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已日游大慧寺后山二首 其一

上已日游大慧寺后山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雅性遗生迫,微尚在幽深。联珂遵城隩,肃轸逗河阴。

春气柔且嘉,明霁旷遥寻。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

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萦阜上岩嵌,攒石下亏嵚。

览物易成趣,即景纡登临。陟峻或拆秀,乘风时披襟。

目施晞阳葩,耳夷悦候禽。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

寝痾怅在昨,真蕴惬自今。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八

明代 王慎中

水面层楼如涌出,波心复磴若乘空。玉盏倾残人在镜,瑶琴鼓罢曲随风。

题张封君南圃池亭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人寰开径远,平地覆山危。薜荔缘青壁,芙蓉冒绿池。

岚烟萦几席,波影荡帘帷。更有封君乐,千头橘树知。

挽周迹山周以谏杖死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牵裾难动听,攀槛竟徂生。信是百年速,须知一死荣。

雨挥行路涕,风惨挽夫声。莫作逝川叹,能留不泯名。

送诸子兴年兄由刑部郎中贬尉高明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南中气候无春冬,椰叶藤梢嶂壑同。壮发三秋变岭外,乡心一夜返江东。

访顾东桥聂村山庄

明代 王慎中

先生躬学稼,鸡犬数家村。种树因山性,穿池得水源。

槿篱晴雨长,麦垄午风翻。四体不勤者,兹闻农圃言。

鸣雁篇

明代 王慎中

寒空历历夜星稀,旅雁酸嘶何处归。霜清露白闻声急,河广江上恨力微。

本谓候时依煖去,何言中路失群飞。群飞超忽关山迥,祗抱离心独耿耿。

每向天边泣字文,却从月下疑弓影。孤鸣如和陇头唫,单栖不殊泽畔醒。

迁客飘摇靡定居,麃麃雨雪赋其虚。此时遥听人何似,避地翻伤鸟不如。

回首瑶池霄汉傍,颉颃玉羽泛清凉。南北欲知悲喜地,但看风失与云翔。

宿上清道院

明代 王慎中

税驾遵山麓,爰得老氏宫。入门闻芬馥,行径悦青䓤。

灵草色难辨,幽禽声不同。泉流瑶砌上,池照绮楹东。

果药荣冬日,松筠含夜风。轻云拂修栋,皓月澄高空。

晏然讽道语,心悟一窗中。永愿托兹土,馀生于此终。

仙都观

明代 王慎中

吾生罔象求,飘忽御冷风。举足践元气,天门见开通。

美哉不死庭,观阙何严崇。琪树敷珍叶,虚空出蕊宫。

仙人初降止,鸾鹤纷来同。赪霞晃裾袂,二曜明两瞳。

玉体垂一臂,接我游高空。手授玄简文,跪读未及终。

倏值冲焱过,吹堕绿云中。恍若形骸丧,俄顷还旧躬。

因思在人世,扰扰如鼠虫。

哭蔡从祖秀才

明代 王慎中

早岁承家学,新文冠士流。河东未献赋,地下忽长游。

慈父伤兰树,佳人咏柏舟。千金闻买骏,纵死也应收。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名姓荣看黄帕覆,中人宣押到中书。不许寻常依样敕,分明撰出帝亲除。

同郭水部子愚东郊相土因游邵氏庄

明代 王慎中

郊行不废观游兴,戚里园中事事幽。变幻群峰开华岳,霏微五月动清秋。

风来绣户闻啼鸟,雨溢金塘聚浴鸥。杖策况随沧水使,解缨长羡白蘋洲。

挽侍御粘涤楼公

明代 王慎中

介节如弦直,贞心比柏葱。触邪冠挂早,谏猎草焚空。

几箧无长物,田庐有素风。至今汉庭上,犹说避花骢。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驰驱越河梁,河梁何活活。霮䨴浮云兴,淅沥悲风发。

出门慎自爱,志士忍饥渴。遗欲有贞心,秉义无回节。

临岐申赠章,聊以慰契阔。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 其六

明代 王慎中

种药元因疾,疾如药草骄。坏栏除药本,与疾两逍遥。

过刘实夫墓下作

明代 王慎中

斜阳片景水潺潺,堪叹先生永闭关。寂寞一抔埋白骨,萧条几闭掩青山。

不悬宝铗枯枝上,空洒琼珠宿草间。人世相期那得见,千年应作鹤飞还。

天宁寺

明代 王慎中

杖策青山半,遥遥闻梵钟。古松经几腊,虚殿掩千峰。

佛现瞻龙象,僧行印虎踪。回心思止托,归路到来佣。

游清源山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城中长日望,翘首起游思。如何咫尺地,动以岁年期。

忽睹草花喜,终遭猿鸟疑。明归应复望,惆怅使颜衰。

寿毛砺庵阁老七十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冈凤辉难集,坰麟迹自闲。道闻姑射后,身退五湖间。

春洞桃花实,秋山桂树斑。岱宗东鲁望,巉绝更谁攀。

游清源山同洪芳洲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同病本相怜,游携接胜缘。短筇递间执,两屐对分穿。

逢石呼俱坐,探经览共研。不知形已黜,目击两茫然。

灵源紫云室赠静上人

明代 王慎中

在世还随出世缘,相看去住两超然。山门相送无劳远,还拟来参后乘禅。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