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九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九

清代 刘鹗

忧国忧君臣杜甫,无聊无赖只吟诗。当时一片心如血,赢得千秋万古知。

诗人刘鹗的古诗

元旦,即事,录似鹏飞照磨

清代 刘鹗

旭日微云淡淡晴,早朝鸦鹊寂无声。龙楼凤阁浑如梦,水国山城谩有情。

浩劫固知今止极,衰年幸再睹承平。功成不作从山计,拟学长沮事耦耕。

偶成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寸心长共白云驰,时绕苍龙阙角飞。群盗纷争何日了?中原北望几时归?

天心劫运应难测,世故人情愈觉非。坎止流行随所遇,商颜芝草及春肥。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三

清代 刘鹗

旧书不忍读,读之耿怀悲。君子不共赏,远在天一涯。

喜闻甘棠阴,雨馀绿差差。冰玉晚自守,素志正相期。

题应玚三入承明图

清代 刘鹗

安车三度入承明,七子诗应让老成。好是衣冠遗泽远,诸孙犹自负廉声。

题王志亮元帅草庵

清代 刘鹗

中原方致力,那复以家为?结草聊为屋,编花谩作篱。

招降多善策,横槊有新诗。文武才全备,王孙自一奇。

秋江送别

清代 刘鹗

知己别已难,木落秋正暮。明朝孤船开,苔生别时路。

归看庾岭梅,已觉花盈树。回看章水云,驰情重含楚。

九日,置酒,与从事饮酣书事,示李子运

清代 刘鹗

倏而虎鼠倏虫沙,世变如云似未涯。幸有故人来白酒,且开好况对黄花。

纷纷凉月中军帐,猎猎西风绝塞笳。料得来春匡济了,笑扶玉节共还家。

秋山图

清代 刘鹗

石田荒尽豆苗稀,素化为缁尚未归。不是此山无好景,草心正欲报春晖。

夜坐有感四首 其四

清代 刘鹗

大厦将倾日,徒劳一木擎。揆时难与祸,避位敢忘君?

无术能平寇,持威谩张军。中宵时念此,老气欲干云。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八

清代 刘鹗

王师为体须持重,主将犹须纪律明。功业直须豪杰做,如何贪鄙可论兵?

宿阳城 时腊月九日,辱和尚司乡访,还因赋

清代 刘鹗

但知为久住,何用即能归?客子亦良苦,官曹如此稀。

繁霜吹老鬓,斜日照征衣。岁晚乡心切,长途恨不飞。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一

清代 刘鹗

静夜坐百态,晓起俱不然。奈何不自悟,扰扰欲胜天。

效颦冀见好,反以丑取捐。劳心苟无益,何如信吾缘?

题集贤全大学士三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高斋坐深夜,幽事亦可悦。恨无千黄金,夜夜买明月。

买之匪有他,怜月有圆缺。愿言月长圆,不照人离别。

早发阳城,疾赴军垒,风雪失路,因记其苦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生死不须念,羸骖当疾驱。悔来无及事,到此欲何如?

有友堪同命,无人可寄书。忽看毡帐近,魂魄暂时苏。

归来乎

清代 刘鹗

归来乎,既不能如田千秋,一言悟主生封侯。又不能如主父偃,奏书直上黄金殿。

君臣千载遇合难,饭牛长夜何漫漫。胡为久客众公间,进退俯仰多腼颜。

归来乎,孟尝君,不可作,平原君,骨亦枯。买丝欲绣空模糊,迩来卿相不好儒,客且无履安得珠。

虽云二子未尽道,尚能与客相倾倒。白玉楼空燕不飞,黄金台圮生秋草。

归来乎,京师不可以久留,岁晚霜雪侵貂裘。山中风月如清流,醉馀菊花簪满头。

千秋奚足顾,主父焉能俦?归来乎,先人有书今尚存,青灯夜雨当细论。

孰云落落苦难合,有志可致乎青云。他年岁君在癸酉,看花烂醉琼林酒。

十月十四日,崇天门听诏,有喜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义理推明易,君臣庆会难。乾坤归历数,社稷重丘山。

天意舒晴霁,人心溢喜欢。客愁浑为解,驴背永歌还。

戏题婴儿图

清代 刘鹗

大儿初脱怀,小儿犹恋乳。凯风棘成薪,母氏亦良苦。

人生襁褓中,焉识母如此?兹图用情深,人应尽为子。

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

清代 刘鹗

苍生果何辜?十载堕涂炭。天心不可知,令我重悲惋。

自从丧乱来,盗贼苦搆患。有田不能耕,有园不能灌。

牛羊被虏掠,妻子各分散。穷冬尚无衣,日午犹未饭。

官府不我恤,沈浮等鸥雁。胁从姑偷生,纵死冀少缓。

昨夜官军来,又复诛反叛。粗豪甚豺狼,猛毒如狴犴。

一槩尽杀掠,去贼才一间。玉石俱不分,生民重糜烂。

纵贼官府嗔,为民贼杂乱。左右将安归?泛若无畔岸。

新春雨潇潇,何忍听悲叹。愿言忍须臾,维持夜将旦。

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上书乞斩秦丞相,海岛生还已白颠。尚幸老臣心似铁,平生风节愈苍然。

勉学者

清代 刘鹗

文学登名日,青云发轫初。慎毋轻作吏,亦足取亨衢。

得意宜思效,功成更读书。异时横浦上,烂烂夜明珠。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