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行人欲发重盘桓,一夜西风枕不安。仕止可师贤圣在,天亲休念别离难。
松荒先陇宜秋扫,菊满东篱饫夕餐。翘首云中天万里,祇从南雁候书看。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二
蚊虫只为口如针,火劫烟攻退又侵。风露尽多呼吸处,破窗残隙莫相寻。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一
独老今谁记,愁心重尔伤。空期半子力,翻哭少年亡。
儿女存孤幼,乡闾失善良。秋风歌楚些,衣上泪千行。
示儿三首 其三
抛却耕锄候县门,朝呼夕令竞纷纷。久知画地皆为狱,漫道号天可扣阍。
入市于菟寻汛语,斗床觳觫倚真闻。白头咄咄书空罢,惭愧庞公训子孙。
老泉索赋喜雨
苦热真嫌夏日长,片云今夕作秋凉。颠风未欲惊蒲柳,急雨还秋养稻粱。
病骨清泠唯稳睡,吟怀衰老减疏狂。冯唐过我谈新咏,扣户先愁债未偿。
题清源游仙图
海上神山只远闻,图中真景识清源。云开秋色连蓬岛,雨过春阴散石门。
应有仙人骑出虎,定无逋客恨啼猿。人间岁月头空白,安得流霞共一尊。
题沿山王那海千户澄清亭
绮户朱疏面面遥,不知城郭有尘嚣。石岩云气何萧爽,池水天光共泬寥。
杨柳梧桐分处处,鸳鸯滩鶒并朝朝。杜陵也有南塘兴,题向将军第五桥。
酒德柬云松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二
新诗妙药两难酬,令我平生宿疾瘳。弱足便堪扶杖起,閒情先想出门游。
邑中佳句争传诵,海上仙方费远求。强欲追随成二老,莫将天骥笑氂牛。
有感 其五
鳏独须仁政,承宣待上官。更饶多病苦,那解百忧宽。
边郡书稀到,衣襟泪不乾。南人西北老,天远问应难。
次韵云松西山送别张兼善
西山一径绿阴稠,梅雨晴时送客游。对榻更期何夕再,抱琴深客白云幽。
微风药草薰衣袖,尽日诗瓢挂杖头。閒说道人犹惜别,呼尊剪韭夜相留。
时事 其四
昨日天恩及,生民解倒悬。俘囚空在狱,羸老并归田。
和气当成岁,骄阳莫作愆。叨逢雷雨解,喜动白头年。
西山与云松会宿
两屐春泥懒过门,一筇斜日会前村。烟霞梦想西山榻,风雨襟期北海尊。
不俟主人趋竹所,休烦渔父入桃源。老年谬忝诗名共,莫惜灯前更细论。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三
明时不得保天伦,万里投荒殒尔身。欲引残魂归故国,祗凭老尔胜周亲。
瘴云泸水邮亭远,绝域孤城鸟道频。此日先茔容附托,一抔黄土骨如银。
蓝涧杂诗五首 其四
寂寞扬雄宅,荒芜董子园。生涯谋转拙,儒术道空存。
野竹钞书尽,清池洗墨浑。唯应门外水,花发似桃源。
题黄仲文小景四首 其四 雪霁寻梅
旭日初升雪满山,水边林外觅花看。南枝先得阳和信,竹杖芒鞋不避寒。
山行雨中
疏林野水白鸥閒,细雨浓云杳蔼间。若得扁舟载春酒,画图都是米家山。
石村除夕二首 其二
风尘惊老眼,丘壑保余生。闭户交游绝,开园种树成。
野阴长似雨,雪意又非晴。闻说朝京路,泥深哭远行。
拟云松简彦民
词翰知名有几人,东家住近不相亲。久传笔势行蛇蚓,又说诗篇照鬼神。
伐木未闻莺出谷,停云空望雨清尘。春风门巷苍苔遍,独少林逋履迹新。
寄苏明远 其二
笔下秋光最好看,相思千里寄来难。白头已入庐山社,犹忆东篱月影寒。
谢卢石堂惠白露茶
武夷山里谪仙人,采得云岩第一春。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火活味逾新。
春风树老旗枪尽,白露芽生粟粒匀。欲写微吟报佳惠,枯肠搜尽兴空频。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四
追怀天壶旧游
桃花双雀 其一
用韵自述
为云壑题雪友墨梅
题廉宣仲墨竹 其一
题画龙
石村阻水 其一
题雪景
拟贫士二首 其二
石村阻雪云松惠诗依韵奉答 其一
再赠西山本淳
题郑居贞长林书屋
赠张兼善
次刘彦炳武夷见寄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一
人日偶成
寄文明病中 其二
赠叶宗善兼复婴
新创谯楼美邵令
赠汪亦雪
又题梅窗玩易图
上官仲敏惠书用其挽蓝涧弟韵奉答
题东郊归牧图 其二
寄武夷张郭二山人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一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二
食鱼呈刘河泊 其一
山中漫题 其五
赓云松陪祭翁墩先垄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一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一
黄仲文寄墨竹
题宣和画鹅雏卷 其一
题小幅雪景 其一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一
更愁
再题南山别墅
寄彭穆之
雨中怀子冶兼善
次韵寿云松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三
经赵师节故居
拙者自号
次韵答刘用贞 其二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一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一
暮秋怀郑居贞
次前韵饯张簿 其三
执热奉怀余复婴
题程芳远游方卷
雪中偶成 其二
阙雨寄上官鍊师
期云松会宿不至
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次韵答张簿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