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生从渥水真奇骨,卧向华阳亦素心。何事落红飞满背,随风冲雨过桃林。
山中漫题 其五
寥落三冬学,栖迟十载心。寒云龙战野,暮雪鸟归林。
狂客歌徒苦,愚公谷自深。匣琴流水调,岁晚念知音。
山行雨中
疏林野水白鸥閒,细雨浓云杳蔼间。若得扁舟载春酒,画图都是米家山。
阙雨
云霓踪迹未全消,数日山中草木焦。徒有世人祠土梗,自无神力倒天瓢。
邻床并汲愁枯井,田舍相过叹槁苗。欲问天钧谁主宰,十年不听太平谣。
柬薛君玉
人生自古少合并,邻并应烦数送迎。戎马艰危犹旅食,儒衣漂送负才名。
有钱可买归山隐,无酒难为待客情。伤心世事苦偪侧,可能白发对河清。
酬答启东明上人诗画之惠
上人自是赞休徒,风雨重逢世事殊。竹寺每怀尊宿健,草堂能事故人无。
三年艾起烟霞疾,八法书存竹石图。他日相思回首处,白云千丈一峰孤。
山中漫题 其一
平生江海兴,闭户老岩阿。晚景寒山净,秋声落叶多。
诗成樵客和,酒熟羽人过。丛菊萧疏甚,其如蔓草何。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石头城下系孤篷,满眼兴亡六代宫。吴晋山川非旧国,宋齐陵代但秋风。
牺牲不入诸天界,花月高歌永夜中。欲问渔翁浑不识,年年江上蓼花红。
浇花
稚子铜瓶汲井浑,一畦花木对幽轩。已看润色分枝叶,更惜清阴庇本根。
溪涧龙移泉化土,田畴龟拆草连村。老夫亦有苏枯意,无力穿云浚水源。
题春山访隐图
游山有兴未从容,偶向君家阅数峰。水泛落花凡几曲,云开远岫似千重。
茆堂有约琴尊共,萝径何时杖履从。避世老翁头雪白,风前徙倚听长松。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一
倾盖溪头一再逢,六年相望寸心同。柴门蹋雨题名去,竹槛看云执手从。
前辈文章观酒德,后来岁月叹诗穷。鹿车又与佳儿隐,笑折梅花饯晓风。
题樵隐图
野桥横涧浅,茅屋傍林微。隐者无寻处,春山伐木归。
挽空无相四首 其三
二十三年别,头颅故不同。游方何处止,求相本来空。
法海龙应化,尘樊鹤在笼。三生石上月,谁问牧牛童。
雨中 其二
久雨不能休,花时惨似秋。牛羊僵在野,鱼鳖困中流。
敢叹泥涂苦,长怀畎亩忧。滂沱非润物,天意远难求。
次韵寿云松
才名久滞广文毡,甲子频催绛县年。共说称觞华旦近,那知扶杖白云边。
道人酒熟应同醉,坐客诗成忽远传。黄石赤松长不老,从来山泽号癯仙。
期云松会宿不至
松轩会宿兴难乘,坐听城头转二更。北斗忽高当静夜,南风不起又悭晴。
鼎中茶熟思清话,囊里诗成欲细评。相对白头宜一笑,百年几度入山城。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一
将军今为庶,茅屋住云林。白帽长年著,黄精积雪寻。
已闻瓜地近,更说鹿门深。猿鹤频来往,真知避世心。
赠叶宗善兼复婴
武夷宫里叶高士,方外同游独老成。秘诀隐文参古学,清辞丽句负时名。
餐霞直上阳崖远,采药归来夜月明。久别邻庵余复古,西风鹤背许相迎。
题听松轩
野老林居入万松,曲肱高卧听长风。龙吟水底寒初起,虎啸山长气更雄。
天籁未收人境内,秋声又挟海涛东。客来剥啄惊幽梦,彷佛钧天曲未终。
又简汝实祐吉席上诸公
两处芳筵共一朝,病躯不动愧相招。已知博士推名饮,又说监河善醉谣。
冠弁巍峨容自肃,觥筹交错兴初饶。巷南巷北休辞远,绛蜡铜盘彻夜烧。
谢卢石堂惠白露茶
武夷山里谪仙人,采得云岩第一春。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火活味逾新。
春风树老旗枪尽,白露芽生粟粒匀。欲写微吟报佳惠,枯肠搜尽兴空频。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再次前韵 其二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三
十月初五日夜柳城梦草堂
山中漫题 其四
赠叶彦新
舟中望长洲田家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二
代毛生答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二
赋梅杖 其四
题烟波垂钓扇面
呈邵张二宰 其一
挽牛自牧
柬张孟宽
灵凤篇
次韵答张簿 其二
雨脚
寄林信夫
寄苏明远 其四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四
盆松乃慈谷手植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一
题观音岩
病中 其三
黄仲文寄墨竹
题闻源游仙图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其一
次赵声远韵
石村除夕(二首)
赋梅杖 其二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一
题孤松怪石图
赠桃源孙牧庵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其二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一
次游德芳韵
寄张云松 其一
题雪景
寄张云松 其二
寄老泉
题小幅雪景 其四
题画龙
西山道人惠江南笋
拟寄叶希武
挽陈景章 其一
赠汪亦雪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二
和吴县丞韵
重经平川有感
题小幅雪景 其三
执热奉怀余复婴
拟送蒋伯羽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二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四
题宣和画鹅雏卷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