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文徵明
时叙不容淹,忽忽寒暑交。矧余蒲柳姿,望秋已先凋。
山林乐閒旷,势途利崇高。人性各有适,奚但壤与霄。
爰以一日欢,酬此卒岁劳。古来明哲士,取材不遗焦。
衔觞辄忘世,何似栗里陶。得酒且复乐,安能待来朝。
九日汎石湖
烟敛吴山翠拥螺,重阳晴暖似春和。閒情已付青油舫,斜日轻摇绿玉波。
桥外连钱游骑属,水边纨扇丽人过。黄花何处酬佳节,白鸟沧洲引兴多。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七 谒毛公坛雨不果行
拟攀栖迹拜灵仙,辛苦佳期一雨愆。短策空多探古兴,方坛刚欠访真缘。
兴怀丹篆愁云外,败意檐声客枕前。赖是胜情初未减,锦囊添得卧游篇。
阻风宿九里湖
云冱长空断雁呼,水声摧岸杂风蒲。扁舟声听三更雨,一苇难航九里湖。
绕榻波涛归梦短,隔林烟火远村孤。人生何必江山险,咫尺离家即畏途。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 ...
千年处士说林逋,漫有声名达帝都。只辨梅花新句好,莫论封禅有书无。
楞伽寺湖山楼
石湖春尽水交流,来上支公百尺楼。尊酒吟分茶磨雨,疏帘横捲越城秋。
一窗粉墨开图画,葛里风烟入卧游。正是倚阑愁绝处,不禁长笛起沧洲。
南楼 其二
西山开晚霁,返照落窗中。岁事收残雪,生涯入断鸿。
寒多裘失重,愁剧酒无功。零落双桐树,萧萧不受风。
七月六日喜雨
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江声入夜惊围屋,秋色明朝定满城。
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十
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衬有苔。秾绿已无藏艳处,笑他蜂蝶尚徘徊。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三
徐淮多往躅,行行入周访。始瞻芒砀云,忽出清泗上。
千秋赏雄图,白发不相放。歌风与戏马,高台屹相向。
汎舟
江上疏疏梅子雨,烟中袅袅竹枝歌。暖风中汎青莲舫,斜日轻摇绿玉波。
南浦春光啼鸟寂,西来山色过桥多。美人只在横塘曲,手把芙蓉奈远何。
寄黄泰泉学士
经时不得岭南书,白首无由慰索居。北阙声华应藉甚,西山爽气定何如。
残编空复淹司马,当路何人荐子虚。三十年前潞河梦,一回相念一踟蹰。
题画 其三
石壁岩岩翠倚空,疏松谡谡洒清风。夕阳满径看山立,何福修来是画中。
答伍君求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东坡元日诗有土牛明日莫辞春之句因以为韵赋七诗 ...
昨日风北厉,长河水胶舟。今日畅柔和,好鸟鸣高丘。
芳春肇伊始,寒气毕泥牛。谁为颂椒花,引酒聊自酬。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五 左神洞
裹粱怀炬探幽玄,稍即唅呀复旷然。荡潏微闻头上浪,光晶别有地中天。
千年何物扃丹刻,一勺怜君负紫泉。莫叹虚酬十年愿,秪应凡骨未能仙。
庭前蜀葵
庭下戎葵高十尺,紫蕤入帘明的皪。谁令艳质不逢春,却有丹心解倾日。
轻尘不飞朱夏清,翠翘镂日阴亭亭。南风吹帏残酒醒,寂寞阑干昼方永。
寒食自横金归汎石湖
泽国春深雾雨收,越城桥畔水争流。断烟西去浮苍屿,斜日中川起白鸥。
村店寂寥寒食节,行人迢递木兰舟。芳情满目东风急,欲采汀花不自由。
谷日早起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七 游普福寺观道傍石涧寻源至五花阁
道傍飞涧玉淙淙,下马寻源到上方。怒沫洒空经雨急,洑流何上出云长。
有时激石闻琴筑,便欲沿洄汎羽觞。还约夜凉明月上,五花阁下听沧浪。
素发
素发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萧条暮景看篱菊,次第秋风到井梧。
物外机心聊奕旨,老来多事坐诗逋。秪应双足能强健,着屐登山未要扶。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张夏山挽词 其四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十二
午门朝见
石湖作
秋日早朝云漏有感
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二首 其二
中秋日同诸友月洲亭看雨有作
游醉翁亭不果寄滁州故人
张夏山挽词 其一
崇义院杂题 其一
新夏
王婆墩次杨仪部韵
送蔡巨源参政
秋怀 其二
西苑诗十首 其三 璚华岛
王氏溪楼
期陈淳不至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四 香山历知折坂至弘光寺
潇湘八景 其六 渔村夕照
閒兴 其三
采莲图
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饷白岩先生适吴宗伯宁庵寄阳羡茶亦至白岩烹以 ...
恭候大驾还自南郊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 其二
咏文信国事四首 其二
题画六首 其六
题竹寄履仁 其一
十日游治平寺再叠前韵
石湖
乙卯除夕
惊寒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二 竹堂寺寄无尽
陈鲁南将赴试南宫过吴中访别赋诗送之
人日立春
新年至湖上饮茶磨山绝顶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十二 西湖
题养逸图 其一
雨中杂述 其三
张夏山挽词 其十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 ...
次韵吴德徵先生江南弄
泊舟泗上看月
游灵岩登琴台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
五月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七
崇义院杂题
腊日赐燕
咏嗣业
阻风江上同蔡九逵诸君登静海寺阁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四
沧浪池上
陈氏池亭纳凉
送洪玉方
人日孔周有斐堂小集
观驾幸文华听讲
徒步至宝光寺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 其三
送族弟彦端还衡山
郭西闲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