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由德安去庐山只一舍而予以事趋省不果再往

由德安去庐山只一舍而予以事趋省不果再往

明代 王慎中

忆在南康郡,一拜匡庐君。濯缨瀑泉水,长笑石耳闻。

正拟佳游再,其如尘事纷。去兹知不远,空返欲何云。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刘函山田庄宴集同顾雍里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白日永留欢,田园胜事偏。盘餐兼野蔌,厨火杂村烟。

逸兴看中圣,高谈接上贤。相忘宾主意,留滞不言旋。

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明代 王慎中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

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唐娄江明府邀游九日山同黄竹溪东石二公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夫君善为政,自鲜簿书情。张幕人皆睹,传杯吏亦清。

花冲壶矢落,云逐舄絇生。造次成游赏,应留此地名。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七

明代 王慎中

善决奇谋成败顷,坚持大信赏罚间。云烟扫荡归虚壑,草木昭回穷发山。

钱侍御宿天池寺疾作召医予属有事不及往问以诗代柬

明代 王慎中

闻君耽卧南山阿,为恋绳床起病魔。法鼓恋声生寂灭,香池涵照洗烦疴。

翻经半与方书杂,飞霭偏从枕席多。问讯有怀难自往,空令示寂作维摩。

送宋龙门行甘州太仆

明代 王慎中

碛路萧萧关树微,君行万里事戎机。忽到河源知地尽,试登陇首见人稀。

时平塞下降羌静,野旷秋馀牧马肥。却笑汉家求大宛,贰师再出只空归。

西江月 咏芙蓉四首 其四 霜中芙蓉

明代 王慎中

熻熠偏增淑态,晶荧直逼明姿。银缸高照最相宜。

撩得芳心难睡。

影闪虚疑态去,光摇错认娇随。中宵魂荡笑贪痴。

枉被无情勾引。

塞下曲五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日落沙场边马鸣,芦笳四起助悲声。春风不到黄花戍,朔气长悬白草城。

送何参议分守承天

明代 王慎中

当年白雪流歌地,此日黄图启箓基。代卜共瞻龙起处,纷游犹记雁飞时。

离宫草树丰驰道,原庙衣冠閟奉祠。最是圣情勤远念,榆乡节使选材移。

题箬溪草堂赠顾中丞

明代 王慎中

箬溪溪上箬阴繁,主人葺箬卜溪源。近市荒惟三亩宅,负城幽是一丘樊。

雨滋兰蕙看成畹,径长蓬蒿渐塞门。大德如今俱小隐,壮怀相对欲何言。

病中李君度见访家僮绝不为通走笔柬之

明代 王慎中

闭关非为疾,性本好沉冥。论学刊中说,修形正内经。

诀从静者悟,语忌俗人听。已戒应门毕,君方来叩扃。

请告弗允后寄蔡比部道卿

明代 王慎中

无才岂料乞身难,强学城东且闭关。世事浮云机久息,故园芳草梦空还。

春栽药品因多病,日理图书转觉閒。不得自矜年少壮,相思一夕损红颜。

春雪同省长诸公宴集

明代 王慎中

绛烛燃霄深院阑,广庭积雪不生寒。春声笛里梅花落,夜色杯中竹叶乾。

坐上拂衣先起舞,灯前改席更留欢。人生分合兼衰健,今夕须知一醉难。

初祖洞赋得四物 其一 㘙树

明代 王慎中

百文岩前无限树,繁条布叶备书经。文字不立何所用,空留千载色青青。

送陈学颜辞亲应举

明代 王慎中

却敛黄香扇,行穿季子裘。书将随计吏,富且谒诸侯。

舍馆鸣鸡梦,关山叫狖愁。明珠光照乘,莫向暗中求。

漳南山閒寂海上人开堂半岭法力高胜予颇资参叩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峻绝孤峰透步难,黄龙三问是岩关。绣鸳呈出针纹隐,骏马自惊鞭影间。

章二洲以侍御谪推兴化府叙复扬州郡丞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维扬风物好,不比汉长沙。半刺官虽冗,量移渥已遐。

娥眉空贾妒,白璧本无瑕。好取原冠拂,朝中待触邪。

由德安去庐山只一舍而予以事趋省不果再往

明代 王慎中

忆在南康郡,一拜匡庐君。濯缨瀑泉水,长笑石耳闻。

正拟佳游再,其如尘事纷。去兹知不远,空返欲何云。

赠乡饮酒众宾张

明代 王慎中

皇家文盛日,海㝢泽熙辰。遵让兴东序,迎阳及上春。

三衣参旧礼,八簋备常珍。象璧池形凿,鸣鼍鼓奏振。

若翁跻保艾,末俗见含淳。抱瓮除机械,为樗逭斧斤。

全真同楚老,忘力比尧民。齿号邦人父,贤充国子宾。

衣裳明主赐,几杖列侯陈。有祝宁忧鲠,无愆可饫醇。

威仪终秩秩,观听自欣欣。在燕非毛发,能将义接人。

送蔡东洛赴铨改官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不耽数斗米,高意似渊明。来往都乘化,荣枯岂吝情。

雨中孤棹去,膝上一琴横。举世知音少,希弦何用声。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