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老融画牛溪烟雨

题老融画牛溪烟雨

宋代 楼钥

暝烟吹雨冥冥,两牛半渡深情。
京尘久污巾履,颇思归濯吾缨。

诗人楼钥的古诗

赠熊道人

宋代 楼钥

十载隐潭衡,居然腑肺清。
枯禅参懒瓒,老气激弥明。
笔底烟云妙,人间势利轻。
款门俄告别,江海一浮萍。

宇文枢密借示范宽春山图妙绝一时以诗送还

宋代 楼钥

范生本以宽得名,不学关仝与李成。
笔端自出一机杼,理通神会真其能。
横披小轴屡到眼,颇亦时能辨真赝。
未见弘大如公藏,茂树乔山春烂漫。
此图不是江南山,寒空青嶂疑商颜。
高高下下几佳处,庄家时有茅三间。
桥梁楼观各有趣,一夫驱驴何处去。
安得随入杳霭间,布袜青鞋踏空雾。
近山忽断见遥碧,天涯一望无中极。
胸中丘壑谁测知,铁屋石人惊笔力。
鹅谿六幅高堂空,终日对坐心神融。
看罢为我捲还客,自此归余境梦中。

杨武恭王挽词 其三

宋代 楼钥

父祖成完节,丹心激懦夫。枕戈枭逆虏,抚剑志伊吾。

忠孝公何愧,哀荣世所无。从今紫荷橐,接武上亨衢。

送何道夫秘监守潼川

宋代 楼钥

妙龄冠蜀士,名声振王畿。
晚随召节来,天朝增羽仪。
我昔倅丹丘,鹿侯挂冠归。
群公俱祖送,见公四三诗。
颇恨著鞭先,自言乞身迟。
拳拳慕下风,直欲梦见之。
还朝挹高致,气宇清且夷。
称者不容口,往往同一词。
始见荷倾倒,笑谈欲忘疲。
况当秋风高,滥吹参试闱。
鼎脔得一尝,豹斑容管窥。
叔度真似道,庄生信忘机。
私谓如此人,定应备论思。
胡为归兴勇,抗章气不衰。
鼓盆万晨外,抱孙更成悲。
拥麾东川去,无人留孔戣。
别怀不自胜,别酒听淋漓。
他时念老成,追锋且复西。
公能重来否,此意非吾私。

题孟东野听琴图因次其韵

宋代 楼钥

谁欤住前溪,夜深以琴鸣。
天高颢气肃,月斜映疎星。
橡林助萧瑟,泉声激琮琤。
弹者人定佳,能使东野听。
束带不立朝,遥夜甘空庭。
龙眠发妙思,神交穷杳冥。
不见弹琴人,画出琴外声。
郊寒凛如封,作诗太瘦生。
恨不从之游,抚卷空含情。

赵县丞挽词

宋代 楼钥

玉立佳公子,哦松始戍瓜。
拳拳饬边琐,寸寸画江沙。
慷慨志忧国,清修僧在家。
送行诗尚湿,身世遽空华。

佛日山

宋代 楼钥

晓出都城暮入山,杖藜萧散易开颜。松风五里未行尽,隐隐疏钟紫翠间。

临海县治琴堂

宋代 楼钥

子贱弹琴真是琴,我今无弦知琴心。
使我不得琴中趣,弦以修绠谁知音。
才术高低不自由,单父二子心则侔。
后人不得弹琴暇,勿以戴星为可羞。

戏题胆瓶蕉

宋代 楼钥

垂胆新瓷出汝窑,满中几荚浸云苗。
瓶非貯水无由罄,叶解流根自不凋。
露缀疑储陶令粟,风摇欲响许由瓢。
相携同到绿天下,别是闽山一种蕉。

题赵睎远二画

宋代 楼钥

窗前惊见一枝斜,照眼英英十数花。
千载简齐仙去后,何人更著好诗夸。

谢潘端叔惠红梅 其十二

宋代 楼钥

坡翁著意赋三诗,谩说秾香已透肌。若见此花应绝倒,惜君生晚不逢时。

三月七日上赐牡丹并蔷薇露劝酒

宋代 楼钥

几见牡丹东海涯,暮年敢谓到京华。
休论千品洛中谱,惊看百枝天上花。
况有八珍来禁苑,更加双榼赐流霞。
阖门饱暖聊同醉,稽首将何报宅家。

游西山次范丞韵

宋代 楼钥

东风吹我上西冈,更觉僧房白昼长。
草色已翻新岁碧,梅花只是去年香。
好山围绕屏三面,野竹萧森玉数行。
千里同游逢范叔,绨袍他日未相忘。

齐安郡夫人金氏挽词

宋代 楼钥

五子俱英发,尤知仲氏贤。
勤明真世济,廉俭信家传。
别乘径为郡,高城欲捍边。
版舆俄弃养,事业待他年。

群从泛湖次叔韶弟韵

宋代 楼钥

倚遍瀛洲十二栏,老蟾推出烂银盘。
绝怜千顷波澜阔,更觉满身风露寒。
境胜能令诗兴逸,夜深自喜酒肠宽。
离离挂影清如许,莫惜终宵作意看。

鹿夫人挽词

宋代 楼钥

内外言无间,初终志不移。
白头供妇职,彤管著贤规。
庆术珠三树,芳先桂一枝。
凤岑归去路,含笑不应悲。

次韵十绝 其八 读书

宋代 楼钥

佚老无如大字书,聊将遮眼度三馀。有时忠义忽相激,间遇包胥与子胥。

雪中迎驾

宋代 楼钥

都人久不望威颜,惊喜鸣鞘风雪间。
万井欢声迎晓仗,九天和气下人寰。
龙楼笑启瑶池宴,鵷序欣趋玉笋班。
道上峰头皆见日,绝胜衔烛照崑山。

贡闱对砚盘发叹

宋代 楼钥

老去未忘黄与朱,琢成三砚乐朱居。
岂能更作诸生业,但欲频看后世书。
视草北门才已尽,持衡南省计尤疏。
便须再挂衣冠去,约汝同归故草庐。

谢景英送郑景元篇末见属次韵

宋代 楼钥

张罗清似翟公门,门外都无野雀喧。
可但风流追鲍谢,直教高论到羲轩。
绝怜父子为知己,时把文章得细论。
个里是非何足较,乍贤乍佞一王尊。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