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刘鹗
王师为体须持重,主将犹须纪律明。功业直须豪杰做,如何贪鄙可论兵?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五
群盗纷纷苦未休,檄书催我上韶州。已看肥羜供新馔,更泛清尊慰别愁。
天眷老臣恩至渥,君于老友礼殊优。他无补报惟忠义,明日驱车不复留。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一
城郭荒村处处同,五羊楼观倚晴空。时平若建麒麟阁,更画何人第一功?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二
甑已破矣顾何益,好把胸怀大展开。天赋我才应有用,千金散尽或重来。
苦雨独坐有感
白黑贤愚混是非,诙谐调笑足投机。平原具眼犹轻遂,延赏何人解识韦?
红杏碧桃应懒种,孤云野鹤自高飞。世间处处鱼羹饭,好及秋凉早赋归。
寿安山
汉皇遗寺在人间,长使忠臣带泪看。六曲楼台殊壮丽,九天风泪愈高寒。
乘舆血污黄金辇,圆殿苔生碧玉阑。利益福田真浪语,当年共想寿而安。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七
遮留使者来文牒,恃势要君真可诛。宪纪皇皇无示弱,盛衰关数不关渠。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五
已闻祇候升州判,巡徼俄闻亦佐州。英德只今为外府,官民多怨更多愁。
仙茅
风雨凌空一叶飞,师生邂逅即天机。山林小草知何限?汝独神仙得所依。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三
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狼贪虎暴从渠斗,月窟天根自有春。
平昔操修惟至善,此来受用是清贫。是非黑白吾宁辨?愿振台纲洗瘴尘。
除夕韵
每忆盘铭日日新,读书灯火老犹亲。姓名虽或闻当世,德业还犹愧古人。
百岁光阴嗟白发,十年踪迹困红尘。太平倘与春俱会,一笑浑忘病是贫。
题琴隐
抱琴将何之?驾言归山阴。南风苦难招,逃虚岂初心?
钟期固可铸,但恨无黄金。惟应涧中泉,知余为和音。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一
东坡百世师,其学常近禅。虽堕斥逐中,不作戚戚怜。
两赋耀赤壁,尚此风泠然。我梦从之游,梦觉月满天。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一
后会未有期,岂意岁云变?不知百年间,正复能几见?
江湖北风多,水阔雁无便。此心剧悠悠,庭树空倚遍。
双陆
摴蒱小戏只消忧,但恨无人为点筹。几个疏星榆塞晓,半弯残月雁门秋。
六军先满俱成列,单马如飞肯少留?迟疾知几应甚速,不知何日取封侯。
京师会维扬旧友次韵以谢
宵残明月老,不复少年心。最惜平山柳,今无一树阴。
雷塘春水满,海鹤暮云深。无限伤心事,因君发浩吟。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五
孟氏有三乐,其一无愧心。俯仰苟无愧,至乐不可任。
万化不得羁,超然众芳林。神仙甚非远,何必海上寻?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六
知耻斯不辱,知足常有馀。岂无负郭田?亦有堆床书。
春风茶新苗,雨过还当锄。准拟读书暇,茗饮甘如酥。
题刘翀霄五世图
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雪作,萧同可有诗,次韵
风高海水化为石,天迥野云俱是冰。访戴何人复乘兴?平吴当日孰先登?
清和月影明无奈,寒入梅花瘦不胜。大地无尘车马寂,晓来胸次尚澄澄。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
迩来比比都元帅,闻此令人颇失惊。颠倒群雄固如此,但愁识者反相轻。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四
题宁戚叩角图
白雁
题许氏兰秀轩
题渊泉二首 其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九
早发阳城,疾赴军垒,风雪失路,因记其苦二首 其一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一
次韵家西隐叔见寄
题彭氏月池二首 其一
秋江送别
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雪罢,小立二首 其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七
题栗侯所藏牡丹菊图二首 其二
大通驿阻风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四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九
拟古七首 其一
关武行
岁除,水仙、梅、菊盛开,与鹏飞照磨饮于花间,赋之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二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一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其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二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三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
云松巢
奉别瑞甫高掾郎还南台
题韶州图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四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四
岁晚书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一
子卿持节图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二
明日,鹏飞照磨赐和,再用前韵二首 其一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四
寄雄州监郡
水仙花二首 其二
题应玚三入承明图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二
听琴图
过龙门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三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三
城南饮归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二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三
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一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二
送诗僧泽天全归天竺
独酌三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