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天池寺示同游薛仲常

宿天池寺示同游薛仲常

明代 王慎中

在世多忧坐自拘,微官未得惜驰驱。因寻绝顶逃人迹,偶滞高斋减病躯。

理发晨光窥石镜,焚椒夜气对香炉。一心生灭元无取,不语但应尔与吾。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绮疏窈窕栖云气,珠缀玲珑荡水纹。四序风光随户纳,千家烟火隔桥分。

登金山口绝顶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地纪控西界,灵山亘北甸。足弱步屡憩,崖峭石犹践。

枝樛乃能援,葛脆不可挽。当其意象开,岂复虑绝蹇。

瞻峰皆峛崺,陟涧数回缅。稍觉天地宽,即看云烟变。

石窦枝自荣,林罅雪尚泫。兴阔无近寻,登高有远见。

周圻矗五云,易水溅一线。微茫燕赵区,历历皆可辩。

长啸发灵籁,倦坐石苔藓。氛垢苟不婴,沉虑斯可遣。

挽周迹山周以谏杖死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牵裾难动听,攀槛竟徂生。信是百年速,须知一死荣。

雨挥行路涕,风惨挽夫声。莫作逝川叹,能留不泯名。

兵会馆赴静泉公招陪南衡涵泉二公夜宴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高馆张筵压海堧,平临极浦俯涛澜。洪流挹入黄金盏,清汉孤悬白玉盘。

席上鸣笳聊起舞,风前秉烛更留欢。振衣渐觉襟裾重,忘却萧萧霜露寒。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八

明代 王慎中

水面层楼如涌出,波心复磴若乘空。玉盏倾残人在镜,瑶琴鼓罢曲随风。

柬柯东墅长子娶妇

明代 王慎中

生男有室更何求,人序相催易白头。尚子男婚如已毕,相携可入名山游。

病中柬缙上人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夏日多荣木,凋伤感我生。拘拘徒自笑,炯炯欲何营。

已觉芝苓误,无由羽翰成。三尸如可僇,愿假伏魔兵。

钱侍御宿天池寺疾作召医予属有事不及往问以诗代柬

明代 王慎中

闻君耽卧南山阿,为恋绳床起病魔。法鼓恋声生寂灭,香池涵照洗烦疴。

翻经半与方书杂,飞霭偏从枕席多。问讯有怀难自往,空令示寂作维摩。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十

明代 王慎中

小丑厄年当北遁,皇朝今日合中兴。凌烟阁上功臣数,敕与画工特地增。

上洞宴集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凭高张宴好,岚翠满轩楹。杯泛流霞气,弦含漱玉声。

魂消游目远,日入发谈清。情深宁在酒,不醉自非情。

挽周迹山周以谏杖死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玉碎姿犹洁,兰摧性亦芳。归根辞雨露,埋质罢圭璋。

车饰看如柳,山形见若堂。只愁馀愤沥,燕地暑飞霜。

送吴文选纯叔归养乃父阁老白楼公

明代 王慎中

相里才子胜前韦,一日思亲千里归。不随禁闼鹓鸿侣,翻逐吴里乌鸟飞。

倾都冠盖怅追扳,陌上征人尽羡还。远岫停云看正白,飘花点袖喜成斑。

芝兰会悦桑榆景,高堂昼日偏能永。鱼美来从旧乞湖,莼香侍进经调鼎。

行乐江山桥梓春,翛然老少离风尘。纷纷世上多父子,得似君家有几人。

送人尹钱塘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佳丽古越州,高峰湖水头。去为百里宰,兼得六桥游。

陶柳萦芳甸,潘花匝绮洲。期君东道主,吾欲柁南舟。

蔡东洛夜坐

明代 王慎中

共坐高斋夜,萧然息众喧。月中星尽隐,竹下露偏繁。

久厌时人语,今逢长者言。非因怜夙好,何自顾柴门。

题水心漫湖图

明代 王慎中

水心居士心如水,结庐独在水中沚。浮鯈浴鹭与和光,简帙沉冥欣妙理。

枕席长涵烟雨飞,蒹葭影拂窗户里。四涯望断绝来径,碧波澹荡涤氛滓。

漫湖逸人最清旷,一生浪迹五湖上。陶朱曾挟西子游,欲蹑奇踪慕閒放。

荷叶时穿菱女舟,钓丝或偶渔父榜。粪土黄金不足营,胸怀坐失具区壮。

萧萧尺幅谁为挥,依微远意出新机。水中之庐湖外枻,客来览素壁,不辨是耶非。

春雪怀故园诸妹同舍弟作

明代 王慎中

东风吹雪暮云斜,贫病经春苦忆家。不咏撒盐将柳絮,犹看如玉映荆花。

城楼与舍弟书事

明代 王慎中

城中多事厌招随,独上高楼爱弟携。林果垂枝攀让实,槛藤布叶取赓题。

朱旗日闪青原静,画角风生暮野低。最是忘归心会处,桃花新吐草催齐。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五

明代 王慎中

环撑绣拱欺霞绚,四出雕檐碍鸟飞。日月升沉前后闼,阴阳向背北南扉。

漳南山閒寂海上人开堂半岭法力高胜予颇资参叩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峻绝孤峰透步难,黄龙三问是岩关。绣鸳呈出针纹隐,骏马自惊鞭影间。

宿灵源禅院

明代 王慎中

拘拘有妄身,一一不能舍。形骸自束缚,日使道心寡。

偶同片云閒,得此憩兰若。奇峰千万叠,一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