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赓云松陪祭翁墩先垄

赓云松陪祭翁墩先垄

明代 蓝仁

三年不得诣先茔,白发斜阳渺渺情。空读蓼莪挥涕泪,又惭麦渺负清明。

风烟极目山林远,丘垄伤心草树平。多感故人深厚意,一尊同荐石泉清。

诗人蓝仁的古诗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二

明代 蓝仁

路岐筋力久难堪,偶为山人过水南。明月轩中一斗酒,浮丘今夜共清谈。

经杜清碧先生墓

明代 蓝仁

皓首山林草大玄,鹤书徵起又归田。一窝自得尧夫乐,三策谁归贾谊贤。

空有墓碑临道路,更无书屋贮风烟。后生仰止前修远,慨想升平七十年。

次韵答刘用贞 其二

明代 蓝仁

有赋凌云叹不逢,山林出处调应同。宾筵偶奉清尊集,邻卷频扶短杖从。

范叔解衣情未展,袁安僵卧道非穷。春来拟听弦歌处,白帽低斜杏树风。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三

明代 蓝仁

明时不得保天伦,万里投荒殒尔身。欲引残魂归故国,祗凭老尔胜周亲。

瘴云泸水邮亭远,绝域孤城鸟道频。此日先茔容附托,一抔黄土骨如银。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眼图

明代 蓝仁

道人放笔起峥嵘,一片南山割眼明。秋老层崖黄叶遍,天清幽眼白云生。

振衣便欲乘风去,采药还随入谷行。投老相依猿鹤侣,共知溪上草堂成。

寄陈德甫

明代 蓝仁

携手琅琊饮酿泉,别来书札罢流传。三山海水连春树,九曲仙岩隔暮烟。

风景不随人事异,老怀肯作冷灰然。何时乌石山边屋,重看题诗忆惠连。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二

明代 蓝仁

百年旧隐傍名山,一落尘埃竟不还。自倚渭流难变浊,谁知兽食不留斑。

松楸渐觉秋风老,涧壑惟馀夜月閒。惭愧老兄携弱侄,又修茆屋卧云间。

梅村与云壑会宿

明代 蓝仁

清泉白石辄难忘,又得春前会草堂。对酒先

题画龙

明代 蓝仁

淮水归舟数客程,传看龙挂雨初晴。九重天际腾身近,一聚云间掉尾横。

此日画图存彷佛,何时爻象应文明。风雷澒洞西窗夜,祇讶僧繇已点睛。

寄老泉

明代 蓝仁

草堂閒杀老狂夫,世上穷愁尽拨除。壮志岂期游汗漫,轻身今欲托玄虚。

市廛不入佯多病,道侣相安可久居。揽结林泉清气在,不知诗兴近何如。

题沿山王那海千户澄清亭

明代 蓝仁

绮户朱疏面面遥,不知城郭有尘嚣。石岩云气何萧爽,池水天光共泬寥。

杨柳梧桐分处处,鸳鸯滩鶒并朝朝。杜陵也有南塘兴,题向将军第五桥。

在野

明代 蓝仁

慕荣非素心,在野甘自晦。泉分九井注,门掩千峰对。

犬吠秋草根,鹤鸣白云外。茅檐有浊醪,田翁夜相会。

次韵寿云松

明代 蓝仁

才名久滞广文毡,甲子频催绛县年。共说称觞华旦近,那知扶杖白云边。

道人酒熟应同醉,坐客诗成忽远传。黄石赤松长不老,从来山泽号癯仙。

再赠西山本淳

明代 蓝仁

穴处巢居避市廛,南山构架白云巅。风高茆苇三重掩,涧险藤云百尺牵。

旦食有狙分芧地,春耕无犊废芝田。野人不但贫输力,甲首敲门横索钱。

题清源游仙图

明代 蓝仁

海上神山只远闻,图中真景识清源。云开秋色连蓬岛,雨过春阴散石门。

应有仙人骑出虎,定无逋客恨啼猿。人间岁月头空白,安得流霞共一尊。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二

明代 蓝仁

夜雪茅檐积渐高,傍林时听折危梢。南山石上双松树,莫更动摇仙鹤巢。

送郑居贞

明代 蓝仁

十年三上乞閒居,又说鸣驺向草庐。尧代巢由终有托,汉廷严马欲何如。

苍生久待东山起,素业能忘谷口锄。复有长林新构在,一堂风月五车书。

次游德芳韵

明代 蓝仁

兵戈已觉素心违,潦倒山林两布衣。茅屋春深桑柘薄,石田岁晚稻粱微。

绿尊但用平生足,白发方知往事非。九曲月明春水碧,夜深同坐钓鱼矶。

题秋山访隐图

明代 蓝仁

遥峰苍苍白云白,红树黄花间秋色。三径曾寻蒋诩居,一区尚忆扬雄宅。

十年不见鹤田翁,远水长山入梦中。凉飙散荣远林静,微雨湿衣空翠浓。

先生见客幡然出,发短眉长眼如漆。穷高极厚作千年,虚往实归凡几日。

画图绝似鹤田秋,不许同行只独游。黄绮正须天子召,巢由底用世人求。

雨中 其一

明代 蓝仁

淫雨仍无赖,名花亦自残。林深云久暗,城晚雪犹寒。

问粟瓶长罄,呼尊酒已乾。衰年将百虑,惆怅独凭栏。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