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钱澄之
远闻洪少宰,父子丧高州。守将罪难问,先臣恤岂酬!
久知卑制使,窃恐效诸侯!近地还如此,輶轩咫尺愁!
哭张司马四首 其三
榕江大帅已全奔,坚卧要谁驻壁门。好养健儿曾吮血,更无弱息与招魂!
老妻浅土何人葬?遗稿烽中几册存!敢信江陵遂不祀,荆州或有相公孙!
梧州杂诗 其九
请对真何事,寒蝉此日喧。露章承内旨,诏狱见君恩。
负国罪应得,除奸功莫论!虏氛还咫尺,朝局已全翻!
哭董紫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同曼公、树本入仙回洞访严伯玉
窈窕仙源路,崎岖秋雨馀。喷泉崩古栈,绝岭挂蓝舆。
客是严陵裔,窗存宛委书。屯军与杂处,可得遂安居?
行路难 其十九
惭负当年博奥声,车裘已尽听君行。三更病渴思涓滴,错唤獠奴阿段名。
哀江南 其一
太宰四朝遗,清风三十载。一秉南渡铨,期月遂得罪。
既遭党人摈,还嗟国事殆。虏至阖城奔,公也入城待。
所耻临难免,庶无见危悔。衣冠殉家庙,十日颜不改。
忠义及仆夫,哀歌动横海。谁谓伯道孤?神明故长在!
梧州杂诗 其十六
镇峡关门破,传闻大将跳。内携诸寨主,乡导各山猺。
楚塞险从失,胡儿马未骄。休兵图转战,还恃冠军骁!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共,神情白昼寒。
梧州杂诗 其八
端皇陵寝近,上谒小臣从。金殿晨开锁,黄衣夜扫烽。
江山迎帝盖,松柏惨天容。下岭还瞻望,祥云已尽封。
崇化村遇虔人,云以丙戌十月过韶州见小儿于二刘舟中
失尔经今三易秋,三年有客见韶州。依刘旧恃通家谊,过岭遥纾大宅忧。
迹足可怜随万里,吞声何处哭孤舟!崎岖念汝心全折,舐犊情痴雪满头!
临轩曲 其九
跸声起去晷将斜,老笔难矜旧有花。日暮大官勤赐膳,传闻辇驾在「文华」。
丙戌元旦,同远生芋园驿作
海驿逢新岁,椒畅万里情。朝元随幕府,庆节听班声。
小吏朱衣试,戈船画帜更。还瞻葱郁气,正满建安城。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 其四
磨盾非吾事,看山似夙游。笋舆千壑转,官路万松稠。
雾散溪声骤,鸟鸣新雨收。无劳讯候吏,风物是汀州。
哭留守公四章 其二
林生夜梦巨舟沈,独有吴郎水未侵。幕下几人能脱网,危时早未岂成擒!
可怜供帐盘餐却,犹许累囚唱和吟。司马奋髯公击节,从容激烈两同心。
刘客生詹尹直经筵讲官
詹尹辞风宪,承恩备讲员。名因元老重,帝识布衣贤。
向北声容正,同官宴赏偏。莫徒遵故事,政本是经筵!
南京六君咏 其五
传道城南乞,蓬头发正多。羞他中国变,屡被市人呵。
入夜语还泣,沿街骂且歌。沟渠绝粒死,此志是如何?
行路难 其二十一
郡阁相邀揖罢还,传心御幄敢跻攀。使君莫怪频流涕,原是螭头旧侍班。
临轩曲 其一
从龙初沐圣恩波,诏选词臣辟制科。格外郎官叨与试,本朝异数恐无多。
行路难 其五
谁传邸诏到山扃,信是乘舆驻朗宁。愁绝浔州江路断,致身那得奋飞翎!
徐松涛御史 其一
清秋天外一鸿嘶,万事伤心日落西。万路情痴潘岳子,出关肠断伯鸾妻。
麻鞋野阔迷风雨,牛尾江喧乱鼓鼙。但得追随拚负杖,白云深处好提携!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端州杂诗 其三
梧州杂诗 其十
中秋夜至桂林,喜晤曼公、鉴在 其二
初度日,承袁特丘、金道隐枉诗见赠,用韵奉答
侯家行乐词 其四
哭同年杨庶常三首 其三
闻客生昆仲入粤,予子法祖随焉。鉴在、蕴修、坤丞应相携同去,予 ...
行路难 其四十九
曼公书至,得山阴师死事信 其二
八月十七日哭仲驭 其一
广州杂诗 其二
梧州杂诗 其二十
广昌访刘广生孝廉
桂林杂诗 其九
全阳松,和留守相公韵 其三
酬开少 其三
送别宪幕林树本之桂林
赠姚以式待诏
续哀 其一
七夕,同彭然石职方集山阴相国舟次
书所闻
饮陈道掌留别
故人行
奉别朱文园先生入虔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二
桂林杂诗 其六
哀邵武
行路难 其三十
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 其二
哭同年杨庶常三首 其一
田园杂诗 其六
梧州杂诗 其二十三
酬汪辰初
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赋
梧州杂诗 其六
黯淡滩
行朝过袁太常特邱
哀江南 其四
行路难 其十六
端州杂诗 其七
忆龙眠 其四
行路难 其八
得孙克咸死难信 其二
永安舟次
哀江南 其二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五
哀江南 其十四
哭留守公四章 其四
行路难 其六十三
入虔次芋园驿,同方蕴修守岁刘中丞远生昆仲寓中
哀越诗 其一
宫词六首 其一
酬朱润生
望长沙
悲湘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