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八月十日万寿圣节感述

八月十日万寿圣节感述

明代 罗洪先

长安玉币庆尧天,中夜嵩呼万国传。綵仗几回陪暂入,青山今日思空悬。

腐樗自分终投谷,桃实曾闻数汉年。却恐班行同辈在,周南犹为史谈怜。

诗人罗洪先的古诗

赠九江陈兵宪 其十

明代 罗洪先

捷骑朝朝郡国闻,东南财赋正纷纭。将军莫奏铙歌曲,天子曾焚露祷文。

赠表弟李孝子仲

明代 罗洪先

亦知母病已危哉,刲股还看病可回。股痛何如心痛苦,儿身元自母身来。

周冷塘宪副雪中见访

明代 罗洪先

同住深山与世违,远劳雪径访岩扉。但教夬履从人笑,何有高歌和者稀。

如玉喜临庭院树,飞花偏逐芰荷衣。袁生一榻萧条久,岂为衾寒又促归。

送戴莲塘令漳浦

明代 罗洪先

山居同是濯缨人,出宰漳南近海滨。帘捲浦云逢化蜃,席移岛月照怀珍。

陈书莫计瓜期日,退食应怜菜色民。承乏况闻当岁歉,看君此去试经纶。

丙辰十一月六日与田莆洪元修王生养明族叔尔

明代 罗洪先

岩栖拟远人间世,翻为山深到日稀。
石室雨苔还绣几,洞门秋草欲钩衣。
旧邻饷客穿松至,幽鸟惊人绕竹飞。
留谢烟霞写青壁,此身来去本忘机。

寄万鹿园

明代 罗洪先

春赏逐阳和,川游澹夕波。观灯传佛性,闻榜答渔歌。

千里人俱老,终年梦几过。秋来仍断饮,将奈白云何。

詹府宴集次许松皋太保韵 其三

明代 罗洪先

鸣佩朝归曙色苍,盍簪筵启荐华觞。宠衔已荷如纶重,主器还欣比玉良。

班接貂蝉玄圃上,身沾雨露墨螭旁。圣功不数宣猷颂,定启千秋宝祚昌。

寄孙锦衣 其二

明代 罗洪先

将军下殿直,自鞚紫骝缰。驰道鸣鞭避,章台索酒尝。

临泉歌代弟侄寿刘翁八十

明代 罗洪先

仙人误遗白鹿角,化作南山万丈壑。壑底红泉静不流,露华石髓无人收。

山翁结屋向幽僻,有泉不肯夜煮石。得秫酿酒如丹赤,独醉楼头卧白日。

至今八十颜色好,却笑风尘人易老。何时苦热来升堂,冰浆一饮回容光。

庭中鹪鹩来巢感而成咏

明代 罗洪先

微鸟来相狎,枪榆惬静观。幸无千里翼,得共一枝安。

易食疑量分,深栖似避难。谋生倘类此,留滞岂须叹。

寺中有怀

明代 罗洪先

城西古寺居仍僻,阁上鸣钟春正晴。初日影回双塔迥,遥天声断片鸿明。

乡园白发音书少,岁月金闺感慨生。使命告期那可遽,凭阑空有望云情。

泛东湖

明代 罗洪先

大泽闻彭蠡,为舟泛碧湾。天低疑拂树,波远似侵山。

极浦多摧楫,中流有宿菅。澄清十年思,川上动秋颜。

游龙虎山 其二

明代 罗洪先

坐久竟无寐,秋蛩鸣向人。因悲虚甲子,不及守庚申。

数息知天度,冥心养谷神。翻怜尘世者,何异梦中身。

同孙江阴登二岛有作次韵奉赠

明代 罗洪先

与君春日别春明,青琐遥怜去国情。江县碧桃花已暮,秋风黄菊酒初醒。

烟迷双岛疑珠佩,山绕孤城作画屏。何事皂囊虚綵笔,独令渔父得知名。

游栗里

明代 罗洪先

陶令罢官后,西畴黍正滋。至今栗里上,犹见柳条垂。

山气佳如旧,居邻问不知。谁能邂逅饮,一醉写心期。

万鹿园总戎卧病临江邀晤天王寺

明代 罗洪先

不矜万户贵,但爱五千文。身病人谁问,钟残性自闻。

惯邀鹿苑士,厌对虎符军。底事频推毂,怜君重报勋。

观盆蒲

明代 罗洪先

汲泉注之池,其受不盈咫。中有芳根藏,沈沈绝污滋。

春至意若会,雨馀色初起。新苔借香腻,细砾含清泚。

簇簇露囊锥,粲粲见笑齿。朝来一凭栏,苗长三尺美。

挺如武帐剑,肃若青衿士。疏密自成行,零乱不失纪。

冥悟测所由,迅速孰能拟。因之察万类,可以鉴生理。

闻司马双江聂公致政志喜

明代 罗洪先

司马中朝独运筹,静观群策力兼收。铙笳献捷词多逊,襁褓延恩宠自优。

许国勉承周太保,全身终属汉留侯。几人拖玉能完璧,回首烟霄楚泽楼。

祝融绝顶石

明代 罗洪先

云路转高寒,秋空入大观。石从云汉取,树傍白榆看。

忘语天休问,斋心露可餐。不因游象外,那解出尘难。

奉赠梁司徒罢官归金陵

明代 罗洪先

功成得罢尚书奏,丹诏从知惜老臣。已长子孙留报主,欲寻行辈少归人。

山中径路犹残草,江上鲈鱼且问津。不羡剡溪恩泽赐,五湖应并与閒身。

罗洪先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