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黄镇成
莫猺射生蛮峒谷,窄裤短衣双赤足。前年应募作官军,恶少如云学妆束。
千村一过如蝗落,妇满军中金满橐。廌冠击碎且勿嗔,邻寇不虞吾所托。
五月调兵赴绥阳 其三
五月公私乏见储,师徒野掠竟何如。自怜无力操戈从,未敢偷安饱饭居。
清风逆旅 其一
系马门前日正亭,与君相见问知名。感君意气似相识,聊赠木桃将远情。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五 庐山
庐阜山阳几胜游,朅来重为虎溪留。千寻瀑布云霞冷,九派江流日月浮。
白鹿盘盘高洞晓,黄花采采故园秋。东南更有名蓝在,莫道诸方讯已周。
南山紫云山居 其十
绝境红尘远,高居白日长。僻宜人不到,静与世相忘。
宇阔星辰大,山虚水石凉。翠屏天外立,秋气晚苍苍。
赠叶山人
仙岩溪上叶山人,手佩青囊太古文。北极池从林邑下,南条山到蜀江分。
寻源屡识蛟龙宅,探穴长随虎豹群。更约秋风清霁日,与君高踏万重云。
李遵道枯木竹石图
老树槎牙倚半空,苍筠叶叶带秋风。欲将岁晚论心事,遥忆美人江水东。
腊月过里敦田舍
天高北风寒,日薄岁云暮。衰年畏奔走,乃复在途路。
山村投寓舍,所历遇亲故。具言违别久,相问未知处。
兹晨丧乱中,讵意忽欢聚。留客坐西窗,呼儿忙治具。
家酿熟未篘,旧醅邻所助。笋蔌杂梅䕩,火豆连蔬茹。
惭愧齿牙疏,杯盘宜我恕。鸡肥割黄膏,苦劝频下箸。
杂坐同几席,谁能嗔礼数。翁年当自宽,鄙野得真趣。
所愿息兵甲,田里无征赋。借屋傍流泉,从子山中住。
至节
至节新阳候,关山战伐场。冱霜宜应序,初日渐舒长。
草蔓寒终陨,梅花静自香。预谋烟艇好,春暖钓沧浪。
寄雷隐上人
最忆高人住翠微,万岩千岫雪消时。林阶月在行香早,石屋云多出定迟。
栖树有僧留听法,看泉无客和题诗。松关不锁容相叩,定觅春山食紫芝。
道山夜坐
夜久天空素月辉,飘飘凉气入絺衣。露华欲下仙人掌,河润应沾织女机。
江表尚传烽火急,关中暂报羽书稀。草庐老我南山下,自濯沧浪理钓矶。
和周凌云秋日光邑山行韵
闽岭秋深水树凉,原田耕穫岁时忙。无人画得农家乐,雨过青疏白稻香。
麻姑一宿
绝谷寒声浅,阴堂翠色交。拓书摩藓石,炊黍入烟梢。
瀑落投龙洞,云归养鹤巢。谁能招我隐,未用解人嘲。
谢边
冲雨来谢边,滑路沾泥涂。旧邻路相见,留我宿山居。
然薪燎我衣,取酒慰我劬。虽有骨肉亲,各在天一隅。
感子劳苦意,焉能念崎岖。
宪掾孟伯真
杜老题诗不到闽,千年风物迹犹陈。即今海内传新句,直待邯郸孟伯真。
题牛背醉归图 其二
岁久携家住白云,春风行乐任天真。颓然醉貌衣冠古,应是鹿门山下人。
游麻姑山用蒋师文韵
紫雾龙鸾月里游,白银宫殿海中洲。麻姑宴罢坛犹在,葛令丹成井独留。
滴雨浮岚空翠晚,飞花散玉瀑帘秋。谁能共食金光草,来住仙家十二楼。
题麻姑图有怀蒋师文
曾宿丹霞十二楼,水亭风馆不胜秋。故人天上无书到,自展山图看雪流。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四 衡岳
身随衡岳片云来,南极朱陵洞府开。八桂山川瞻鸟道,九疑风雨湿龙堆。
使华今日严圭币,祖印何年剪草莱。直到无生参学毕,逢人遮莫说轮回。
山家四首 其三
野衲来栖半屋云,一单犹贮贝多文。问他城郭山林事,手数轮珠默不闻。
山居春日杂吟 其四
平生海岳旧心期,万里风云入梦思。今日独从高处望,偶逢林寺一题诗。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34篇诗文
题剑水秋浦山房
春雨南田书事 其一
秋日杂兴五首 其二
南田耕舍 其一
南山紫云山居 其八
西窗昼雨
赠海中所藏顾定之竹
老僧翻经
南山紫云山居 其一
谷口 其二
铅山早行
岁十有二月庚寅立春丁亥之春也
负薪行
游麻姑偶题
黄仲文云松巢歌
送危山人归江西
三衢夜泊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九 敛华就实
宿富沙水西
杨子辅竹树小景
为吴松庵题古木疏篁图 其一
明州西渡
题定武兰亭
杭川八景 其七 乌洲渔唱
春雨书怀 其二
夕泛
五月调兵赴绥阳 其一
赠染笺周方大
还家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一 天台
雪舟独泛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七 疏影横烟
山居春日杂吟 其一
三华道中书所见 其一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九 峨眉
昭武图经载天子冈越王驻猎之地樵牧时得古瓦有罗纹雁翅之状坚致如 ...
南山紫云山居 其三
杭川八景 其五 云岩书灯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五 北桥春舫
送监郡库克楚通议公致仕归维扬一十二韵
题新城彭元履赈米卷
松江欸乃题李复礼松江渔者图卷 其二
学稼
山中杂诗 其二
从张子章假唐书观毕作此归之
秦原岭
题乌江庙
山家四首 其二
为吴松庵题古木疏篁图 其二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四 丹台梅月
早春感兴 其一
湖广提举黄子肃挽诗
南山紫云山居 其九
题辛庸之所藏子昂画渊明漉酒图并书归去来辞
登南山兰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