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 其十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 其十

清代 陈恭尹

濯濯清姿不易形,岭南霜树未凋零。东皇行处无人见,凭仗高枝著意青。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送云在青入都

清代 陈恭尹

如何万里赴幽燕,正是蕉黄荔熟天。南海歌骊飞雨外,西风骑马转蓬前。

壮游尚觉光生路,旧识应惊雪满颠。朝右近多交好在,帝城云日与留连。

湛用喈折并蒂兰一枝见贻予既拓落于时兼有悼亡之戚空斋嘿对触兴为 ...

清代 陈恭尹

九畹多劳植异根,一枝真称野人轩。似伤萎去将随草,却笑生来即碍门。

茎紫或曾充楚佩,心同端不负兰言。只愁晤对香光下,双影偏销独夜魂。

凤山骊歌十章送徐侯戢斋赴召入都 其八

清代 陈恭尹

吏才况是出巍科,五十年来未见多。赤子岂知蒙帝力,白头一老尚能歌。

运心轩

清代 陈恭尹

相生奇正本无穷,制胜全资整暇功。一矢雍容升揖地,甲兵千万在胸中。

走笔送梁台佐赴粤西幕府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草堂过别语悬河,侠士肝肠世未多。前路有人能问我,一竿头白对藤蓑。

九月晦日同王惠州王础尘连双河诸公集石公精舍送秋同限蕉字松字二 ...

清代 陈恭尹

黄花开尽转无聊,处处园林战绿蕉。顿觉朔风凝玉露,不知明月变凉宵。

郊西满目登新稼,物外何人识后凋。想到北庭冰可折,最分寒燠是今朝。

柬于连平南溟索香海棠花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草木文章日以滋,奇香美色尽于诗。使君搜句穷天壤,异物嵇含尚未知。

铙歌 其十六

清代 陈恭尹

大虎门东海共天,承平不废耀戈船。楚烽昨月传双羽,五岭南边只晏眠。

题吴山带墨竹送吴晋涛归宜兴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故人笔墨醉方工,数叶垂垂亦不同。画里只今成旧雨,画溪归去是春风。

题纫佩图为李君作

清代 陈恭尹

不冠不袜意悠然,散诞丰仪似列仙。身外不曾图一物,五千文字是家传。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北仕燕都西住秦,南来使节动星辰。多年已作罗浮梦,满眼梅花树底人。

游猎词

清代 陈恭尹

白凤襜褕白玉骢,银鞍煜爚坐春风。弯弓偶失青门兔,心在天山雪色中。

次答张宗肃端溪有约不值之作

清代 陈恭尹

溯洄秋水同高峡,来去轻帆隔一时。风里几行鱼拜浪,沙边终日鹭垂丝。

将期泊处吟圆月,悔不中途命楫师。鹢首相迎成错过,和歌今者更迟迟。

祝刘太翁

清代 陈恭尹

赤帝歌大风,横汾继其轨。中垒较群籍,七略奏于子。

由来放勋裔,文思有攸始。况乎漆沮间,西京原帝里。

夫子综古今,六经得源委。神龙潜且确,雏凤翔而起。

嘉遁既以贞,耄期亦伊迩。容颜迈少壮,视听无衰毁。

烛下作细书,千言盈寸纸。吾闻兹泉旁,姜牙有遗址。

石室足栖迟,垂钓应得鲤。鲤中有奇文,用介杯中旨。

增城村居即事 其五

清代 陈恭尹

才生文字即风波,鬼哭虽然吏亦歌。三尺龙泉方寸印,不知谁较杀人多。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 其十

清代 陈恭尹

濯濯清姿不易形,岭南霜树未凋零。东皇行处无人见,凭仗高枝著意青。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 其十二 竹径

清代 陈恭尹

结根幸在兹,绿筠长可保。涌翠为波涛,秋声满晴昊。

三径净无尘,风影自能扫。

高固斋以长歌赠别赋答

清代 陈恭尹

我生不辰稀所慰,唯以同心作同气。同心海内几人存,白首尘中觉无谓。

与君相知三十年,未曾识面心先传。穷通夷险每在眼,眉宇笑貌依希然。

去年握手仙羊石,今年大醉嵩台驿。狂呼绝叫许谁闻,座有王生老髯客。

三山五岭本同风,千里帆樯指顾中。朱明之末赵宋似,车辙幸不厓门同。

田横岛上多义士,无成无败皆英雄。高牙大戟今满地,独少毛锥为表忠。

高侯好事古希有,油素铅椠不离手。引商刻羽固所能,水澨山陬恣求取。

前年北谒十三陵,鬓丝如雪须有冰。长安公卿争请乞,小书夜夜篝寒灯。

长歌赠我声声泪,虎卧龙跳千百字。途穷时暮予何言,忠搆身危当日事。

升沉何必问君平,大有同人偶复呈。火天上下固一揆,卦序后先如弟兄。

且将欢笑乐今日,莫使临岐感叹生。

题蝴蝶图

清代 陈恭尹

南华曾作梦中人,又向罗浮现化身。七洞仙花时满地,何心更忆杏园春。

屈翁山六十一举第五子阿需值其母八十七寿赋诗索和次韵四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衰龄未觉鬓丝侵,信是贞松晚翠深。五色舞衣儿子态,百年加翠老人心。

庆云嫩叶偏馀荫,慈竹抽芽便作林。况复三阳新节近,东风黄鸟有嘉音。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