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潇湘西望鸟飞还,分郡犹闻意自閒。云里有山多种秫,月明无事亦开关。
檄传化及三苗外,讼罢行多双树间。借问濂溪逢旧主,几人吟弄对潺湲。
次三符翁韵 其一
偶学山丛一献花,擅场胜句与传家。补天自愧无才力,空仰琼章耀锦霞。
夜雨玩易
风入南楼雨乍残,萧萧万籁动新寒。閒窗藜火虚相映,晚岁韦新静自看。
日月互精图已显,乾坤非画见应难。根源若道无消息,何事尧夫独弄丸。
泛东湖
大泽闻彭蠡,为舟泛碧湾。天低疑拂树,波远似侵山。
极浦多摧楫,中流有宿菅。澄清十年思,川上动秋颜。
病起自警
五尺身躯一丈夫,百年事业竟何如。每思曾点三春乐,岂用康成万卷书。
物我同观从混俗,见闻俱泯似逃虚。古来豪杰几先定,肯向迷途错驾车。
寄座主张水南公
楚江归去惬林栖,春草萋萋四望迷。药长得知更伏腊,醉游常不辨东西。
道从川上行时见,诗向窗前翠处题。分与白云为伴侣,致身何以报提携。
忠节祠前诚斋先生手植罗汉松
移根自祗苑,遗爱为诚斋。曾借琴书润,犹当俎豆阶。
地灵人自美,风古色逾佳。剪伐宁须戒,伊人众所怀。
游衡晓发 其一
昔闻祝融君,道术崇三皇。无为阐至崇,殿服当南邦。
至今三千岁,遗俗犹敦庞。山留太古色,云藏混沌乡。
其人虽久远,而心不与亡。薄观偕同心,岂云道阻长。
赠九江陈兵宪 其七
九江山色壮名州,千里军容镇上游。自惜宝刀堪报主,岂缘金印觅封侯。
展先墓
石埠新封草欲萋,长年寒食雨交凄。千秋柏寝谁知鼎,七字延陵空有题。
海岱冰霜思定远,塞垣金鼓罢征西。君章见说阶兰长,大树萧萧乌自啼。
游龙虎山 其一
心閒无所适,高阁日凭栏。虚谷多朝气,深林生暮寒。
犹龙嗟见圣,炼虎欲成丹。二事吾何有,逢人且共餐。
太保司马毛公归田投赠
三边百粤仰威名,独握兵符十二营。频赐宠衣分御府,密投胜二中皇情。
身閒不俟成功后,道直终令众论平。暂使山林增气色,白云还待慰苍生。
青原山三叠前韵
久欲逃禅机不逢,葛藤满地竟谁从。未知临济因何棒,那用罗㬋第二钟。
溪上草深逢雨霁,岩头花落报春慵。暂来忽去频年事,舌在休疑学老龙。
闻虏犯保定
寿桃林一愚伯八十
早知世道等浮烟,不恨南枝春色偏。自分若愚甘在谷,岂因抱一学谈仙。
情忘逐子东征日,道合婴儿太上篇。见说伏虔犹强记,将无恩诏访高年。
寄别凌海楼 其一
阳田客至不相闻,只隔山前一片云。蓬鬓萧萧还自哂,未知何日再逢君。
访刘晴川公云津次白沙韵
谁信元城后,今人亦可寻。一生无妄语,千载几知音。
试问狱中事,何如岭表心。道南闻已久,君是指南针。
九月晦日何君洞
云裳已远石床横,洞里菖蒲岁岁生。欲烛金书讨丹诀,月华未吐坐三更。
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 其四
莫叹浮云与逝川,自家风月落谁边。泣麟已后千馀岁,喜猎曾惊十二年。
题马问庵崇德楼四景 其四 河泗环流
玄圭成地纪,赤玉感天瑞。波润九土分,流藻万世利。
狂澜日不支,古道今所弃。欲济惧无梁,在川叹永逝。
谁借一勺微,为恻同归趣。
与相者
壮年甘勇退,不得问麻衣。隐卜閒情少,寻仙旧念非。
试看形已槁,岂是遁能肥。莫讶壶丘子,今来示杜机。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访族大安
岣嵝山房歌
景德镇观御器
别宁远桃生世南求学记
三月十三日驾幸太学陪祀孔庙听讲彝伦堂
洞中
夏幽道中
初登第
赵浚谷自德州赴山西巡抚即韵寄赠
洞中别萧生 其二
寄杨实卿
访两峰师泉梅园三君三舍山中 其一
对雪 其一
十月九日菊有华后三日立冬 其二
南旺湖
寄题镇江郡斋书舍
答张子昭访论
谒濂溪先生祠墓 其二
题青螺寺涵白僧
论学 其二
刘五斋六十代子婿曾于野
冬夜读书
别何虞卿谢维翰
午日青原山同东廓师泉原山诸君再叠戊申韵
送戴莲塘令漳浦
鹿门行
西湖积庆寺观宋理宗皇帝及帝炳闫妃遗像二首 其一
辨觉
龙母黄孺人六十
赵浚谷遣袁迪来寓答 其二
永丰道中宿安溪邓东园家 其二
赠曾子贞应贡入京师
舟中对月
谭御史巡隆庆 其一
寿桃林龙塘母孺人八十
閒述
别荆川
岁暮有怀聂公
卧云楼
唐应德避暑郊居与林子仁访之不得用韵寄赠
午日青原山中共善山晴川东廓明水诸公燕序
舜敷将发 其二
壬子除夕
玉笥歌赠吴冰斋
除夕感怀
逢雁
出京道中作
京贵书数至
彭石屋山约成 其二
与日者
赠崔宗伯万寿礼成归南都
赠王武库入京
平阳勘双江狱事
舟过泥塘喜雨峰师泉偕至夜话有作
登谌山感古
奉赠梁司徒罢官归金陵
读京华旧稿
程舜敷春暮同江宴会遇雨
追徐子直至金山不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