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苦热真嫌夏日长,片云今夕作秋凉。颠风未欲惊蒲柳,急雨还秋养稻粱。
病骨清泠唯稳睡,吟怀衰老减疏狂。冯唐过我谈新咏,扣户先愁债未偿。
拜虚白塔
石径松林入翠微,门人卜此窆空衣。流沙几日青牛度,沧海千年白鹤归。
山鬼夜惊丹气吐,洞雷晴挟剑光飞。久知生灭元无碍,目断鸰原下夕晖。
自用石村韵再赋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墅图
道人放笔起峥嵘,一片南山割眼明。秋老层崖黄叶遍,天清幽墅白云生。
振衣便欲乘风去,采药还随入谷行。投老相依猿鹤侣,共知溪上草堂成。
病中 其四
无才祗欲苦吟诗,肝肾雕锼气久衰。白虎痛传关节遍,乌蛇方送药资迟。
下床腓股坚于石,览镜头颅白胜丝。多谢道人余复古,酒瓢新浸五加皮。
寄余鍊师居玉蟾丹室
湖海归来挂一瓢,玉蟾丹灶待重烧。内经黄帝留针诀,三品神农辩药苗。
枫叶渔舟波澹澹,茶烟禅榻鬓萧萧。高秋拟借峰头鹤,共尔吹笙溯泬寥。
拟云松次韵
桃花马 其二
生从渥水真奇骨,卧向华阳亦素心。何事落红飞满背,随风冲雨过桃林。
山中漫题 其四
偶依松石坐,閒咏草堂诗。宿鹤林中静,归云川上迟。
千峰秋似水,多难鬓成丝。自识盈虚理,浮生更不疑。
赓云松陪祭翁墩先垄
三年不得诣先茔,白发斜阳渺渺情。空读蓼莪挥涕泪,又惭麦渺负清明。
风烟极目山林远,丘垄伤心草树平。多感故人深厚意,一尊同荐石泉清。
次张判簿留别韵
素琴黄卷日相亲,不分名缰苦绊身。万里山河非旧国,十年江汉尚迷津。
海门又送孤舟雨,辇路重趋两袖尘。贺监乞归天亦许,鉴湖春水属閒人。
送杜德基归省
苦学怜君最少年,传毡况是隐君孙。屏山仰止来千里,杜曲分君溯一原。
奇字政须询故学,力行无愧守空言。西风一夜归心切,知有慈亲独倚门。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一
霜枝露叶长丛丛,铸就黄金讶许同。昨日不缘行药到,又成寂寞付秋风。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三
山中隐者似王维,胸次丘园下笔时。何日南窗分一幅,辋川烟雨费题诗。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四
霜落俱看扫迹空,雨馀又听放声同。生民膏血能多少,尽在馋肠利觜中。
黄均德前任酆都县丞服阕赴京过余林下
三仕为丞不负人,蜀中赤子恋慈亲。先茔已许号松柏,宣室犹思问鬼神。
偶过草堂留药物,又趋京国拂衣尘。承家黄霸能为郡,他日应期昼锦新。
雨中 其一
淫雨仍无赖,名花亦自残。林深云久暗,城晚雪犹寒。
问粟瓶长罄,呼尊酒已乾。衰年将百虑,惆怅独凭栏。
呈邵张二宰 其一
从祀先儒起邵张,高门奕世擢贤良。列星并应郎官出,爱日相期化国长。
綵翮固非栖枳棘,白头重欲咏甘棠。观风倘入闽关境,邑有弦歌野有桑。
送蜜与兰室
松花崖蜜古方传,久服轻身更引年。爱伴茶炉烹雪水,懒随桂引酿山泉。
清涵渴肺醒司马,润入枯肠笑玉川。亦有小诗呈巨眼,烦将真味别中边。
送卓叔良回三山二首 其一
老伴全稀少,斯文又寂寥。送君归故里,恼我在今朝。
扶病一言饯,去程孤棹遥。黄花满三径,秋兴未萧条。
浇花
稚子铜瓶汲井浑,一畦花木对幽轩。已看润色分枝叶,更惜清阴庇本根。
溪涧龙移泉化土,田畴龟拆草连村。老夫亦有苏枯意,无力穿云浚水源。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二
雨中 其二
食鱼呈刘河泊 其一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二
次韵答刘南山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六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五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四
挽空无相四首 其四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二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三
寄林信夫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二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四
寄张云松
题清源游仙图
追赋怀富顺县丞徐惟楫卷
谢彦昭作小像
瑞香 其二
病中 其三
题徐士振蜀路看梅卷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一
山中漫题 其一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一
题听松轩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五
又简汝实祐吉席上诸公
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齿落
再题南山别墅
石村除夕二首 其二
催黄仲文寄南山别墅图
题东郊归牧图 其二
雨脚
竹搔背 其二
闻小儿欲归
经杜清碧先生墓
柬张孟宽
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
飓风
题欧阳雪舟墨梅二首 其一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其二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二
呈邵张二宰 其二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三
寿日醮坛有感
送康鍊师归上方观二首 其一
寄苏明远 其二
寄陈景章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四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其二
饯张判簿 其一
居贞请题国学郑某省觐回京诸卷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五
病中 其一
梅村与云壑会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