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九江山色壮名州,千里军容镇上游。自惜宝刀堪报主,岂缘金印觅封侯。
寄孙锦衣 其一
锦衣先禁旅,日日奉金銮。立仗螭头近,传呼雉尾寒。
老至
少年能几许,已复迫衰期。气锐终防道,心醒每过时。
积疑忘后悟,微病静中知。一见真吾在,形骸岂足私。
彭方山七十 其一
秋日閒吟秋水篇,是非不到竹林边。年年篱下丛生菊,自倚寒光伴醉眠。
周冷塘宪副雪中见访
同住深山与世违,远劳雪径访岩扉。但教夬履从人笑,何有高歌和者稀。
如玉喜临庭院树,飞花偏逐芰荷衣。袁生一榻萧条久,岂为衾寒又促归。
彭石屋山约成 其四
无劳谢客闭柴门,抱瓮时时问水源。向子何年了婚嫁,庞公安处是田园。
晏母孤节 其二
自惜先人志未酬,教儿游学谒诸侯。试看官为题门日,何似宾来截发秋。
同年吴云泉弃官南归有赠
与君同榜复邻州,十载飞腾独宠优。兵马东川唐节度,简书关外汉诸侯。
忽闻梦雨翻巴曲,不待秋风归楚舟。直道古来多屈抑,几人身退志俱酬。
送从叔遵禹如白河
弱冠振孤翰,芳襟逐二难。荆花春苑紫,竹叶暮江寒。
日向长安近,云依故国看。丁宁万里翼,莫向一枝安。
洞泉戏吟 其一 洞赠泉
微涓出谷是何年,行止随时岂自怜。行接众流将助海,倘容尺地即瞻天。
纳污不畏迷空鉴,枉道还闻作怨弦。此去桃花休带取,渔人曾未识溪前。
自崆峒山庄晓入石莲洞
理穫期有常,鸡鸣催晓发。山风何萧萧,蟋蟀吟不绝。
起坐依茅檐,握发向秋月。月影渐沈沈,东方犹未白。
书文待诏所画百鸦图歌
文君写此百鸦果何意,把玩令人不忍置。忆君曾作金门游,待直晨趋五凤楼。
尔时银床声半滑,尔时铜箭声初歇。惊群忽逐禁钟来,弄影遥随宫雾没。
光借祥乌一延伫,势凌鳷鹊从来去。仙桥有路自飞腾,韶乐无声亦跄举。
托身既得所,引类还有时。太液分饮九龙水,上林更宿万年枝。
中郎弹射不敢向,内庖烹割多所遗。时人每取占王气,竞谓禽鸟先得知。
只今归来甘寂寞,独卧南窗对山郭。窗前古树大十围,不见群鸦见饥雀。
玉山赠詹少华给舍
早岁甘辞禄,他乡重倚庐。为园聊给食,闭户自删书。
月影花间席,苔痕门外车。人生贵有托,荣达竟何如。
送戴莲塘令漳浦
山居同是濯缨人,出宰漳南近海滨。帘捲浦云逢化蜃,席移岛月照怀珍。
陈书莫计瓜期日,退食应怜菜色民。承乏况闻当岁歉,看君此去试经纶。
逢雁
几时来塞下,烽火近何如。道路多知已,宁无一札书。
江乡今苦旱,瘴疠且难除。处处多缯缴,投身未可疏。
华山汝思侄赴官 其二
处处相怜保障疏,庭前那复有悬鱼。吾家门户谁相亚,清白传来不愿馀。
赠黄勿斋赴永明令
羡君初试邑,入境及春和。五岭分疆处,三苗互市多。
饵鲂堪譬政,驯雉定闻歌。莫厌山城远,萧湘一带过。
寄李鹅州海州
秋山独掩白云居,早岁交亲迹近疏。五马喜临东海郡,片鸿忍近北风书。
清淮画舫遥趋府,斥卤荒村屡驻车。莫叹把麾劳抚字,折腰县令视何如。
悼亡 其一
年年寒食问饧糖,糁米炊糕入夜忙。今日一抔同水上,杯盘满地有谁尝。
次三符翁韵 其四
袅袅双珠的的花,天孙裁剪付仙家。莲房不与凡胎共,太华峰头有绛霞。
哭罗木夫
十载江城面,三年夜雨亲。道交久不厌,志逸老能贫。
岁月怜分影,乾坤隔幻身。残躯新读礼,感事倍伤神。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赠九江陈兵宪 其二
同年胡前冈母恭人八十寿诗 其二
知机吟用康节韵
梅溪 其二
出方广道
高邮除夕
贺祠成
柳塘歌
石莲洞留黄洛村
王生新举乡试便赴礼部
秋至 其二
赠高塘王君勿轩
莳菊
挽罗汝奎兄弟
十三叔六十
石塘叔如洵阳
答彭鹅溪送花卉 其一
哭罗生汝奎
景德镇观御器
西楼閒立
空斋
十月黄花满庭把玩开颜遂有短句 其一
屠郡守擢徐州兵备
赠崔宗伯万寿礼成归南都
王右使君歌
同黄洛村宿罗田岩
赠九江陈兵宪 其十一
赠镇筸守备李将军
论学 其二
答彭石屋
归田
南岳上封寺
四楼诗 其四 留春
送女兄夫周龙冈北上 其二
题周应宿母金氏易饮亭
题仙居寺壁围棋图
青原山次韵共绪山龙溪
赠周侍御入京
寿大溪周君月台六十
竹园爱筠翁七十
访李少舫故宅
题瑞金县铜钵山
尝奉先宜人过常山重经正值忌日感赋
与邵纶
双江公分粟
菊林
寄殷市隐
重寄杨达甫
与荆川夜话直透心源千载一遇达旦不寝
红白芍药 其二
康盘峰陆北川两方伯沈陆川冯养白两宪使见枉敝庐予自莲洞追趋不及 ...
送王编修懋中省觐归无锡
閒述
寄刘凤西太平节推
静海寺留别何善山
庭中鹪鹩来巢感而成咏
古翠行
赠钱绪山
夏怀
寄同年祝岣嵝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