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日柬崔俞飏

九日柬崔俞飏

清代 陈恭尹

扁舟晒药古谁同,来往乡城咫尺中。心力自行菩萨愿,须眉元有逸人风。

九还丹火看将熟,七字篇章老愈工。家有菊坡遗本在,愿分新蕊到衰翁。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陇头流水歌辞三首

清代 陈恭尹

陇头流水,流离四注。念我劳人,终身霜露。

弱水可途,坚冰在须。时无英雄,咄哉丈夫。

上阪下阪,秦川在眼。左手把鞭,足不能前。

诃林怀古同诸公作

清代 陈恭尹

粤山自北来,西城势宽衍。阛阓百万家,中有梵王殿。

雄风固所存,古色不自炫。遥遥三千载,春光递流转。

曾是虞翻宅,昔为赵佗甸。九州不一姓,兴废如邮传。

如何一塔地,独使卢能擅。须发彼所捐,宝之若旒弁。

至今菩提树,根基互相禅。中心半枯朽,万叶犹葱茜。

佛法始东来,经纶多纠缠。宗风振自兹,宇内为一变。

继以首楞严,羽翼相后先。奇文阐妙义,笔授留遗砚。

乃知最上乘,枢纽存斯院。镇以铁浮图,千佛皆身现。

干霄七层起,锢地重台奠。锡以罗汉画,神彩流唐绢。

听法有睡猿,拥彗向人面。访古驻干旄,开轩极流眄。

行厨具尊酒,老衲供茶宴。集木啭黄鹂,拂池度双燕。

朱萼槛外明,青峰楼上见。遥钟发暮景,刻漏催壶箭。

车马一分镳,将归有馀恋。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不知何处问阳回,但觉残年万物催。关外虎头无定远,世间人面有牛哀。

颇疑孤竹移贪水,真信昆池是劫灰。赤地比来馀万里,青春不到白龙堆。

钜鹿公主歌辞

清代 陈恭尹

官家出游乘驷驖,毳殿连房象宫阙。

殿前女子持绛节,手弹琵琶颜照雪。中宫西宫同羽猎,何以知之双鬟结。

寄何孟门时客琼南二载矣三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唱和谁同水一方,今年稀得见篇章。看君亦是虬须客,莫到扶馀便自王。

屈翁山见过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潜鱼脱于渊,濡沫犹相依。何况双鹓雏,羽翼当未飞。

别子未经旬,中心恒苦饥。析我园中薪,言烹菽与葵。

小子从外来,有客缁其衣。披衣急出户,果谐心所思。

相携历堂阶,欢极无文仪。素琴为君弦,浊酒为君开。

黎立臣救溺纪事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一棹乘危岂易料,是时风雨正潇潇。知君善庆今无限,及第当年但蚁桥。

铙歌 其四

清代 陈恭尹

沥湖南北草青青,新筑湖桥过射亭。宝月台边弓似月,七星岩下剑如星。

建昌河上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十月辞西山,苍茫日东走。迟迟闽越路,东风变杨柳。

扁舟乱河曲,旅泊成搔首。无衣知春寒,独宿知夜久。

茕茕远行子,才知慕父母。

曲肱处自得居为王云庵赋

清代 陈恭尹

一肱伸缩总吾身,偶枕闲斋梦亦真。世上浮云皆外物,个中谁是独醒人。

屈翁山六十一举第五子阿需值其母八十七寿赋诗索和次韵四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衰龄未觉鬓丝侵,信是贞松晚翠深。五色舞衣儿子态,百年加翠老人心。

庆云嫩叶偏馀荫,慈竹抽芽便作林。况复三阳新节近,东风黄鸟有嘉音。

乙亥除夕同袁密山史蕉隐蓝公漪集王紫诠使君寓斋次东坡元旦立春韵 ...

清代 陈恭尹

东风恰与岁朝回,彻夜江城爆竹催。莫笑当歌却归去,青春非为老人来。

送陶虎侯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昨夜明河澹欲流,纤纤凉月报新秋。似君七夕天南路,牛女星边一叶舟。

琅琊王歌辞八首 其七

清代 陈恭尹

天不借日月,日月终经天。虎不借深山,藜藿生路边。

同梁器圃宿罗澹峰石湖

清代 陈恭尹

一湖烟景在登楼,足耐闲人十日留。隔岸山光横枕上,远天帆影落墙头。

溪多暗响常惊雨,竹有寒声不待秋。况是溪翁共疏放,玉尊开酒夜传筹。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 其九 九月歌

清代 陈恭尹

零露已为霜,秾华不堪玩,晚菊馀芬芳。折杨柳,疏密葺藩篱,不负重阳酒。

赠胡防禦裕庵

清代 陈恭尹

朱门长是隔烟萝,之子由来意气多。花下相寻时立马,月中留气每闻歌。

牙签万卷儿能读,白雪清篇手自和。为说明年春向暖,却归蓬阙更鸣珂。

香蕉三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岭北芭蕉树,虽多不著花。岭南花且实,香者在龙牙。

贺邹羽四司教顺德

清代 陈恭尹

百里家林即比邻,一官犹是读书身。青云渐展鹏风翼,绛帐闲开凤岭春。

特立文坛年尚少,自磨雄剑气弥新。尊君风义先型在,深喜传家有令人。

送区兴甫之阳江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暑中挥汗枉经过,病眼难开奈别何。莫道阳江非远道,白头相见苦难多。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