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莱阳姜忠肃公祠神弦曲四首 其三

莱阳姜忠肃公祠神弦曲四首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神之来兮不归,谓是吾王之赐兮百世其依。典礼皇皇兮讵赋式微,朝游石浦兮墓宿天门之陲。

佳儿佳妇兮追随,时有发鸠兮荐以蕨薇。吴门虽庙祀兮非神所栖。

诗人全祖望的古诗

游故水部郑君休园用嶰谷旧韵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为问符卿墅,荒荒落日昏。名花天上去,乔木道南存。

尘梦消江市,林峦近野村。风高云倍迥,诗思满篱门。

同年姚君述祖出示家传,因属重撰墓碑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峨峨少保昔专征,坐啸能招横海鲸。仗剑近临欧冶地,受降远度荷兰城。

劳臣报国天谁障,功狗攘封众未平。勋册到今留秘箧,文孙何以振家声。

江门谒陈文恭公祠因访文恭服玩遗器各赋一首 其四 茅笔

清代 全祖望

圭峰石上三茅君,曾为讲堂供奉殷。今日阳春私淑者,何当分策管城勋。

初八日,甘谷招饮,题其小照五卷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有诗已成冢,殉以所断髭。消磨历半世,坐失鬑鬑姿。

著老书屋分赋梅事予得吟梅

清代 全祖望

徙倚南枝下,霜髭断几茎。有香慰幽独,无句写孤清。

雪酿高寒景,山深太古情。微吟犹未竟,天上已参横。

樊榭北行

清代 全祖望

尔才岂百里,何事爱弹冠。鱼釜良非易,茧丝亦大难。

瘦腰甘屈节,薄禄望承欢。倘有清吟兴,休从簿牍阑。

堇浦移居吴山之麓索诗为赠

清代 全祖望

旧属都宫地,新称高士坊。幽居忘出处,遗事感兴亡。

山上炎云紫,床头夜雨凉。明朝登绝顶,一览尽钱唐。

同年姚君述祖出示家传,因属重撰墓碑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曾闻跋扈少年场,家具曾无担石藏。玄雾一朝传豹变,炎云万里破龙荒。

澎湖毒浪先归命,越绝神山并有光。为卜高门终复始,请看乔木蔚生香。

元已前一日之行省甫出城十里风雷大作泊高桥再宿始行

清代 全祖望

天岂有不祥,动威加韨除。下土虮虱臣,一叶阻沮如。

前村杏花好,堕地嗟沦胥。聊复烹江鳐,为酹刘相如。

信宿姚江舟中偶作三哀诗

清代 全祖望

天上客星人经师,湖学风规差似之。冷官蒿目际阳九,赤手安得匡危时。

恢复人心第一檄,传者窃笑闻者嘻。岂知天地遽崩裂,竟坐此故成陵夷。

乃信岩彊在方寸,不恃高城与深池。差喜臣心尚无恙,未须讨贰勤济师。

妙高台上乾净土,残山足与寸心依。吁嗟世道日沦陷,莫卜此心来复期。

大招广招不可返,茫茫忧患何人知。临风遥溯足三叹,重泉应与我同唏。

海门弟子谁先传,石梁铿铿儒而禅。有客从之得妙谛,乱后灵光尚岿然。

四明山中茅一把,醒即读书倦即眠。腥风血瀑遍下界,而我神游炎黄间。

偶然小诗鸣自得,摆脱篱落追天鸢。律以学统或未粹,要其风格良孤骞。

百年浙学久坠地,石梁薪火亦荒烟。樵牧安能认带草,苏园寂寂无故毡。

东陵一生真狷者,苦节凛冽吐寒芒。祥麟降生偏不偶,天实厄之当沧桑。

桃源何处避何所,一洗头颅归竺王。岂以军持谢世事,翻从鱼鼓担纲常。

可怜潭上一亩居,欲扶九鼎则已狂。十年雪窦混姓氏,晚窜福岩竟沦亡。

慈云不足消冤怨,祈死得死何堂堂。曰故遗民非衲子,死返初服朝毅皇。

谢翱方凤不终泯,山水为之留耿光。三哀赋罢山鬼啸,春潮夜涨天苍苍。

奴子胠箧而逋得三绝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初筮丧僮仆,再筮丧资斧。剩馀笥中作,斯人弃如土。

花间偶成

清代 全祖望

每于极盛须防厄,看到将残倍有情。惭愧斯人长寂莫,不华不实度虚生。

病甚有作 其五

清代 全祖望

湘东一目已郎当,何堪更晦半面妆。从今合眼亦自好,更莫夺我灵府光。

东粤制抚以天章精舍山长相邀辞谢不得齿发日衰乃为五千里之行非予 ...

清代 全祖望

忽忽暮春日,茫茫五峤行。庭前书带草,远别最关情。

题秦馀山人画芝卷

清代 全祖望

莫忧净土稀,尚有吾庐在。采采神芝生,附以石磊磊。

画兰不画地,翻笑所南隘。

江门谒陈文恭公祠因访文恭服玩遗器各赋一首 其二 玉台巾

清代 全祖望

玉台巾制已无存,湛子犹传葵笠尊。有客切云冠奡兀,白头访古到江门。

南圻馈药

清代 全祖望

拜受百九药,于焉清躁心。感君视和齐,惠我过南金。

下以中冷水,侑之绿绮琴。

周忠介公墨城诗为沈宝研作

清代 全祖望

此研犹馀碧血痕,蓼州手泽重瑶琨。虎疁地脉纷横从,胥浦潮声共吐吞。

党部已随城社化,墨池剩有水云存。风流更忆寒山叟,一卷长笺应细论。

寄张靓渊于京师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东华软尘十丈馀,何王之门堪曳裾。草堂夜鹤怨蕙帐,北风其凉盻南车。

紫山茶

清代 全祖望

曼陀方外花,于法应衣紫。署名曰都胜,力与牡丹齿。

暮山烟光凝,悠然见天咫。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68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