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登鸡鸣寺阁寄友人

秋日登鸡鸣寺阁寄友人

明代 王慎中

峻阁暮跻攀,凉风振客颜。青天湖外尽,平野雨中閒。

鸟度孤云去,人随落叶还。如何属延伫,伐木响空山。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题双桥别业为倪考功大夫赋

明代 王慎中

石桥人不到,云水自为家。峰势低窗入,溪流向峡斜。

田园三户低,草木四时华。拂席残云恋,垂帷白日赊。

穴开成凤羽,畹艺茁兰芽。振鹭天庭后,鸥飞多少耶。

元夕示舍弟道原

明代 王慎中

百事婴心感我生,因耽寸禄竟无成。行年三八仍过七,岁月空多作尔兄。

送方

明代 王慎中

豫章解䌫雪晴消,计及长安淑景遥。垂柳新阴看向苑,啼莺初晓唤趋朝。

心同江水知归海,身在钧天喜听韶。左个春开应有问,何如衢室帝为尧。

江千春评事使南昌予适以事行部丰城走笔寄赠江雅善鼓琴因以琴为赋

明代 王慎中

古琴宛转作龙形,丝白桐坚各有名。桐出峄山孤干植,丝从天汉七襄成。

何言异质元同调,不是知音岂发声。水绿山空清夜里,如闻别鹤两方情。

西江月 咏芙蓉四首 其二 月中芙蓉

明代 王慎中

宝镜香奁正展,银钩帘幕初收。佳人顾影爱娇柔。

独整红妆新就。

皓魄团圞敌面,金波潋滟凝眸。三星历历挂檐头。

似惜芳期难又。

哭吴懋献进士久不克葬

明代 王慎中

寂寞百年身,桐棺三寸贫。归程魂作旅,寄处燐为邻。

行哭悲妻子,冥心托友人。薤歌嗟路绝,欲唱又无因。

同吴泉滨游灵源山紫云室访静上人

明代 王慎中

千峰高处一峰深,未到遥闻钟磬音。径路渐通难进步,山门忽睹已生心。

色空矗矗迎窗岫,禅寂嘤嘤在树禽。愿与尔投庐远社,莫凭陶令傲东林。

至馆视芳洲读处因书所见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斋閤本来无长物,读书人去各依然。唯有一床经坐处,两当自膝已皆穿。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满江红   黄东石大参辞官治园赋此嘲 ...

明代 王慎中

妙画雄筹,不持去、经营三晋。何错计、归占营亩,为园旋垦。

薙秽施将擒虎手,锄荒使了游牛刃。更踰涯、可笑枉劳形,空遗馑。

匀土脉,知燥润。节人力,明慢

送赵教授志贞

明代 王慎中

居藩寂寞久无欢,聊为伊人一解颜。嗒然语合形骸外,去此交解神气间。

共指驰驱循大道,更期著作副名山。一尊临路情难尽,原草含黄暮雨间。

病中柬可泉与可泉别久极思一见而病不能往情见乎词

明代 王慎中

末由披宿雾,空此挹高风。病意翻增剧,交盟始信穷。

世情经历后,心事寂寥中。知尔欲相见,而今只一翁。

山魁途次与芳洲分手

明代 王慎中

亦知隔岁还相见,且忍兹晨暂别离。红树满林人默默,青山斜照路迟迟。

宗室西亭折梅见寄漫赋此为谢

明代 王慎中

冬尽梁园见早梅,美人折赠数枝来。应是同心遥托物,细看芳㓗岁寒开。

少年行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百场纵博百场赢,万目窥觎万目惊。垆头更醉须臾尽,不赌金钱只赌名。

偶怀

明代 王慎中

愁绪乱无端,人情急似湍。孤根元有植,枉道亦何难。

独酌不成醉,强歌聊自宽。世无知心者,应谓予不谖。

生日自述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早脱风波难料迹,尚存沟壑未填身。朝昏赋芋怜狙辈,寥廓翔鸿笑弋人。

出户渐看栽柳大,行园最爱药苗新。欲知晚岁栖迟意,海上鸥群已可驯。

灵源紫云室赠静上人

明代 王慎中

在世还随出世缘,相看去住两超然。山门相送无劳远,还拟来参后乘禅。

同郭水部子愚东郊相土因游邵氏庄

明代 王慎中

郊行不废观游兴,戚里园中事事幽。变幻群峰开华岳,霏微五月动清秋。

风来绣户闻啼鸟,雨溢金塘聚浴鸥。杖策况随沧水使,解缨长羡白蘋洲。

莆阳龚生名应龙号潜于

明代 王慎中

神龙神不测,勿用为时屯。沕穆形难偶,深潜德可论。

知机犹户坯,好遁是泥蟠。问易将因尔,又忘得象言。

登山险绝已非人境遂赋游仙招隐之歌游仙歌

明代 王慎中

今我忽兮不乐,驾言游兮名山。陟岩岫兮崆嵑,蹑绝顶兮㠝岏。

烟霏霏兮云在下,信斯美兮非人寰。山中之人兮冰雪颜,沆瀣饮兮琼膏餐。

神炯炯兮霍耀,肤绰约兮流素丹。糁瑶蕊兮翳文芝,饵五术兮佩华菅。

驷玉虬兮驭凫鹥,凤凰翼盖兮翔文鸾。宓妃婵媛兮后乘丰隆,屏翳兮郁以承銮。

纷飘飖兮下御,倏往来兮山之间。辟天阍兮延予,启玉粲兮嫣然。

导予兮元秘,授予兮灵诠。揖洪厓兮为侣,快执袂兮偓佺。

朅浩荡兮高举,极玄圃兮阆颠。超溟涬兮若视,遗龙蠖兮空筌。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