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杭川八景 其七 乌洲渔唱

杭川八景 其七 乌洲渔唱

元代 黄镇成

扁舟一叶任西东,烟水微茫处处同。钓罢归来无个事,数声欸乃夕阳中。

诗人黄镇成的古诗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一 太极无朕

元代 黄镇成

万里江天欲雪时,石梁斜路枕寒漪。山翁拟觅春消息,踏遍青苔未有诗。

八月稍告旱时雨沛然

元代 黄镇成

天际云初密,山尖日尚明。疾风摇竹乱,斜雨射窗鸣。

濯热乾坤德,悲秋畎亩情。又闻邻寇警,飞檄报徵兵。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一 五曲精庐

元代 黄镇成

歌棹曾穷九曲源,精庐迢递隐屏前。閒寻五曲樵溪上,三十六峰秋满船。

直沽客

元代 黄镇成

直沽客,作客江南又江北。自从兵甲满中原,道路艰难来不得。

今年却趁直沽船,黑洋大海波连天。顺风半月到闽海,只与七州通卖买。

呜呼江南江北不可通,只有海船来海中。海中多风多贼徒,未知来年来得无。

舟过石门梁安峡

元代 黄镇成

书画船头载酒回,沧洲斜日隔风埃。
一双白鸟背人去,无数青山似马来。
天际雨帆梁峡出,水心云寺石门开。
同游有客如高李,授简惟惭赋岘台。

五月调兵赴绥阳 其四

元代 黄镇成

五月炎蒸日似年,金龙山下有林泉。不知杖锡何时去,裹饭从师借榻眠。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九 敛华就实

元代 黄镇成

山亭流水雨初歇,杨柳桥头花正飞。直待清阴成子日,与君携酒送春归。

三华道中书所见 其一

元代 黄镇成

秋雨才收雨没沙,升平渐复到田家。村村晒白蚕犹茧,处处吹香稻正华。

春雨书怀 其一

元代 黄镇成

春深已喜冰霜尽,老大惟惊岁月徂。若待清明方纵目,人间风雨几时无。

会稽山

元代 黄镇成

安邑茫茫宅上都,东南万里播銮舆。遥观禹穴云如海,玉帛缤纷上计书。

为延平吴守实斋题张师夔画西楼酌别图

元代 黄镇成

栎翁平生丘壑徒,笔力妙与元徒俱。延陵公子远相访,为写酌别西楼图。

近山嵯峨石磊磈,远水荡漾烟模糊。垂杨先霜叶尽脱,老树欲雪寒梢枯。

飞楼缥缈出天外,下瞰万顷平流铺。若非浔阳浸月之江渚,即是洞庭落木之重湖。

有美人兮涉远道,念王孙兮怨瑶草。思临水兮送将行,更登楼兮慰情抱。

巍巍上国黄金台,迢迢一曲阳关杯。酒酣拔剑更起舞,志气上薄浮云开。

人生何用伤离别,海岳神交尽豪杰。澒洞风尘不可留,千里依然共明月。

还君此图歌我诗,安得与子同襟期。君不见平生鲍叔能知我,车笠鲜有相逢时。

金原先垄之侧涌泉甘洁

元代 黄镇成

山下流泉冷沁冰,渫荒开甃贮甘澄。穴通海眼鱼龙沸,波溢田膏雨雾蒸。

茶鼎夜寒分石乳,药镵春暖洗云层。寻幽有约烟霞侣,万壑千岩拟共登。

希韦子歌

元代 黄镇成

希韦子,自说平生住旴里。长身生鹤在鸡群,丰颔脩髯两颧起。

苍然神观九旬馀,老眼虽明不读书。平生作赋擅今古,勇猎阵马飞天吴。

海坛河上欧冶子,闻猿放鹤云台图。

惊涛激石下众壑,岩㠂磊碨相撑扶。东方千牍写未毕,太白万言词愈出。

海上一官清俸薄,老气生虹终不屈。归来至死一毡寒,至今遗墨留人间。

呜呼断圭残璧谁能惜,秪有吟魂招不得。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七 疏影横烟

元代 黄镇成

霜姿月骨夜棱棱,亦有轻烟一带横。聊似染空成淡影,幽香不减向来清。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九 峨眉

元代 黄镇成

峨眉楼阁现虚空,玉宇高寒上界同。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动九天风。

云连太白开中夏,月绕重玄宅大雄。师去想无登陟远,祗应飞锡验神通。

寄雷隐上人

元代 黄镇成

最忆高人住翠微,万岩千岫雪消时。林阶月在行香早,石屋云多出定迟。

栖树有僧留听法,看泉无客和题诗。松关不锁容相叩,定觅春山食紫芝。

道山夜坐

元代 黄镇成

夜久天空素月辉,飘飘凉气入絺衣。露华欲下仙人掌,河润应沾织女机。

江表尚传烽火急,关中暂报羽书稀。草庐老我南山下,自濯沧浪理钓矶。

春雨南田书事 其一

元代 黄镇成

流水三椽舍,桑阴五亩田。饭香分野碓,茶熟候山泉。

石榻看云坐,溪窗听雨眠。桃花川上路,应有钓鱼船。

春日山行杂兴 其四

元代 黄镇成

夜宿东屯月,朝行北渚云。地穿龙虎气,星列鸟鬼文。

白堕仙家酿,青精野客分。人言王子晋,笙鹤至今闻。

宿武夷

元代 黄镇成

秋日停车宿武夷,石坛云馆近天梯。几时来此山中住,结个松巢伴鹤栖。

黄镇成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34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