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论学示友人杂诗 其三

论学示友人杂诗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俗学牵缠醉不醒,而今指破与君听。沉迷传注何殊蠹,依仿科条即是伶。

过辙却来寻轨道,辞家翻去傍门庭。宣尼若晓今人学,应悔当时著六经。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游少林寺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名岳千峰锦绣围,中开宝地万珠辉。池涵德水青莲长,岭覆慈云綵鹫飞。

送青门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惆怅温陵酒,与君不再持。高情随地胜,孤迹闭门思。

落日人方远,芳郊意自迟。从兹三径社,吾亦懒吟诗。

上外祖李竹坡先生致尚宝政二十四韵

明代 王慎中

国运开贞泰,今王礼旧耆。颁旌招野伏,惊代擅雄姿。

邦俊推公望,朝章属令仪。丘樊驰束帛,海峤动纶丝。

玉署初移宠,金扉后命贻。西垣瞻日殿,内阙切云司。

雨露青冥润,弁缨象纬疑。秪言翔岳鷟,讵意曳涂龟。

道大经徇禄,几先果避时。竟忘魏阙眷,不废考槃词。

临组惟三揖,封章恳一辞。皇心揆赤悃,温诏下彤墀。

计决群贤早,名高一代垂。沧波薄赤绂,黄发狎青鹥。

栖谷情自得,还山迹信追。直嗤少室出,谁赋北山移。

茑户琴书暇,筠庄岁月迟。江天疏远目,花鸟怯新诗。

傲世南阳蠖,寻仙绮里芝。瑶兰湘畹纫,玉树谢庭枝。

峻节元齐杜,养真亦寻雌。登龙汉士慕,歌凤楚狂悲。

尚想篇翰接,终虚几杖随。因风敷此曲,遥望碧云涯。

赠写神徐子美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龊龊模形宁足贵,区区谨貌亦非工。看君用笔踌躇处,都在一双阿堵中。

饶州公署

明代 王慎中

萧条人吏散,孤坐发深思。草色新凉重,蝉声落日悲。

言忘观物处,心静闭门时。道在无形累,求閒翻自嗤。

莆阳龚生名应龙号潜于

明代 王慎中

神龙神不测,勿用为时屯。沕穆形难偶,深潜德可论。

知机犹户坯,好遁是泥蟠。问易将因尔,又忘得象言。

周石崖督学擢广西参知寄此送之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道术陈良是,丘坟倚相亲。章缝探奥室,文物起来尘。

变豹方成蔚,灵蛇尽握珍。还将今礼乐,往靖桂嶷人。

访顾东桥聂村山庄

明代 王慎中

先生躬学稼,鸡犬数家村。种树因山性,穿池得水源。

槿篱晴雨长,麦垄午风翻。四体不勤者,兹闻农圃言。

予以事由陈趋项周梅崖参知方自项还皆以夜行造次相逢顷刻而去

明代 王慎中

多事穷奔走,幽襟待细论。如何逢路侧,还向夜中分。

色笑匆匆接,清言悄悄闻。劳生元易感,况复睹离群。

看青门画漫题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黄粉丹青各未施,解衣盘礴欲何为。袒跣狂呼惊急起,傍人尽道长康痴。

仲冬朔日江行

明代 王慎中

心想定何依,摇摇共席飞。壮图惊节变,直道与时违。

迹比虞翻是,才方贾谊非。精诚嗟靡托,捐佩侍江妃。

金山杂诗八首 其七

明代 王慎中

青郊迤逦接城闉,湖水西来绕御津。锦里豪华纷转日,芳原池御错围春。

金堆石谷朝专宠,玉浚卢塘帝近亲。三辅选迁元此地,五陵侠贵定何人。

宿万石山道院

明代 王慎中

暮赴松门非为倦,欲依妙境息奔波。灯前鸣磬山中静,石上流泉雨后多。

秋气渐深闻木叶,天机忽长在岩阿。踌躇未决投身计,荏苒其如老至何。

挽黄母

明代 王慎中

三十未亡人,能甘集蓼辛。归逢地下面,不愧嫁时身。

阁闭窥帷月,梁馀点镜尘。杯棬诸子废,口泽自如新。

游五老峰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悠然独抱此,含意在乾坤。陟险消多病,寻真契寡言。

桂丛冬亦茂,石室午方暾。倚杖神凝处,泉声树里喧。

郡侯方西川与钱塘缙上人雨中郡斋夜谈走笔奉柬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政理日清净,郡居类化城。云峰帘外变,雨气署前生。

淅沥琴书润,萧条几簟清。夜深悬溜急,法辩自同倾。

游清源山同洪芳洲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曰余怀素志,将子有知音。即兹山与水,何必弦鸣琴。

扪茑亦同干,酌泉时共斟。无言徒脉脉,相偶意弥深。

送陈司训奔丧还严州

明代 王慎中

摇摇心曲似旌悬,望市过城益黯然。力尽市趼行岭外,眼摧双涕洒江边。

猿啼于越千峰雨,星带严滩独夜船。旧日门人来卒业,经中应废蓼莪篇。

游紫云庵至上中化成寺山中独行迟同游薛陈二子

明代 王慎中

闲行随去迹,独往昧前期。流水时相引,空山只自知。

香烟松际袅,暗雪竹间滋。兀坐探林晚,中心有所思。

桐川客舍

明代 王慎中

风雨惨灯光,无言坐北堂。主人及中夜,问我自何方。

名姓惭难告,衷怀暗独藏。殷勤鸡黍惠,欲去不能忘。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