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遥峰苍苍白云白,红树黄花间秋色。三径曾寻蒋诩居,一区尚忆扬雄宅。
十年不见鹤田翁,远水长山入梦中。凉飙散荣远林静,微雨湿衣空翠浓。
先生见客幡然出,发短眉长眼如漆。穷高极厚作千年,虚往实归凡几日。
画图绝似鹤田秋,不许同行只独游。黄绮正须天子召,巢由底用世人求。
追赋怀富顺县丞徐惟楫卷
为问徐卿自别离,鸣弦暂佐蜀离时。关山迢递疏音况,风雨凄凉屡梦思。
三峡泛舟清夜泊,双松当户绿阴移。乔迁此日知何处,江上逢梅寄一枝。
桃花双雀 其二
花鸟最娱人,良工笔更真。双栖无限思,长占一枝春。
题方方壶风云高仙图
仙人来往驭飙车,岂料遗踪入画图。林下曾逢骑一虎,云间常画度双凫。
千峰夜月箫声远,万里晴天剑影孤。未遂沧州瑶草愿,梦随飞佩过方壶。
次游德芳韵
兵戈已觉素心违,潦倒山林两布衣。茅屋春深桑柘薄,石田岁晚稻粱微。
绿尊但用平生足,白发方知往事非。九曲月明春水碧,夜深同坐钓鱼矶。
题独骏图
圉人牵出柳风凉,十二天闲白昼长。老眼渐看兵革息,相逢期在华山阳。
题东郊归牧图 其一
牛背相驱下陇时,夕阳门巷景迟迟。欹眠倒立休相讶,造化从来似小儿。
蓝涧杂诗五首 其四
寂寞扬雄宅,荒芜董子园。生涯谋转拙,儒术道空存。
野竹钞书尽,清池洗墨浑。唯应门外水,花发似桃源。
寄武夷张郭二山人
天壶峰顶日月转,星渚桥畔云烟垂。青溪道士骑黄鹤,白发老烟歌紫芝。
浊酒欲谋他日醉,丹砂须作后天期。尘埃满眼不归去,洞里桃花空梦思。
送梨与云松
百果称宗品最奇,餐冰咽雪食如饴。十年雨露栽培力,八月秋风采摘时。
登俎应知全味在,倾筐还动故人思。张公大谷犹多树,芜没中园久不治。
时事 其二
久叹旌贤少,还闻剪恶多。生材不易得,旷职欲如何。
进退皆由道,明良自有歌。邦基百度举,不独壮山河。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
春山一夜社前雷,万树旗枪渺渺开。使者林中徵贡入,野人日暮采芳回。
翠流石乳千山迥,香簇金芽五马催。报道卢全酣昼寝,扣门军将几时来。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眼图
道人放笔起峥嵘,一片南山割眼明。秋老层崖黄叶遍,天清幽眼白云生。
振衣便欲乘风去,采药还随入谷行。投老相依猿鹤侣,共知溪上草堂成。
次云松长山道中
寄葛仲温
中年相识少相亲,逆旅来过不厌频。贵贱虽殊皆白发,田园有处避红尘。
玉壶且醉蓝山月,丹鼎须分葛井春。更约明年同钓石,桃花溪上两乌巾。
寄示侄泽
五侄缘思孝,陈情不肯休。一抔原上土,三载狱中囚。
霜露空山道,风烟拱木秋。蓼莪停诵处,远想泪双流。
盆竹
种竹寻盆盎,低迷似涧阿。细声兼雨有,微影动风多。
长笋排针出,成竿数寸过。且无斤斧虑,终老雪霜柯。
石村阻雪云松惠诗依韵奉答 其二
携得长镵度雪峰,月明留宿洞仙宫。世人未识宾云曲,閒却林梢一笛风。
九日西山燕集次靖之韵追怀虚白高士
九日重登卧月台,西风愁对菊花开。空闻玉女宾云曲,不见铜仙白露杯。
葛井丹成龙自化,枫江霜冷雁空哀。杜陵老去多诗兴,不待尊前急雨催。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二
碧草云连屋,黄山暮入帘。养生思橘井,曝背恋茅檐。
雪为观书积,泉因洗药添。懒从閒转甚,贫与病相兼。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四
一枝数萼剪轻冰,应与渊明共素心。秋色满园题品遍,从来白玉贵黄金。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二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四
闻小儿欲归
暮宿田家作
题秋山访隐图
寄刘彦炳
暮归山中
赠叶宗善兼复婴
送卓叔良回三山二首 其二
题赵子庸古木居卷
赠虞道士
自用石村韵再赋
次云松留别韵
山中漫题 其一
送董德舆迎侍兼柬三山诸友
赋网巾
上官仲敏惠书用其挽蓝涧弟韵奉答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五
拜虚白塔
挽陈景章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二
寄云松昆仲
时事 其四
催黄仲文寄南山别墅图
寄林信夫
赓云松陪祭翁墩先垄
怀张兼善
次云松题南山别墅韵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二
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 其一
饯张判簿 其一
送茶与朱孟舒
老泉索赋喜雨
盆松乃慈谷手植
题孤松怪石图
祭虎二首 其一
送陈子敬归三山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一
为云壑题雪友墨梅
永平王谷云来武夷奉其师慈谷萧先生仙蜕以归蓝山拙者嘉其谊而赠之
送太史子玄之忻城县丞
送杜德基归省
又简汝实祐吉席上诸公
人日偶成
送蜜与兰室
赋梅杖 其四
寒食有感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二
九日病中
题班姬扇面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一
居贞请题国学郑某省觐回京诸卷
寄张云松
题刘子长留耕图
寄复婴本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