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同赏梨花

和同赏梨花

宋代 强至

绀园几顷白云英,似觉漫天玉气腾。
句引春风香阵阵,侵凌夜气粉层层。
时间冷艳尤难识,世上妖葩各有朋。
每岁旋来张翠帐,芳庭同赏忆吴僧。

诗人强至的古诗

奉答雅均途中见寄二首

宋代 强至

浊流非猛激,无以顿澄明。
邑先膏润,今予力洁清。
人皆疑矫行,君独照真诚。
一得途中什,譊譊众口平。

送吕监簿归淮南侍下

宋代 强至

花边把酒趁晴晖,春去花空兴尽归。
春发亲庭宽北望,青帘客舫喜南飞。
京埃衮衮休回首,淮月娟娟好振衣。
年少身名当自立,不须裘马事轻肥。

赠黄任道

宋代 强至

辞源浩荡输沧海,笔势飘飖薄紫霞。
公府荐才犹未试,士林沦紫不须嗟。
相逢转更开怀抱,一跌何尝挂齿牙。
文帝欲兴三代治,可容贾谊在长沙。

官满将见舍弟

宋代 强至

三岁别吾弟,今归心始降。
从兹得安寝,无梦过重江。
预验鹊音喜,行看雁影双。
西湖犹可泛,酤酒市羊羫。

和重下晚登骑山楼

宋代 强至

登临楼观一重重,下客追随岂易逢。
下日燕私同恺乐,三台礼数极优容。
自酬佳节挥鸿笔,谁诧元勋载景钟。
只恐斜阳催胜事,时时回首望西峰。

别林仁祖御史

宋代 强至

论交乡里各儿童,三纪相看两鬓蓬。
孤宦无资元附骥,故人得鬓近乘骢。
秦仪面激殊今日,管鲍心知有古风。
归兴严程何太急,片时车马复西东。

何太宰生日二首

宋代 强至

河岳灵神拥瑞来,剑川一夜起云雷。
祥风破腊吹灰琯,和气先春报砌槐。
龙邸久膺心膂托,金瓯终为姓名开。
年年已与梅花约,长借清香入寿杯。

新莺

宋代 强至

未见攀花宿,才闻隔叶歌。
可怜毛羽细,莫怪语言多。
匹马春风路,轻舟夜月波。
数声来入耳,最奈客愁何。

辛亥九日晚登骑山楼

宋代 强至

楼倚秋风引兴长,龙山吹帽忆前良。
帘虚霜气清逾逼,叶脱天前远更详。
巧送四筵双舞袖,坐收万景一诗囊。
登高且醉铜台酒,黄合多年望衮章。

久雨不果行乐偶书短篇自戏

宋代 强至

年来穷山少见日,十日阴雨一日晴。
十色于人既无分,酒徒与我宜违盟。
林花及时亦自蕊,山鸟应节犹知鸣。
况复吾生异花鸟,何为对景如忘情。

陈伯成学士垂访以病中新浴不克见走书二短篇

宋代 强至

时情逐势饵边鱼,贫病由来俗易疏。
何事太丘直有道,炎天问病到贫居。

观嘉祐南宫奏名

宋代 强至

主司拨马选龙媒,二百珍群奏籍开。
皎皎公衡垂日月,仪仪士类望风雷。
诚知至鉴无遗照,那免良工有滞材。
乡国几人同应诏,只将春色与关裴。

承乏幕府晨出马上戏书

宋代 强至

五载青衫走两都,北门官绪更区区。
马鞍出带残更梦,却是双飞邺县凫。

九日病中泊舟召伯堰

宋代 强至

采采南山菊,还应满故园。
全家泊孤埭,多病负清樽。
木末秋声老,天涯雨气昏。
乡关吟望外,愁泪有双痕。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冬节筵间喜雪

宋代 强至

初长日景午阴前,瑞雪迎开上相筵。
点缀酒杯飞细细,侵凌歌扇落绵绵。
岁功豫作三登地,云气都成一色天。
惊破醉魂诗句险,不容吏部瓮根眠。

观仲灵久雨诗且道余与公济吟从之意辄次韵奉

宋代 强至

诗兴句牵日日新,年光初破雨弥旬。
旧游已得新工部,佳句今逢休上人。
云外驰心关水石,江边搔首望星辰。
泥深未爱寻山屐,谁与西庵杖屦亲。

依韵和志国首夏霖雨之作

宋代 强至

平溪涨雨欲过人,后土浮泥苦寄身。
但得薰风如舜世,未应大水似尧民。
渊鱼弄沫知生乐,林鸟啼饥与死滨。
急浪横流成浩荡,阴云狂态转纷纶。
杯觞自好消长日,草树犹疑泣晚春。
杖策北园寻傲吏,葛衣飘洒任吾真。

送张叔毅北归

宋代 强至

公子姓张天上有,少年如谊雒阳无。
满编秀气同归楚,后夜文阳不照吴。
云密蛟龙闲未试,霜寒鸿雁急相呼。
知君懒爱平湖绿,白日声名会早图。

和司徒侍中舟中再赋一阕

宋代 强至

燕子迎船贴岸飞,波光流色日晖晖。
都人倍恋行春乐,只恐恩容昼锦归。

待次陛对已再见春感怀成篇

宋代 强至

旅食一朝还一朝,紫宸前对转迢迢。
青云事业应全误,绿发光阴已半销。
始爱古人轻禄仕,拟将生理付渔樵。
春风又入长安陌,依旧闲愁绊柳条。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6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