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德兴县八月十五夜月简陆毅斋使君

德兴县八月十五夜月简陆毅斋使君

明代 王慎中

夜久雨声歇,微微檐影过。揽衣聊出户,飞镜挂明河。

庭隘留光少,林疏见影多。非因清晤阕,何以发予歌。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元日访青门月台寺寓处坐谈竟日

明代 王慎中

无事缘长病,似君在客边。椒花休颂酒,柏树共谈禅。

岁律风微觉,人天语自玄。香闻应有悟,景昃未言旋。

和程郡侯游清源山作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使君清兴在高楼,满目浮云向暮收。天远沧溟孤屿出,日斜极浦片帆投。

藤萝半壁垂依隼,铙吹中筵骤起鸥。正是心和多暇豫,当杯莫惹离乡愁。

赠写神徐子美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龊龊模形宁足贵,区区谨貌亦非工。看君用笔踌躇处,都在一双阿堵中。

宿万石山道院

明代 王慎中

暮赴松门非为倦,欲依妙境息奔波。灯前鸣磬山中静,石上流泉雨后多。

秋气渐深闻木叶,天机忽长在岩阿。踌躇未决投身计,荏苒其如老至何。

将至东昌寄寇太守未庵兼柬包蒙泉节推

明代 王慎中

旅客羁伤凭寓目,东济荣河渐衍沃。礼乐犹存鲁国风,鱼畋本负齐氓俗。

专城太守旧怀思,佐理包何新相知。遥怜比璧光辉地,正是双刀宰割时。

故人相别经五春,临当再见反伤神。预恐风波易暌阕,况陈委曲重酸辛。

以兹盈盈数里间,将前还却转愁人。寄语风流贤五马,行春暂辍一娱宾。

文上人房饯徐山人

明代 王慎中

久耽幽独类名缁,送客还同惠远期。系勒好嘶香草地,垂杨偏远法筵枝。

杯行寂性生飞动,袂惹空肠怨别离。从此看君分手去,更无人复到茅茨。

济上怀曾李二子

明代 王慎中

往岁荣持节,济水照断金。事乖成泛梗,景是触沾襟。

梁狱书难达,湘流赋易沉。衔恩将得罪,均是表同心。

高祠部子逑访予告中值予出游不在见投赠章聊用奉酬

明代 王慎中

因病相侵却得闲,一官方在是非间。身同云出无留处,住近城阴独掩关。

高士已题凤字去,野人空共鸟飞还。间窗寂寂春光早,惆怅清扬不可攀。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危栏面面牖双双,閒坐閒行总对江。欸乃一声何处发,微风吹遇到南窗。

送许进士应元知泰安州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高才美少年,为吏即神仙。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

与王介亭明府觅桂花栽

明代 王慎中

桂满山中刈作薪,小园难见一枝春。河阳县里花无数,宁惜馀芳及故人。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四体不可风,多汗常如沐。却妒西园里,凉飙振佳木。

送宋仲石赴召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洛阳桥外路,万里指长安。舄向天中去,琴留海上弹。

龟文频抚剑,羊角欲生冠。相送情无已,宁因感遗肝。

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明代 王慎中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

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六合亭

明代 王慎中

亭宇凭虚空,结构出妙境。攀援藉葛藟,毫末凌光景。

豁达四天藉,夷犹双目骋。云生当正襟,风起吹方领。

泉脉散千峰,湖波澄万顷。烟霏自开敛,鱼鸟各翔泳。

即事天机深,忘言外物屏。始知世上日,不比山中永。

刘函山田庄宴集同顾雍里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言驾出寻君,暂因屏世氛。不忘鸡黍约,解与麋鹿群。

比舍垂青柳,前山起白云。相看同此趣,无以仕农分。

秋夜曲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漫漫遥夕漏声乾,锦柱银床映月弹。不为幽思耽理曲,分明怕近绣衾单。

新理西斋窦晴山顾雍里二僚见过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新理西斋居,欲便微疾养。未能形支离,且免事鞅掌。

荣阶虽接联,下秩自閒冗。兴至多往来,情忘无少长。

愧乏盈尊招,惠蒙芳驾枉。展席隐蓬中,开襟当月上。

清言屡献酬,永此良夜赏。

送吴文选纯叔归养乃父阁老白楼公

明代 王慎中

相里才子胜前韦,一日思亲千里归。不随禁闼鹓鸿侣,翻逐吴里乌鸟飞。

倾都冠盖怅追扳,陌上征人尽羡还。远岫停云看正白,飘花点袖喜成斑。

芝兰会悦桑榆景,高堂昼日偏能永。鱼美来从旧乞湖,莼香侍进经调鼎。

行乐江山桥梓春,翛然老少离风尘。纷纷世上多父子,得似君家有几人。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九

明代 王慎中

陌上纷纷来往多,楼中隐隐动笙歌。行人回首陌头望,天上人间若柰何。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