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梁寅
传闻渝水上,蔽日甲兵尘。野战哀田叟,山行泣妇人。
京城和蔡渊仲旅夕
寄黄将军大章 其一
千里江湖羽檄传,著鞭方看祖君先。连营白旆风云上,为国丹君日月边。
诸客登楼多暇日,三农在野庆丰年。戎机须自儒冠出,未数功臣卫霍贤。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七
短笠登山自种茶,萦林石径树边邪。百金自可侔封邑,千骑何劳拥鼓笳。
黄本立东游赠别
楚邦才子燕台客,万里还山复出山。江汉总归沧海里,方蓬遥在白云间。
将趋金马陈三策,却从楼船定八蛮。远道应能念林叟,年年秋草映柴关。
谢池春 花朝
西湖歌五首 其三
艳妆缓歌金缕衣,舞腰学得雁儿飞。湖西日落月东出,歌舞留人且莫归。
寄阮谦仲
阮君江海士,不减嗣宗贤。酒共名流饮,诗从野客传。
寻山经楚甸,踏雪上吴船。急景心常惜,冥搜思独玄。
图成辋川上,花忆浣溪边。窗户山擎月,楼台树接天。
珍藏太史录,剩集小山篇。何日参佳论,临流思渺然。
题赤水霞栖图
故人家居赤水上,二百八十峰嵯峨。明霞时混金碧气,老树尽变珊瑚柯。
题诗石壁照松籁,读书茅亭悬女萝。道成不用金膏术,飞向九霄鸣玉珂。
病起言怀三首 其三
山中日习惟疏懒,秋草连扉客少过。灌圃何因分远涧,入林偏厌长垂萝。
移居瞰水心期遂,携友窥岩兴每多。喜似閒僧思方寂,楚山千嶂涌苍波。
再和酬简明元
见说林塘诗思多,竹连幽屿草连坡。晴云过眼白衣化,野水照人青镜磨。
百亩山田宜稻秫,千章岑木爱松萝。论交莫景相期远,回日烦君借鲁戈。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二
雨后逍遥南涧上,山田漠漠树重重。绿拖烟外无穷水,青插天边不尽峰。
次韵题姜叔用山中书楼
飞楼高出对山坳,千丈瑶林耸翠梢。桂花结得月中实,松叶构成云里巢。
散帙群鸦绕茅屋,钩帘一鹤下江郊。山中习气爱淳朴,高尚何妨世俗嘲。
钓台三首 其一
台下澄江山影多,台上蟠木悬青萝。高人一去山寂寂,万古明月照江波。
燕归慢 上巳雨
送江西省照磨王
八月秋深江水清,月明朱舰趁宵征。郎官湖上风云合,黄鹤楼前洲渚生。
持鉴棘闱方伯召,扬旌沙路郡侯迎。经通鲁史春秋奥,策问周官礼乐明。
十八科名资化笔,三千才子服英声。玉生玄圃圭璋就,金出棠溪鼎鼐成。
放榜总称唐陆贽,著书尤羡汉张衡。名区三载承知遇,聊采芙蓉寄远情。
病起言怀三首 其一
卧病兼旬人事稀,草堂秋树挂晴晖。邻鸡乍警饥狐出,林鸟无声独鹤归。
风里抛书因力倦,云中餐石与心违。晚吟尤爱松溪静,浅水菰蒋映钓矶。
初夏十绝 其六
风藤摇曲巷,烟柳暗长渠。饥鹘无时下,浮鸥却自如。
都下将归宿石城门外和李仲渊知县晚过上林之
鱼游春水
家临千峰翠。幽径重开荆棘里。小桃花艳,春日盈盈霞绮。
香入骚人碧玉杯,色映游女青螺髻。带露更娇,迎风尤媚。
古有墙东避世。况似武陵风光美。时时独酌花间,别有天地。
不教扫径看尤好,意欲寻仙从兹始。岩前白云,石边流水。
题西山程氏南窗
独居南窗静,秋木连翠岑。鸣琴众叶下,把酒孤猿吟。
宁负朱绂愿,莫乖白云心。羡彼归田叟,高风留至今。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198篇诗文
赠易自然祷雨
初夏十绝 其一
癸卯腊月雷
琴中趣赠上饶危逸人
拟古十二首 其十一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九
彭伯埙新婚
龙翔寺赠缝人 其二
和酬黄吾云
次韵姜叔德冬雪
和答周继文
西湖歌五首 其四
拟古十二首 其一
为黄仲尹题梅四绝 其三
玉蝴蝶 间居
出豫章城南寄友生李用巽兄弟
赠白师禹省亲安庆因就试河南
丙子岁舟发豫章将往金陵
为黄仲尹题梅四绝 其二
谒金门 舟中对月
赠唐伯恂应试山东
为王仲义题雪梅
题句容王氏西斋
木兰花慢 贺彭子寿伯埙叔侄新居
初夏十绝 其三
赵伯友姜叔谦同游紫霄观见示佳咏因属和 其七
赠西山僧
木兰花慢 桃源
赵伯友姜叔谦同游紫霄观见示佳咏因属和 其二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十一
次韵酬习君谦
阮郎归 自洪还家
送李仪伯御史之西台
初夏十绝 其五
怨歌行(二首)
茅堂新成
送清江刘立爱赴柱阳学录
足疾作
书夜乐 怀金陵
李辰州黑首白身名马歌
为黄仲尹题梅四绝 其一
易子翚自建业还上高益乐赠别
八声甘州 近里有妄男子,为妻所后,遂忿而
归息 其三
送辜德中会试
【黄钟】人月圆 春夜
初夏十绝 其二
和杨逸人桃林迁居之作
代赠李以洪归洪州 其二
宴清都 端午
老将经
傅元宾还理故业
和酬伍仲远
儿子岷自维扬还至金陵得朱县尹仲文手书且云荷接引良厚二绝寄谢时 ...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五
踏莎行 江上阻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