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慎中
题九溪书屋赠姚生体乾
高才也有绝尘心,独傍含漪辟远林。竹屋傍椽容偃仰,溪流九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五
绣斧独当天上立,牙门偏近日边开。谁知江左能文者,掩尽山西出将材。
朔日昌平城登览二首 其一
上谷孤城对水濆,满城冬旭袅烟氛。天开秦塞饶黄草,路入皇烟长白云。
万里烽烟代野至,五陵佳色寿山分。四夷自古明王守,勒边谁数李将军。
西江月 咏芙蓉四首 其三 雾中芙蓉
欲拟乌纱则淡,将摸翠縠尤深。重重袅袅罩清真。
别是一般风韵。
远睇其如不的,迫看又恐逢嗔。盈盈脉脉好愁人。
秪隔些儿难近。
访郭白峰山庄不值留题二首 其一
东郭先生真好静,柴扉聊寄碧林间。青山舍后经秋老,流水门前尽日閒。
禾廪不茨禽共食,松巢无扰鹤知还。一廛欲买相从隐,此地由来可闭关。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十二
当代几能生俊杰,许身已可系安危。明公何不登三事,国势终须赖四维。
春雨柬徐山人客居
春风忽已满,客子亦何心。雨长新刍价,泥荒车马音。
閒阶侵草遍,湿突起烟沉。更有关情树,窗前滴夜深。
游少林寺四首 其一
三十六峰面面开,分形殊态照香台。阙涌金银拔地起,风传钟磬出云来。
元夕柬青门
星宿烂山城,人家正竞灯。微霜资照烛,皓月见侵凌。
遇节心犹胜,追欢病不能。问君今夕兴,还似少年曾。
送袁莪溪应召
饮冰高节有谁伦,海郡祥刑自不冤。折狱片言宁用费,守官三尺欲何恩。
立身会见登朝早,好谏还看致主尊。事业峥嵘闱闼上,可能有意寄丘樊。
清源山独行诸峰示同游诸子二首 其二
人世多浮变,高山自苍然。因兹脩杖屦,暂得解徽缠。
白石无尘滓,青松有岁年。每逢偏逗历,佳处正难传。
寄睦
最爱梁园脩竹馆,风流帝子独翩翩。豪华却尽攻文苦,宠数偏能养性全。
马过繁台谁可记,雁飞蓬沼信难传。山中桂树偏翻甚,寂寞柴扉养暮年。
刘函山穫田庄居久不至城诗以问之二首 其一
闻君去不还,种田因住山。既为百口计,兼得一身閒。
禾穗登场上,泉流激圃间。谁知城郭里,幽兴亦相关。
予以事由陈趋项周梅崖参知方自项还皆以夜行造次相逢顷刻而去
多事穷奔走,幽襟待细论。如何逢路侧,还向夜中分。
色笑匆匆接,清言悄悄闻。劳生元易感,况复睹离群。
题张封君南圃池亭四首 其四
爱兹城郭内,丘壑趣留人。曲径泉流遍,孤峰雨洗新。
丛篁宁受暑,众卉自知春。好客常开宴,高轩来往频。
生日自述二首 其二
岁月悠悠不自惊,徒然长大有何称。读馀旧册须频阅,悟后微言却忘应。
载酒偏多寻字客,翻经每枉住山僧。从今双眼看人世,倏忽浮云几变更。
芝山屠东崖招游
平旦何所适,我友惠嘉招。因辍几中牍,言扬尘外鏕。
解绅挂庭几,蹑蹻穷山椒。霜后千林肃,氛收四野遥。
坐来生气象,对酒息纷嚣。鸿雁飞寥廓,葭菼变萧条。
目骋天地广,心清草木凋。佳景贵良晤,非君谁见要。
病中吕从野水部邀不赴赋谢
宫云晓度湿晴沙,退食烟齐省树鸦。燕阙春回催玉羽,凤墀日暖映金花。
文园不起茂陵卧,朔雪虚回剡曲槎。绮席瑶觞违命赏,露兰风草惜年华。
初祖洞赋得四物 其一 㘙树
百文岩前无限树,繁条布叶备书经。文字不立何所用,空留千载色青青。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济上怀曾李二子
李司业见遗庐山诸作述怀奉柬
寄吴默泉行部漳州
齐天乐 送陈武举
寿方隐君方本新安世族今为临清人
兵会馆赴静泉公招陪南衡涵泉二公夜宴二首 其一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登真觉寺浮图
题少滨书屋赠金生
闻沈青门游迹至泉二首 其二
登山险绝已非人境遂赋游仙招隐之歌游仙歌
病中同年江于春见访喜而有感
寄唐荆川二首 其二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二
金山杂诗八首 其五
论文示门人方元焕晦叔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五
山寺闻丘集斋下吏之报
送方
题孙宫允园亭用马司业韵三首 其三
陇头水二首 其一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一
赠翁仁夫司
寄道原弟二首 其二
入塞曲六首 其四
金山杂诗八首 其二
古从军行送陈中丞出塞
病后偶尔出郭
题张封君南圃池亭四首 其二
满庭芳 咏小院芙蓉
桐川境上与蔡道卿别
送程太守归养
郊兴二首 其一
东昌题任元朴御史园
塞下曲五首 其三
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 其三
参知笔峰宗兄将入京道出吾邑枉访林居赋此为别
送龙南冈之贵州兵备佥事二首 其一
挽徐宜人
再至魏县而魏尹未还赋此奉寄兼以为谢
哭黄应初山人二首 其二
从军行六首 其二
饶州阅武赠屠兵备
同郭水部子愚东郊相土因游邵氏庄
碧云寺晚饭
彭城送谢道安举人应试
点绛唇 光泽道中憩古寺作
春日行观禁中高皇帝旧苑二首 其二
从军行六首 其三
游五老峰四首 其四
辛卯元日二首 其二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九
春日东郊二首 其二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三
题溪洲别业赠罗生希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