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出塞曲五首 其二

出塞曲五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组练千重色似冰,陇头亲见将星明。鸟蛇结阵云横野,貔虎连营月近城。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青门将归走笔奉留青门寓学上人精舍而与郡侯友也故诗援上人与郡侯 ...

明代 王慎中

纵有思莼兴,能忘伐木情。垂帘常整暇,下榻自高清。

茉莉花初放,荔枝寔渐成。少须知臭味,归诧里人评。

河上遇风

明代 王慎中

齐郊烈烈大风起,走石扬尘一万里。始见蓬蓬生北海,忽簸三江振东岱。

乍似军装赴敌场,旋疑天马奋龙骧。鸣籁飕飗四野闻,愁云晻翳一朝昏。

能吹朔雪冻寒空,更逐飞沙卷断蓬。飞廉鼓怒阳侯出,万舶千艘静不发。

馀皇玉轴彩蜺翻,横海雕旂翠蛟掣。中流激势水增波,岸上但呼无渡河。

桂枻兰桨徒怅望,河深难济欲如何。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洵彼南海英,识子良在蚤。抗志程令猷,兴文振华藻。

结谊值休运,投分输明抱。浮岁奄四踰,世故多纷扰。

骐骥鸣枥间,康瓠以为宝。抚事增慷慨,沉思乱如捣。

题宾野堂赠胡竹亭司寇

明代 王慎中

芳村带近郭,大老此安居。辟户延遥巘,为园激浅渠。

虚亭修竹拂,曲沼小萍舒。阁庋恩存诏,门悬予告舆。

家中婚嫁毕,世上是非疏。日抱药边瓮,时巾花外车。

燃灯亲把笔,抽牍自藏书。挥金宴闾里,何似汉廷疏。

元夕示舍弟道原

明代 王慎中

百事婴心感我生,因耽寸禄竟无成。行年三八仍过七,岁月空多作尔兄。

送陈邑博子秀才辞亲还家成婚

明代 王慎中

成器专攻玉,传经胜遗金。日辞鳣馆爱,春动雀屏心。

执雁将脩䞇,求凰或弄琴。遥知扇枕恋,情不滞鸳衾。

宿灵源禅院

明代 王慎中

拘拘有妄身,一一不能舍。形骸自束缚,日使道心寡。

偶同片云閒,得此憩兰若。奇峰千万叠,一

兵会馆赴静泉公招陪南衡涵泉二公夜宴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谁云州郡有缠牵,自是高情接胜筵。选地张油宜望海,建瓶泻胜胜如川。

层城未阖娱遥夜,列宿初稀美碧天。政务从容能好客,一时良牧最称贤。

东桥公既登衡山集所制作成帙名曰登衡小记远辱寄示时予适行部南康 ...

明代 王慎中

登高能作赋,大雅感予襟。气敌衡山峻,思涵楚水深。

览图乖往迹,讽咏发驰心。犹因庐阜对,稍缓四愁唫。

挽周迹山周以谏杖死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玉碎姿犹洁,兰摧性亦芳。归根辞雨露,埋质罢圭璋。

车饰看如柳,山形见若堂。只愁馀愤沥,燕地暑飞霜。

赠唐太史养疾寺居五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期君物外踪,解牿暂相从。檐际飞轻霭,城隅见远峰。

行唫循软草,趺坐荫长松。已是如愚者,何须谷口逢。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圣主宵衣念北陲,微臣敢复顾亲为。登车慷慨双行泪,一为公家一为私。

塞下曲五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边庭日日老风沙,更向楼头听晓笳。莫怪壮夫容鬓改,白头苏武也思家。

春日登城同舍弟道原

明代 王慎中

春城曙色晓葱葱,步屣危墙已好风。万井遥分初日下,群山微好远烟中。

歌钟乍动高门闭,车马相从大路通。不悦纷华惟小谢,爱余凉踽本来同。

送方

明代 王慎中

豫章解䌫雪晴消,计及长安淑景遥。垂柳新阴看向苑,啼莺初晓唤趋朝。

心同江水知归海,身在钧天喜听韶。左个春开应有问,何如衢室帝为尧。

钱塘缙上人来泉见访值予卧疾不能见作此投之

明代 王慎中

窗中伏枕蓬蒿长,城舍荒芜只似村。消尽形容神独壮,都无寝食息空存。

往时宾友全辞社,结夏高僧忽扣门。莫倚文殊能问疾,此中欲答已忘言。

幽居玩雪柬人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肃肃玄阴冬布令,纷纷白雪昼凝华。明姿敌日堆难散,弱质凌凝舞易斜。

楚地有田皆种玉,寒空不树自飘花。此时正忆离居者,赠把琼英比折麻。

金山杂诗八首 其六

明代 王慎中

累累青冢碧山隈,银海铜泉中映回。百岁吴阊宝剑出,一朝茂苑玉鱼来。

牛羊昼下新樵径,牧竖夜窥旧锁台。又道东阡营石椁,路人徒有雍门哀。

题黄墩书屋赠陈玩潮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微溪日自行,蓬藋也难生。不受故人荐,欲成处士名。

环阶无恶草,幽鸟有佳声。过尔辄难去,贪兹养道情。

上洞宴集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凭高张宴好,岚翠满轩楹。杯泛流霞气,弦含漱玉声。

魂消游目远,日入发谈清。情深宁在酒,不醉自非情。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