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翁仁夫司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光仪慰深衷,聚散会有渝。条风熙自南,王事遑启居。

扬旆首朔郊,结轸临广衢。恻怆杯酒间,揽袪一踟蹰。

岂曰无居士,非子谁为愉。流尘奄忽至,服马遄驰驱。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光仪慰深衷,聚散会有渝。条风熙自南,王事遑启居。

扬旆首朔郊,结轸临广衢。恻怆杯酒间,揽袪一踟蹰。

岂曰无居士,非子谁为愉。流尘奄忽至,服马遄驰驱。

观陈兵宪射

明代 王慎中

夫君文且武,置酒更张侯。弓弯孤月满,箭去一星流。

广野三军睹,空天百鸟愁。眼看中自激,青管更堪投。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十

明代 王慎中

许下偏资分鼎国,关中徒馈割沟师。请看今日逢全盛,廥庾如山守四维。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光辉道路传宣急,一夕锋车八九催。帝眷真如失左右,一程程报夏卿来。

赠人号罾浦

明代 王慎中

家临罾浦上,垂老学为渔。鸥鹭亲长往,菰蒲伴隐居。

持竿求竹直,选石爱潭虚。不晓任公意,应言在得鱼。

六合亭

明代 王慎中

亭宇凭虚空,结构出妙境。攀援藉葛藟,毫末凌光景。

豁达四天藉,夷犹双目骋。云生当正襟,风起吹方领。

泉脉散千峰,湖波澄万顷。烟霏自开敛,鱼鸟各翔泳。

即事天机深,忘言外物屏。始知世上日,不比山中永。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光仪慰深衷,聚散会有渝。条风熙自南,王事遑启居。

扬旆首朔郊,结轸临广衢。恻怆杯酒间,揽袪一踟蹰。

岂曰无居士,非子谁为愉。流尘奄忽至,服马遄驰驱。

送谢应午侍御还朝

明代 王慎中

秦淮水上石头城,杨柳枝繁暗啭莺。正宠辉光休故里,无那夙夜念王程。

出门抗手凛生风,锦绮江山离恨中。衣上落花来点绣,波间飞鹢为惊骢。

今时侍从似君稀,众望应言赴阙迟。中台尽待将轮掩,左个深嘉橐笔随。

明世行藏各自安,非才欲进也知难。归耕已制芙蓉服,独立遥看獬豸冠。

水调歌头 春日观田家感述

明代 王慎中

苍烟横广野,白水满平川。处处郊原,雨足刚及暮春天。

生长元知土性,种植无违农候,老少尽依田。塍笠童犹稚,携筐女正妍。

感吾生,底羁束,甚缠牵。总为区区,口腹一饱受人怜。

数亩隰田宜稻,三径荒园有竹,何必大官钱。幡然平子兴,去学有莘年。

送程舜敷编脩坐谪高凉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云耸炎峰峰万盘,烟浮瘴水水千湾。南过蛮江莫作赋,屈平当日不生还。

赴何实甫九日之招先期病作宿斋中漫题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居常愈疾少名药,只把看书当品尝。起索斋中无一卷,因思闭目是奇方。

赠郭水部郎中治河

明代 王慎中

河出昆崙决孟津,司空治水智如神。下楗欲濯淇园竹,荷锸皆徵韩国人。

玉堰七星遥證斗,金堤千里不飞尘。若逢汉帝来沉璧,应免从官助负薪。

王氏荣寿卷

明代 王慎中

老向明时隐,梁鸿与孟光。赁佣身不似,举案德相方。

彩诰双纶宠,华堂四发苍。斑衣称上寿,岁岁紫霞觞。

寄赠陈侍御按岭南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百粤参殊俗,六条握汉纲。骢行真到海,猿叫亦惊霜。

吏有捐黄绶,人皆识皂囊。仍闻揽辔暇,搦管擅词场。

即席赋送张子使边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汉世穷源使,明时足饷臣。黄河喧夜渡,荒戍断行人。

宝铗飞边月,征衣带朔尘。悲歌暮相对,慷慨一伤神。

送杜松江先生之岷州肃藩教授

明代 王慎中

不识岷州远,千峰费马蹄。滥觞江水小,分首陇山低。

雪含盘古始,路尽坎方倪。王门裾曳乐,应忘在天西。

送人成均卒业还郴州

明代 王慎中

慕道不辞远,为儒能固穷。言观中国学,师事大江公。

逆旅蓬生鬓,归程草暗空。明时莫徒老,千禄在书中。

寄施文山

明代 王慎中

问君何日滞明时,直似朱颜节素丝。远谪长违天北极,量移犹素海南涯。

猿声到舍初休吏,榔叶飘庭正写诗。玉体清羸应近药,朝餐努力慰相思。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八

明代 王慎中

计日持粮竟会朝,欃枪已报陨蛇矛。摐金阅士蒐军实,我旅何曾损一毛。

九月十五日黄东石招游北山石室陪西川郡伯用韵

明代 王慎中

九日忽然过六日,好游可不惜流光。最怜贤主能开宴,赖有佳宾肯爱狂。

怪石解衣尘气净,名山对酒野情长。便拚登览穷兹月,岂必重阳萸菊芳。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