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钱澄之
郡阁相邀揖罢还,传心御幄敢跻攀。使君莫怪频流涕,原是螭头旧侍班。
献玉篇
端州城中驻黄屋,南海士人献双玉。上言得自南海旁,渔人海上夜见光。
明晨网鱼鱼眼动,剖鱼得玉如玺方。是时天子新御极,玉献满朝动颜色。
诏出此玉付玉工,琢成纽鼻蟠蛟龙。篆作皇帝受命宝,髣髴传国玺与同。
我闻此玺秦世造,当时刀笔何精妙。胡主驮入沙漠亡,亡国物存安足道!
帝王应运非偶然,中兴必有符瑞先。玺亡沙漠胡运尽,玉呈南海天意旋。
小臣且收卞和泪,抃手恭陈献玉篇。
送刘通候返黔,寄乃叔晋仲刺史都匀
故人天末宦,异地得通家。草入郎官舍,山深刺史车。
庞眉烟际锁,双鬓瘴边华。西送阿咸路,相思蛮树遮!
哭漳浦师 其三
二月长干天昼昏,都人争举李膺幡。笑将涕泪酬知己,坐索衣膺谢主恩。
无路请还先轸首,何人招返屈原魂!当年北寺留皮骨,此日南朝仗尔存!
侯家行乐词 其二
鲸波万里入侯封,绝域奇珍大舶供。漫把黄金沈海底,时教水鬼护蛟龙。
梧州杂诗 其一
跋扈南雄将,新年果弃关。君王御便殿,召对及卑班。
万乘应持重,两宫未敢攀。独怜彭御史,抗谏动龙颜!
伤心诗 其四
朱颜回忆画堂新,辛苦牛衣二十春。求婿每惭郤鉴赏,改妆宁为鲍宣贫。
车裘赠我成游子,甘脆劳卿奉老亲。旧是狂奴今作吏,琴书检点仗何人!
行路难 其五十九
祇园劫后再来兴,耿耿犹存塔院灯。三市绕完无认得,出门唯识饭头僧。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 其四
磨盾非吾事,看山似夙游。笋舆千壑转,官路万松稠。
雾散溪声骤,鸟鸣新雨收。无劳讯候吏,风物是汀州。
行路难 其二十八
准拟龙车尔定随,那期雁字又参差。老兄愿让「生还集」,乞与同门标近诗。
和彭然石西上舟中见怀之作
自别苍梧双眼清,思君待月几回明。骚坛乱后馀同调,桂棹秋来悔独行!
帷幄伴愁双钓艇,班行侧目两狂生。词林忝窃真惭汝,佳句深吟倍惨情!
曼公书至,得山阴师死事信 其一
去岁风闻疑至今,客来果说大星沈。青天已毕蠲躯志,白日空悬报主心!
多难相依臣节苦,异时不去国恩深。中兴未奏公先死,泪洒天南听捷音!
哀江南 其十六
麻生伟须眉,顾盼肃孤高。身长七尺馀,意气为人豪。
置酒召宗族,誓不污腥臊。宗族数千人,一一勇带刀。
宣城城尽闭,泾溪将屡逃。势去身见俘,衣冠赴市曹。
绝命咏诗篇,慷慨色无挠。有志竟不成,吁嗟命所遭!
梧州杂诗 其六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
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临轩曲 其七
内臣黄帕捧书来,香案从容信手开。遥见阁臣承旨起,御题拟就圣人裁。
行路难 其二十七
连朝水长过山腰,村市填波波怒号。估客一时牵缆去,榜人呼我共撑篙。
桂林杂诗 其八
撤防久不进,狡计定如何!铁骑严关转,奇功鄂国多。
肘应掣瓜里,胆故落麻河。公论中兴业,终归马伏波。
哭峡江曾二云老师 其四
昔岁谬叨漳浦荐,主恩特诏试天官。书生不以先容进,国士偏承破格看。
一命滥参延郡幕,三年窃戴侍臣冠。同时知己捐躯尽,每念师恩泪未乾!
广哀 其七
痴肠吴太学,国破早捐生!莫听呼天诉,聊明报汉情。
鬼神应有恨,劫运恐难争!近喜威灵见,南昌虏数惊。
昭江三首 其三
失路孤臣何处奔,仙回洞里故人存。孙嵩复壁谁分义,榜掠甘心誓不言。
广昌访刘广生孝廉
木落西风客到迟,荒村才过乱离时。几家蓬径初除草,是处柴门新补篱。
杨柳条抽烧后树,芙蓉花发折残枝。琅琅石户经声远,破案焚香诵「楚辞」!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饮陈道掌留别
田园杂诗 其一
行朝过袁太常特邱 其二
梧州杂诗 其九
人来说岭南事,怅然述怀
端州杂诗 其二
行路难 其四十三
行路难 其十四
行路难 其六十
广哀 其十
哭曹能始先生
哭同年杨庶常三首 其一
哀江南 其四
南京六君咏 其二
亡妇方氏得恤
哭董紫
闻驾跸端州,喜赋
初达行在 其二
行路难 其四十六
侯家行乐词 其四
梧州杂诗 其二十四
广哀 其九
赠丁掌垣
临轩曲 其十二
行路难 其二十
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 其二
同曼公、树本入仙回洞访严伯玉
行延平诸县即事 其二
宫词六首 其二
悲信丰
吊忠诗 其四
哭张司马四首 其四
同韦剑威、徐钦玉度仙霞关 其一
临轩曲 其四
梧州杂诗 其十四
福州迎春歌
别山草堂 其二
初度日,承袁特丘、金道隐枉诗见赠,用韵奉答
行路难 其四十八
初达行在 其一
续哀 其四
广哀 其二
桂林杂诗 其五
哭张司马四首 其三
梧州杂诗 其二十二
广哀 其五
痴虎行
哀素南 其十三
古诗 其五
不合行
从军口号 其一
行朝过袁太常特邱
行路难 其五十六
梧州杂诗 其二
端州杂诗 其七
酬袭在田孝廉
延平书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