南窗一枕松风睡,遮莫人间万事非。
同云松西山怀旧
蓝田丘壑费攀缘,因忆前游一惘然。丹药难徵勾漏令,虹桥去惘武夷仙。
西风老鹤松间语,白石群羊洞口眠。无分在山空有屋,尘埃衮衮送流年。
和云松过鹤田有感
清溪松竹故人居,门掩东风寂寞馀。一束生刍将老泪,数编残稿访遗书。
丘坟已卜山林近,堂构仍闻岁月虚。回首平川应不远,棹歌微响复如初。
经赵师节故居
五亩城边宅,过门忆往年。病抛诗社卷,贫索酒家钱。
古道能追辙,新声不改弦。鹿门秋月色,因照德公阡。
挽赵子将三首 其三
短棹浮沧海,清诗满翰林。幽人中夜泣,壮士百年心。
白日人间尽,黄泉地下深。秋风歌楚些,山雨应猿吟。
次云松题南山别墅韵
红尘不入种花源,白发高居曝源轩。耕凿谁知当世事,桑麻时共老农言。
疏篁野水分三径,古木寒烟自一村。昨夜故人来叩户,安排诗句对清尊。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三
藓径沿溪滑,柴门倚树欹。看云行自远,卧雪起常迟。
白日磋跎过,玄经寂寞为。不才甘在野,非是傲明时。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次丁郎中游武夷韵
石村除夕(二首)
雪中候云壑不至书怀兼柬云松昆仲
雨中 其四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二
次韵云松西山送别张兼善
苍梧夜坐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四
舟中望长洲田家
题刘子长留耕图
上官仲敏惠书用其挽蓝涧弟韵奉答
途中有感
尝梨
次韵张云松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二
盆竹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二
惜猫怨
拟云松简彦民
黄仲文寄墨竹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二
桃花双雀 其二
期云松会宿不至
云壑寄惠黄杨木簪并诗
蓝涧杂诗五首 其四
寄文明病中 其一
寄陈德甫
瑞香 其三
挽空无相
送张启宗分韵得云岩朝爽
赋梅杖 其一
拟贫士二首 其二
寄余鍊师居玉蟾丹室
桃花马 其二
悲流人
题秋山访隐图
人日偶成
挽蒋鹤田 其一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三
题张师夔小景
瑞香 其一
挽陈伯升萧慈谷二公化日同门有为邻媪称觞不至故末语及之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
赠叶彦新
雨中 其二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二
云松邀往翁源足疾不果行
石村阻水 其一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一
送穆谷华
食梨有感
在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