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千灯传静刹,四绝号虚堂。已是金银界,仍为翰墨场。
外弟李定少卿挽诗三首 其二
少列吾姑子,怀能负俊良。歌诗追李杜,笔札出钟王。
道指三千远,年踰六十亡。嗟哉长已矣,冠剑失威光。
暖风
薄袂攲云散,轻盘舞袖低。帘疏荡楼阁,尘暗逐轮蹄。
絮乱垂杨道,香流种药畦。春窗恼春思,一枕杜鹃啼。
惠
烧香运水及煎茶,谁识庐山惠远家。社客若来高著眼,不须平地觅莲花。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望秦楼
纵观沧海陟高峰,巡幸无名是祖龙。留作后来真赏地,望秦楼阁一重重。
留题悦亭因简何若谷都官
翠柏环庭数亩间,萧疏仍是枕江干。都如君子怜松茂,半为主江谙岁寒。
素壁留诗多健羡,画船过里暂盘桓。因公此景予心喜,亦有高斋待挂冠。
观潮因寄五弟拊生日
祝弟生辰不惮遥,元丰六稔庆三朝。源源祺寿来无尽,一似钱江两信潮。
次韵提刑张广民度支射中金钱
百发秋毫不少偏,宜应佳兆中青钱。鸣弦迅发心先正,破的劳观眼欲穿。
赏劝坐添杯上桂,咏歌宾许幕中莲。古人一箭功名立,岂止文章独炳然。
次韵何若谷中隐堂观棋
春昼僧房静,楸枰战气豪。斜飞沙塞雁,奔怒海门涛。
决胜周旋久,阴谋计较劳。岂知中隐士,心不挂纤毫。
言怀寄三兄
沿牒非吾土,逢春忆故园。于今佐犀帐,经岁别鸰原。
讼简仍开卷,时平且属鞬。江乡去千里,凝睇一销魂。
次韵张唐民都官道中有怀
言念离情积有年,朋心金有孰为坚。殿庐未入承明直,郡阁先传太守贤。
且向天涯行五马,不妨神液溉三田。闻公比悟庄生指,于此纷华已泊然。
题陶朱公庙二首 其一
为国谋深身自谋,飘然归泛五湖舟。虽云文种知几晚,未必忠魂为蠡羞。
因海印行感旧寄蜀中故人
我车出蜀十年强,感旧情怀未尽忘。有问老衰师为道,心如冰雪鬓如霜。
庭楠
彼美庭楠植,基培几十年。夜来全庇月,晓去薄生烟。
万叶光齐动,双株影共圆。幽楼疑有鹤,清响为留蝉。
饮对传三雅,琴依按七弦。河阳花自媚,彭泽柳空眠。
势翳门阑静,阴清几案鲜。不才逢讼简,吟绕强成篇。
次韵李元方即事
壮岁胸怀独感时,肯随寒暑似民咨。能思损益长开卷,任有閒民不负诗。
趣向已为污俗笑,声名须共古人期。茅斋寂坐生秋思,无语西风夜月知。
宿房公湖偶成
广汉园池蜀自无,却思房相未如吾。浙东归去君恩重,乞得蓬莱与鉴湖。
岳麓寺
古木与云齐,门前百丈梯。我来烦想涤,疑是过灵溪。
次韵文学士寄仲南长老四句
休官休问几人曾,归约林泉有衲僧。况是本来安乐地,曹溪何用见南能。
引年自喜
乾坤报不得,犬马恋无缘。请有再三渎,生踰七十年。
云山充素志,霜雪满华巅。远矣日边地,归欤春暮天。
滩长钓台客,棋久烂柯仙。去乐林泉下,何劳一指禅。
和沈太博见贻
待得清明已半春,幕中何许可娱宾。堵观不是穿杨手,珍重贤侯诲尔频。
次韵江原方任太博见寄
锦城之别重吁嗟,人事缤纷走岁华。遗我诗篇来有意,忆君魂梦去无涯。
秋惊蜀岭更书近,云掩闽山故国赊。闻说政成风俗好,又添和气乐人家。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一
和诗僧栖诘求诗
登章贡台
侄婿郑庭晦与予
和沈太博小圃偶作二首 其一
仙水洞
和虔守任满前人香林寺钱别
勉郡学诸生
题濯缨亭
辛巳青州玩月有怀
游南山宿盘龙寺
赠狄节推
退居十咏 其一 高斋
渔父五首 其一
次韵运使荣諲学士游净众寻梅
题三井瀑巾
入蜀江上对月
题毛维瞻懒归阁
和何节判观水
自温将还衢郡题谢公楼
饮宦
江上遇雪
谢蜀倅卢夏郎中惠诗
己未岁除言怀示诸弟侄子孙二首 其一
武林冬至日即事
和颍川二徐学士
送前人还都
和沈太博会春晚归
送郑琰大夫赴建昌军
览先祖太傅留题国清寺继和
月夜听僧化宜弹琴
渔父五首 其三
题张唐英秘校桂香亭
题甘棠楼
同信守赵诚司封会灵山亭
寄酬蔡仲偃都官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六
和前人见寄 其一
送张唐英太博
退居十咏 其七 归欤亭
寄酬前人上巳日鉴湖即事三首 其二
步虚宫
次韵程给事登蓬莱阁偶成
题东报恩寺
经乐清寄前县令周邠
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一
退居十咏 其二 水月阁
谒广慈大师诗颂 其二
题隐者邵醇郊居
续梦中作
登望越亭寄程给事
题灵峰寺
过岭回寄张景通先生示邑下同人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
送前人赴阙
别杭州
送僧得赐经还永嘉
寄酬齐州曾巩学士二首 其二
过严陵呈前人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鉴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