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梁寅
落落朝霞红冠林,纷纷山霭翠迷岑。一川灌莽人分牧,千丈石潭龙或吟。
烈日每愁看赤地,玄云即待起层阴。眼中百物嗟凋耗,多难谁知天地心。
归息 其三
春阳既和煦,时雨亦沾濡。原野绿已遍,土润含膏腴。
兵戈幸少戢,良农日垦锄。戴胜鸣桑林,鶗鴂亦交呼。
嗟我理编简,四体忘勤劬。羔裘愧逍遥,梁鹈耻安居。
素餐古所诮,偶耕良我徒。
观清江傅氏西园题咏怀旧二绝 其一
忆昔西园曾见招,春风歌响入春霄。池上题诗花冉冉,林边归骑雨潇潇。
赠采诗方道成
乾坤清气治朝音,碧海明珠价万金。他日江南方氏集,流传应遣到鸡林。
醉落魄·苍*翠谷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十
野夫卧对石门山,怀友其如道险艰。喜诵清诗凉雨后,唤回幽思白云间。
怨歌行(二首)
拟古十二首 其九
昔常好名山,五岳期遍历。思见松与乔,再拜问仙液。
微生累妻子,常为饥冻役。叹此血肉躯,何以生羽翼。
谅非金石同,服食竟何益。不如安我常,百年任所适。
茅堂新成
素匪廊庙器,林栖心所怡。雪蹊爱竹柏,云疃结茅茨。
牵萝几晨夕,休工及春时。乐与二三友,敦好在书诗。
种树循遗法,轮鞅息妄驰。绯桃傍栏吐,碧草当阶滋。
散帙对阳景,鸣禽集芳枝。时眺荠麦墟,或临樵牧岐。
逃喧虑自屏,抱拙澹无为。贤哉考槃子,遐慕长在斯。
傅元宾还理故业
归来买犊拟躬耕,亲友联居总弟兄。金谷旧时华屋废,浣溪来岁草堂成。
旌旗千戍阴云接,舟楫三江白浪惊。好理荷衣玩泉石,深栖终不负儒生。
赠裴宪史之武昌
观风曾从使君车,改调重来宪府书。宿桨暮吟彭蠡雁,香粳朝饭武昌鱼。
九秋天阔鹰鹯迅,七泽霜严草木疏。幕下羡君多意气,奇才何止百砗磲。
宴清都 端午
玉蝴蝶 间居
寄阮谦仲
阮君江海士,不减嗣宗贤。酒共名流饮,诗从野客传。
寻山经楚甸,踏雪上吴船。急景心常惜,冥搜思独玄。
图成辋川上,花忆浣溪边。窗户山擎月,楼台树接天。
珍藏太史录,剩集小山篇。何日参佳论,临流思渺然。
清江道中 其二
桕叶生红霞映水,荍花连白雪盈畴。晴天绣画山溪景,却是春光不似秋。
赵伯友姜叔谦同游紫霄观见示佳咏因属和 其七
高吟水木净,逸思风云骤。知有沧洲期,意得还独笑。
归息 其二
蔼蔼岩前树,翠叶敷鲜滋。攒葩杂丹素,条蔓相因依。
丰草覆侧径,麋鹿或群随。石潭见游倏,玩之往复来。
念昔困羁绁,山泽心每违。傍岩葺茅茨,庶使夙愿谐。
黄绮各有志,澹然何是非。
出豫章城南寄友生李用巽兄弟
翠谷环居似太行,谢家庭树玉生光。题诗晚集松萝径,共被秋眠山水房。
城郭楼台堪怅叹,江湖风雪苦凄凉。雁行霄汉他年事,宁厌云林白日长。
寄黄将军大章 其一
千里江湖羽檄传,著鞭方看祖君先。连营白旆风云上,为国丹君日月边。
诸客登楼多暇日,三农在野庆丰年。戎机须自儒冠出,未数功臣卫霍贤。
初夏十绝 其一
夜雨响幽涧,晓云归远山。阴晴识天意,一为破愁颜。
送清江刘立爱赴柱阳学录
千丈孤城环万山,新除学录小官閒。郡侯拜朔惟陪礼,弟子鸣弦长掩关。
燄燄文星南斗下,迢迢桂水白云间。奇才好进安边策,早从楼船定八蛮。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198篇诗文
琴中趣赠上饶危逸人
苏幕遮 秋旱喜雨
浪淘沙 冬景
和酬仲修
【双调】折桂令 留京城作
题赤水霞栖图
代赠李以洪归洪州 其二
寄章齐高 其三
章孟忠和伍仲远韵见寄再和答之
木兰花慢 桃源
赠白师禹省亲安庆因就试河南
观清江傅氏西园题咏怀旧二绝 其二
送李仪伯御史之西台
拟古十二首 其十二
临江仙 舟中
送贡士颜子中
鸡鸣
老将经
观兰室禅老山阴道中之作次韵二首 其二
金人校猎图为韦同知润题
拟古十二首 其五
二月望郡城作
初夏十绝 其四
送上高易季文之洪
为王仲义题雪梅
书夜乐 怀金陵
番阳朱仲潜赴广东学正赠别
生日和酬黎宾贤 其一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二
宗海上人新住仙姑院寄赠
八声甘州 近里有妄男子,为妻所后,遂忿而
张元相学正归上饶赠别
初夏十绝 其三
拟古十二首 其十一
城中女
李辰州黑首白身名马歌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九
和酬黄吾云
足疾作
凤洲上同刘仲修到郡城
鱼游春水
为黄仲尹题梅四绝 其三
初夏十绝 其二
君谦遣其子溥来学因寄诗和答
木兰花慢 贺彭子寿伯埙叔侄新居
暇日过吴佥子亮宝艺斋偶赋
钓台三首 其二
重到澹溪和答姜叔德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三
次韵题姜叔用山中书楼
西湖歌五首 其三
龙翔寺赠缝人 其一
南歌子 或以山蒲萄为献,其味与家园者无异
和答周继文
仲修宅春日分韵得园字
程止善以广东帅府奉差还省亲浙东
采桑子 孟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