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赴何实甫九日之招先期病作宿斋中漫题四首 其二

赴何实甫九日之招先期病作宿斋中漫题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徵选名歌闲且都,繁声缓节劝提壶。不知病里闻歌懒,却道先生太性迂。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刘函山田庄宴集同顾雍里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言驾出寻君,暂因屏世氛。不忘鸡黍约,解与麋鹿群。

比舍垂青柳,前山起白云。相看同此趣,无以仕农分。

游少林寺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莲花梵宇逼诸天,绣拱雕栏日月悬。水作龙吟来学呗,山如虎伏会参禅。

出塞曲五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组练千重色似冰,陇头亲见将星明。鸟蛇结阵云横野,貔虎连营月近城。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五

明代 王慎中

诸边谁最系安危,不战堪言是善师。抚得降酋成骨肉,慑教丑类识旌旗。

寄道原弟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承平耀德武功卑,共说观兵属此时。谈笑折冲尊俎上,好将奇策赞攸司。

访吴泉宾先生山居失路

明代 王慎中

曾识高人栖隐处,碧林斜带芳村路。本期屡访恣游盘,不谓今来重迷误。

野桥横坼乱行潦,疏林鸣蝉秋欲老。始蹑鹤踪半没泥,却寻樵径时埋草。

非关涉历记途差,自是幽贞隔世涯。赖有山前新涨水,微红流出涧中花。

郊兴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四月西郊路,物华净客心。游情会沧海,举目见高岑。

麦秀平分陇,兰荣弱冒浔。登高宜有赋,况值暮鸦吟。

满庭芳 王行人诸子孙出见赋赠

明代 王慎中

垂领两髦,自綦双絇,满庭玉树辉光。诵诗习礼,橦布作衣裳。

应是蓝田种玉,琢许多、圭珀璆琅。令人叹,何物老妪,生此宁馨郎。

想当年生日,曾试啼声,定不寻常。崭然露,头角怪底清扬。

休誇封胡羯末,淮南后、裔姓名芳。君家住,虽临湓浦,华胄也称王。

圆静寺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仄径垂萝密,高崖茑葛长。疏槐阴玉宇,尺鲤跃金塘。

入殿斋僧礼,开轩到妙香。亦知绝地迥,朱雾细沾裳。

题宾野堂赠胡竹亭司寇

明代 王慎中

芳村带近郭,大老此安居。辟户延遥巘,为园激浅渠。

虚亭修竹拂,曲沼小萍舒。阁庋恩存诏,门悬予告舆。

家中婚嫁毕,世上是非疏。日抱药边瓮,时巾花外车。

燃灯亲把笔,抽牍自藏书。挥金宴闾里,何似汉廷疏。

送诸子兴年兄由刑部郎中贬尉高明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李白当年号谪仙,西禦夜郎到日边。自古娥眉多贾妒,直须秀句与人传。

侠客行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英英名姓满咸秦,然诺如山不顾身。笑却朱家生季布,犹烦缓颊说他人。

镇国寺与张子对酌夜谈

明代 王慎中

松栝枝团广岫阴,仲冬凉月静萧森。青山白水随生事,高榻芳尊共解襟。

画省香烟空入梦,远公白社许相寻。依栖拟问三天法,长啸真悬万里心。

观陈兵宪射

明代 王慎中

夫君文且武,置酒更张侯。弓弯孤月满,箭去一星流。

广野三军睹,空天百鸟愁。眼看中自激,青管更堪投。

晓发南康

明代 王慎中

简书委陋躬,徂鞅戒侵旦。徒御带寒色,初鸡响空馆。

城鱼钥声开,郊隼旟彩散。明月稍低山,疏星犹在汉。

蝝息方自藏,栖禽亦未啭。因兹风物情,弥切劳生叹。

谪毗陵发都下

明代 王慎中

临岐南北垂双泪,谁识杨朱失路嗟。在野自疑非虎兕,此身已解作龙蛇。

壮图中失逢时感,俟罪南迁拜惠嘉。恩予晋陵犹不远,其如卑湿类长沙。

洞庭春色 秋后苦热

明代 王慎中

漱石砺牙,枕流洗耳,幽意甚深。记郎曹朝谒,红尘扑火,相门迎候,赤日流金。

熨尽崚嶒严冷面,向炎燠摧残思不禁。非本性,但扯将手板,掷下冠簪。

一从钻名仕版,谩狐鼠得计甘心。笑权豪气焰,能焚玉石,栖巢高突,燕雀将燖。

纵壑游鱼真得性,鹿辞获、呼苹赴茂林。潇洒也,任海焦砾烂,难胜静襟。

同陈石亭太仆访顾东桥山庄因纵游山寺承徐九峰道人见问遂以贻之

明代 王慎中

端居不自适,访隐出郊原。一路通樵径,千山掩荜门。

披云开竹通,斸石采苓根。农事兴南亩,渔歌到北轩。

闻钟寻远寺,憩杖眺孤村。虎守林中卧,猿参讲后言。

岩花难辨色,谷水不知源。因愧微官傲,弥钦至道尊。

君将闻好事,书此一同论。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 其十

明代 王慎中

素约山中僧,来期不烦订。今来问法门,果识余非病。

挽杨翁

明代 王慎中

已传不死诀,竟返无何乡。邦人来赴哭,隐者去云亡。

乍见堂帷设,应无邻杵相。炼精成鹤化,千岁一归翔。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