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叔韶弟宰华亭

送叔韶弟宰华亭

宋代 楼钥

试邑云间事最多,直将心力细礲磨。
固知三泖五茸胜,其柰千疮百孔何。
敏手未须施霹雳,疲民正欲听弦歌。
规橅稳作三年计,徐上青云鬓未皤。

诗人楼钥的古诗

同年翁处度

宋代 楼钥

不嫌屐齿碎莓苔,祇要吾人得得来。见说飞泉高落涧,待寻曲水作流杯。

竹林素约群贤集,鸡黍相过一笑开。政恐清游自忘返,不应空棹酒船回。

夜读王承家县丞诗编 其二

宋代 楼钥

鍊句工深兴味长,固知家学富青箱。莫言一脔能尝鼎,更欲为余倾锦囊。

隐潭

宋代 楼钥

灵潭深入白云堆,带雨春云为我开。
乳石半空浑欲堕,瀑泉千尺正中来。
两军酣战鼓鼙急,一雨生寒霹雳催。
中有卧龙君勿狎,有时平地起风雷。

戏和三绝·傀儡

宋代 楼钥

假合阴阳有此身,使形全在气和神。
王家幻戏犹坚固,线索休时尚木人。

早起戏作

宋代 楼钥

枕稳衾温梦乍回,閒居不怕漏声催。
天明更欲从容睡,长被孙儿恼觉来。

玉版鲊次陆子元郎中韵

宋代 楼钥

鲟黄不减鲸与鳣,逆风鼓鬣喷腥涎。渔人不顾浪如山,谈笑坐致扁舟前。

一钩香饵不得去,何用大网相萦缠。挥刀纷纭脔肉骨,巨口噞喁诚可怜。

珍鲊万瓮不论钱,头颅万里赪行肩。星郎日参玉版禅,颇厌蔬食供盘筵。

尚书亲作孟宗寄,坐觉匕箸生春妍。却笑多事张茂先,光怪异说空千年。

重阳淳生日时年四十九矣

宋代 楼钥

汝生四十九年春,犹记双亲喜得孙。
当慕知非过能寡,敢言学易道弥尊。
喜吾父子为知己,赖尔诗书遂满门。
但得团栾长似此,年年萸菊醉清樽。

苏江阴挽词

宋代 楼钥

万卷蟠胸次,千篇秀笔端。
朝行期奋迅,贤路竟艰难。
虽号循良守,欠为文字官。
遗编幸无恙,留与后人看。

宜人杨氏挽词

宋代 楼钥

里闬依杨氏,年家托郑门。升堂从壮岁,择婿得贤孙。

妇德仪中壸,阴功燕后昆。尤怜吾女子,流涕说慈尊。

赠别章茂献尚书

宋代 楼钥

我辈重来鬓已皤,贞元朝士苦无多。
才堪柱石犹归去,柰此摧颓一老何。

题汪季路尚书所藏米元晖蒋山出云

宋代 楼钥

龙盘往昔名钟山,云起从龙意自闲。
肤雨须臾成戴帽,坐看膏雨满人间。

赵资政招赏川海棠次袁和叔韵

宋代 楼钥

少陵千古诗人杰,每见名花辄题绝。
锦棠无如蜀川盛,见说千林天染缬。
大篇短章合无数,忍对此花舌如结。
黄鹄衔子万里来,春光颇向东南洩。
槹閒老子携春归,移石郁林表高洁。
崇桃炫昼不足言,绝艳烧林疑益烈。
棠梨小红自退听,不待骚人定优劣。
两登蜀道归海滨,一琴一龟全晚节。
嘉招容我到花下,春酒新篘公自挈。
攀翻乱插人共醉,十二金钗不成列。
袁安参坐为长哦,同气相求磁石铁。
不须高烛映红妆,佳月自能明作哲。
红潮满病卧林间,风流谁敢来分别。

宇文枢密借示范宽春山图妙绝一时以诗送还

宋代 楼钥

范生本以宽得名,不学关仝与李成。
笔端自出一机杼,理通神会真其能。
横披小轴屡到眼,颇亦时能辨真赝。
未见弘大如公藏,茂树乔山春烂漫。
此图不是江南山,寒空青嶂疑商颜。
高高下下几佳处,庄家时有茅三间。
桥梁楼观各有趣,一夫驱驴何处去。
安得随入杳霭间,布袜青鞋踏空雾。
近山忽断见遥碧,天涯一望无中极。
胸中丘壑谁测知,铁屋石人惊笔力。
鹅谿六幅高堂空,终日对坐心神融。
看罢为我捲还客,自此归余境梦中。

蕉庵杂言

宋代 楼钥

环植峦蕉数十株,幻成方丈一屠苏。
几重青苍两边合,四壁穿空一物无。
早凉日薄坐其下,爽气肃飒风来徐。
此为天下易生物,不多岁月真可庐。
王恺谩夸紫步障,石崇安得青珊瑚。
寓居得地不亩许,好事便可传规模。
顾余老矣岂久处,后来得此自足娱。
若谓霜雪成摧枯,环台瑶室今何如?

水月园

宋代 楼钥

具美杯残意未休,相将重上望湖楼。
楼台忽已居平地,风月何曾识旧游。
更挈酒樽过水月,坐增诗兴满沧洲。
春风共约新桥畔,遥拜双龙万斛舟。

安恭皇后挽词 其一

宋代 楼钥

天作周文合,祎褕礼可观。屡陪金辇幸,几奉玉卮欢。

吴女簪新柰,梁房掩旧兰。春深蚕事起,谁复上桑坛。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竹坞

宋代 楼钥

几年种竹未成丛,一日归来翠扫空。
尽好闭门高枕臣,从今日日是清风。

观文殿学士陈公挽词 其三

宋代 楼钥

朝著登门久,词林辱眷深。代言称据古,议礼许同心。

去国临归路,还家寄好音。病中闻赴告,老泪动盈襟。

粮料院葵向亭

宋代 楼钥

结屋苍崖昼不哗,崚嶒乱石绕帘牙。
涛江渺莽三千顷,烟瓦参帘百万家。
雉堞环山余暮雪,龙楼耸阙焕朝霞。
登临可是望都省,但有葵心向日华。

赠犁春谢耕道

宋代 楼钥

归耕十三年,此来殊欿然。
一犁正春雨,君行欲何处。
我方买红船,重归寻旧廛。
君来早归来,勿荒负郭田。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