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广哀 其一

广哀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将军兵未散,何事欲捐生!尽室沈沧海,单车指旧京。

衣冠老父泣,意气敌人惊。西市风沙起,天心正不平!

诗人钱澄之的古诗

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赋

清代 钱澄之

虞山苍苍日初薄,松风江水涛声合。我乘清秋拜舜祠,丹青玉殿何寂寞!

自从中国污腥膻,冠裳委地纷可怜。群后、二妃有何幸,冕旒环佩妆俨然!

问此半壁为谁有?烽大曾经百战后。焦侯、周帅再全城,论功指纵归留守。

留守坐啸不临戎,从容袖手驱群雄。两雄忘躯为谁战,感公忠义成公功。

公于此山有天意,南来早授神仙记。授公诸记函尽开,吉凶一一分明示。

以兹听运意常閒,许公今岁锦衣还。还时却别此山去,更入吴中寻旧山。

吴山名与粤山共,粤为虞帝吴为仲。公功在粤家在吴,两地山皆以公重。

山川宾客藉公传,铭公应在虞山巅。梯升学士如椽笔,并纪同游高会年。

酬汪辰初

清代 钱澄之

三年沦异域,一命重同官。以我栖山苦,羡君渡海安!

图书随宦失,生死诉人难。近奉新功令,休称两鬓完!

行路难 其六十一

清代 钱澄之

头白浔阳老楫师,江村邻舍半相知。故园桂树闻名久,可识如今剩几枝?

临轩曲 其十

清代 钱澄之

词澜正倒夜偏阑,中使频催蜡烛残。帝辇欲还宫漏促,花砖队队宿鹓鸾。

广哀 其六

清代 钱澄之

华亭多节义,死丧及师儒。题壁留谁看,升堂笑独迂!

特书「明命永」,果兆汉兴符。正朔鬼神奉,忠魂得慰无?

会昌遇姚二存御史,与谈虔事

清代 钱澄之

暂驻青骢马,虔州我近过。大都堪将少,无取调兵多。

万幛缠西岭,孤城阻尺波。诸军非百战,此去欲如何!

续哀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节义云间盛,陈登志更悲。九旬存大母,五世得孤儿!

意气同人尽,株连一死迟。虏廷无血溅,长啸逐鸱夷。

哀江南 其九

清代 钱澄之

职方雅学武,临敌辄身先。芦中伏犀甲,时时夺戈船。

大运既以非,孤军岂独全!阖门罹锋刃,栖身穷山巅。

如何同袍友,机阱构宾筵!所悲壮志尽,宁惜一躯捐!

亦有孙公子,帷幄共周旋。事败誓同归,难至耻苟全。

面数负恩酋,言之罪通天。义气两无负,哀哉此二贤!

昔有卢司马,才气当代雄。身骑生力驹,手挽五石弓。

群贼奉首窜,命在破竹中。朝廷用不专,草草殒厥躬。

介弟早登第,毅然哲兄风。弃家阳羡山,树帜太湖东。

跃马亲搏战,斩获屡建功。马疲兵亦散,大命乃遽终!

可怜司马家,一门著双忠。兄弟死国难,信与二颜同!

哭晏云章

清代 钱澄之

春官同舍饶文藻,自入苍梧涕泪频!蹭蹬昨年垂翅客,伶仃今日白头亲!

哭声万里孤舟夜,墓草千秋五岭春。海内词坛零落尽,唱酬此后更何人!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四

清代 钱澄之

元戎杖钺已专征,约法南人禁举兵。乌合自难迎大敌,骁腾或可借虚声。

冒封恩滥诛非罪,奉使官多撤有名。过岭尚书旌节弃,幸邀铜马脱馀生!

哭董紫

清代 钱澄之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哭张司马四首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榕江大帅已全奔,坚卧要谁驻壁门。好养健儿曾吮血,更无弱息与招魂!

老妻浅土何人葬?遗稿烽中几册存!敢信江陵遂不祀,荆州或有相公孙!

哀江南 其五

清代 钱澄之

磊落祁中丞,骨鲠豪强避。謇谔西台简,澄清东吴辔。

东吴借开府,苦被党人忌。解组渡钱唐,胡马长驱至。

膻氛虽未侵,洁身早为智。儿女空攀号,莫慰哲人意。

浩浩托身澜,乘间乃得遂。袍笏俨平生,真气犹高视。

广哀 其九

清代 钱澄之

吾乡吴季子,猿臂喜弯弓。空有捐家志,莫抒报国忠!

泪沾三诏湿,梦拟七闽通。莫笑龙眠弱,孙、吴算两雄!

悲南昌

清代 钱澄之

信丰城败惠国亡,胡马东来势颇张。白旗八杆章门至,始闻正月失南昌。

南昌将军谙戎机,婴城坐守听虏围。闾阎万户人食尽,坑堑百道鸟难飞。

敌饱城饥夜深陷,将军上马犹酣战。金公赴水气如生,王侯刎首色不变!

江人莫怪无援师,纵有援师来亦迟。两勋收兵自不出,客兵云集来何为!

去年攻虔祗自弊,今来守城堕虏计。又闻倡义非同谋,到死相疑还相制!

古言两雄不并栖,何不分兵犄角湖东、西?何为一城坐困与俱毙,使我百姓无故成鲸鲵?

旧岁此城初反正,即今城破复谁恨!英雄成败古来多,其奈城中人命何!

临轩曲 其七

清代 钱澄之

内臣黄帕捧书来,香案从容信手开。遥见阁臣承旨起,御题拟就圣人裁。

予既别永安山中,间道走汀州,路阻不前。诸友有招予还者,兼和鄙 ...

清代 钱澄之

西风吹客出岩阿,自别松关涕泪多。鹤梦不曾离瀚海,猿声长记挂藤萝。

近春村暖花全白,入夜愁侵鬓已皤。属和应多亡国恨,可能击筑共悲歌!

哀江南 其十四

清代 钱澄之

孝廉素游侠,六艺兼文武。楼船驻太湖,敌至骤风雨。

髵䰄满船头,羽箭大如柱。壮哉葛孝廉,一呼双睛努。

手刃四、五人,群胡舌为吐。力尽乃自刭,既殁有馀怒。

埋骨秋草中。千年长不腐!

晤曾庭闻,卸熊子文给谏死难汀州

清代 钱澄之

并舫双江夜雨吹,疏灯坐对虎头痴。人前屡发怀沙愿,酒后哀吟吴帝诗。

七夕,同彭然石职方集山阴相国舟次

清代 钱澄之

江云暗七夕,官烛伴孤舟。夜半一杯酒,相公新白头。

方乱难求去,无山可乞休。座中楚司马,不用苦悲秋!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